沈阳“3·8”大案侦破始末(27)

沈阳“3·8”大案侦破始末(27)

贼心不死

“那个大款的家在哪?你领我们去守着!”汪家仁说着,将枪掖进裤带里。

事已至此,没有办法,孙德林只好把他们领到老北站后面一个居民小区,随便 找一个从外面看很不错的楼房,用手往上面指了指:“喏,就是那个屋!”

孙德林指的是六楼,那个房间外面安着空调机,窗里一片漆黑。

孙德林给他们讲了那个“大款”的体貌特征,把这一切弄得像真的似的。根据他的提议,他们在大楼附近找了几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分开守候,免得集中 在一起容易暴露。等了一段,孙德林又想捉弄一下汪家仁,把他支到人民医院去一趟,说:“二 哥,你去看看那个被扎了两刀的娘们儿是不是在那里住院,因为她有个妹妹在那个 医院当医生。要是‘大款’下了飞机直奔医院可就糟了,必须把情况弄个明白……

“那个女的姓什么,叫什么?”汪家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哎,这事还不好办吗?只要打听今天早晨肚子挨了两 刀的那个女人,就是她了!”孙德林有点不耐烦。

汪家仁怕再被孙德林说“猪脑子”,加上他善于跑腿,此事也关系到自身的安 危,便二话没说,骑上摩托车走了。

孙德林和汪家仁在那里一直守候到下半夜,也没看见那个“大款”回来,楼上 那个有空调机的窗户一直漆黑。汪家礼问:“大哥,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消息没 弄准?”

“很可能。”孙德林说。原本是虚构的事情,他正好用汪家礼的话借高下驴。 “我们在绑那个女人的时候,她说她男的今晚坐飞机回来。”

“哎,你们怎能信她的话呢!”汪家礼为一贯精明的孙德林竟然会犯这样的低 级错误而感到惊讶,“在那种情况下,她能对你们说真话吗?”

“妈的,我们上当了!”

“现在怎么办?”

“撤呗……”孙德林故作失望地叹了口气,“真对不起,把你们也折腾大半宿。”

不顺,太不顺了……事后,孙德林越想越窝火。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自己没 有一支手枪。既然汪家哥俩能买到枪,为什么我就不能也去买一支呢!

以前,孙德林为了买枪,曾和王文绪、汪家礼去过广东省的澳头、汕头,还有 海南,但都空手而归。现在他决定,和孙德松再去广西走一遭。

临行前,他和孙德松在饭店包间里备上酒席,宴请汪家哥俩,向他们求教去广 西买枪的“经验”。

走向边检站

汪家哥俩反复斟酌,从多方面权衡利弊之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应该支持孙 德林买枪。

此刻,汪家礼也举起一杯酒,捧向孙德林:“大哥,小弟祝你此行一路顺风, 马到成功!至于路线怎么走,到了那边怎么办,小弟一定献计献策,供你们参考。 来,干!”

“借你吉言,干!”孙德林满面春风,就像他已经把那个东西买到手了似的, 一扬脖儿,又干了。

宴后,汪家礼和汪家仁手指地图,向孙氏兄弟详细介绍了上次买枪的路线和经 历,给他们提了不少建议。

准备妥当,5月的一天,孙氏兄弟带着3万元钱奔赴广西。他们抵达防城港东兴 镇,在那里一呆就是半个月。狡猾的孙德林让孙德松和他分开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时两个人都跑不了。像青少年时代那样,他总是以庇护弟弟为己任,即使他们长大 成人了也依然如故。

孙德林让孙德松到南宁去玩,自己以旅游名义找到一个向导,用身份证办了 “中越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和向导一起进入越南。他按照汪家哥俩指引的话, 到××活动,寻找走私枪支弹药的人。语言不通,交谈、办事很困难,幸亏有那个 向导,人很机灵,对当地情况也熟悉,比较得力。孙德林见向导很可靠,就想:此 行能否如愿以偿,就看这小子的了。他用小恩小惠笼络向导,然后向他提出了想买 一支制式手枪的要求,事成了给他500元钱。

“我在东北做生意,买枪是为了防身。”孙德林说:“这件事你一定帮助我办 成!”

“好的,我一定尽力。”向导听说有500元的好处,办事变得更加爽快了。

果然,这个向导貌不惊人却十分了得,在当地路子很多,两天后,他就给孙德 林拿来一支“五四式”,要价5500元。

这支手枪虽然比汪家哥俩买的枪贵出不少,可是孙德林还是当即买下了。多花 点钱他不在乎。有了这支枪,回到沈阳可以抢到更多的钱。

哈,枪终于买到手了!夜深人静,孙德林翻来覆去摆弄那支枪,爱不释手。他 想象自己把这支枪带回沈阳,面对汪家哥俩那种神气的样子;想象着自己将枪口对 准那些“倒霉蛋”,逼着他们保命舍财的那种威风劲头……他越想越兴奋,越想越 陶醉,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可是,如果光有枪却没有子弹,那么这支枪不就成了一块废铁吗?

孙德林对向导说:“喂,你还得给我弄点子弹来!”

向导感到为难:“没有子弹呀!”

“可我得试试枪啊!不试枪,我怎么能知道这枪好使不好使呢?”

“好吧。”向导无可奈何妥协了,“我去试试看。”

孙德林知道向导有办法。这边的人都鬼得很,你不抓紧不施加压力,他就像条 泥鳅似的滑脱了。不出所料,向导拿来了子弹,一共7枚。

孙德林将子弹压进枪里,用手掂了掂。试枪是假,要来子弹是真。直到这时, 孙德林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

枪买到后,孙德林归心似箭。怎么才能带枪顺利通过边境检查站,是一大难题。 临来时,汪家礼叮嘱过他,人、枪必须分离。这样,即使被抓了也能抵赖。

孙德林对向导说:“过检查站,你带着这个吧!”说着,用手指了指枪。

“那你……”

“我可以带子弹。”

向导面露不快,揶揄道:“你这个人呀,长得五大三粗的,实则胆小如鼠。过 境的时候不搜身,什么事情也没有,怕什么哟!”

孙德林有些犹豫。是呀,好不容易把枪买到了,他实在不愿把这个宝贝疙瘩交 给别人。

向导又说:“过境的时候,你只管走好了,检查站的人我都认识,熟得很。”

孙德林一想,也是的,几天前过境时,从边境检查站通过的人成千上万像流水, 没看见把哪个人给拦住,发现了什么。枪,还是自己带着吧。

5月9日下午,孙德林和向导准备妥当,离开异国土地,一前一后地向边检站走 去。向导在前,孙德林在后。那支“五四式”就藏在他的身上,压着子弹的。离开 旅店前,他站在镜子前面左看右看,觉着什么毛病也看不出来,这才放心上路。

可是此刻,孙德林越是走近边检站,心里越是有点怕。他努力迫使自己镇定下 来,在受检队伍中慢慢地移动着脚步,一点一点地走近了边检站。

然而,孙德林凭借敏锐的感觉,发觉情况不大妙。明明他离边检站还有一段距 离,可是那几个武警战士总是不时就向他投来警觉的一瞥,然后迅速将目光移开了。 也就是说,他们在密切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怎么回事,难道我露出了什么可疑 的地方吗?

孙德林想起身边的向导,可是一眨眼工夫,那个几天来一刻也没离开过他的向 导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却不见了!

孙德林会被抓住吗?我们下回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