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的不相信互联网吗?

上海真的不相信互联网吗?

只要上海互联网企业卖点股份或者卖掉,必定引来一阵嘲讽。昨天一篇《上海不相信互联网》,借着没落盛大部分股份落入腾讯之手,再度扒拉了过去几年的逻辑,给上海扣了一顶“不相信互联网”的帽子。

过去几年,比这逻辑高大上的文字,还有很多。尤其集中在宏观政策、体制、上海在中国乃至全球中的城市功能定位、区位特征、地方文化等视角。

老实说,一些逻辑大而无当,套什么问题上似乎都可以。比如有个专家说上海这边不愿加班,跟互联网业要求冲突,真扯。

上海真的不相信互联网么?

事实上,上海是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最早的城市之一(北京、上海),也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城域网的城市。20多年来,这里的ICT基础设施发展,也一直引领领先其他区域。上海的信息化指数、互联网指数排名非常靠前。

上海互联网企业整体数量本来一直就不少。实在不明白,那些张口就来的逻辑,基点在哪里。

当然,上海互联网给人比较尴尬的局面是:

2015-2016年,上海互联网出现一波密集出售的案例。我也借此写过一篇《上海互联网创业辨析:集体沉沦还是价值凸显?》,后来《文汇报》改巴改巴独立刊发过。

我给出的基本结论是,上海不缺互联网创业的土壤。这是视野开阔、思想开放,意识前沿,全球新潮的商业模式,很快就能落地。

只是,上海互联网业对本地的要素依赖很重。基本上是一城或一地、一个区域市场精耕细作,一旦走出上海,它会出现人力、文化、服务、供应链等许多层面的短板。

PC时代,上海互联网以游戏娱乐与北京、广东、杭州等城市分立的。当然也有许多早期O2O形态的互联网企业。这里面,既有上海作为全球商业城市、消费型城市的特征,更有服务业的深厚土壤。

举例说,第一个周期,除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还有哪里能诞生携程、大众点评之类的企业?小的项目可能都有,但这是要素决定的市场。上海是一个大流通时代的城市,且有深厚而精细的服务业基础。

这也会决定它随后的许多创业路径。

移动互联网转型期,上海游戏娱乐没落。但诸多基于服务业的小型平台,尤其是O2O化的公司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2015年至今的整合案,大都是这类项目。而更多至今独立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根本没看到或者不愿看到。现有的诸多当红互联网企业的模式,你在上海几乎都能找到。

在2016年对比北京、上海两地的互联网发展路径时,我用了游牧VS农耕的对比。前者视野开阔,媒体属性强,有速度有激情,资本暴力明显,狼性十足,快公司风格明显;后者更多侧重城市或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运营精细化风格明显,慢公司居多。

其实,这能回答为何上海缺乏巨型平台、长巴长巴就出售的话题。

因为,更多依托一市一地要素的上海互联网创业路径,一旦走出上海,走向更多二三级城市乃至四六级县域甚至乡村市场,本来的要素优势,突然就成了劣势,短板一下就暴露出来:

你去对比一下美团与点评2014年Q4前的人力结构就能明白。点评更多还是坐办公室的技术与商务人士,轻公司特别多。美团要狼性得很,当初,它一半以上都是那种接地气的线下人力。

人力结构的差异,能解释一个组织扩张、覆盖、触达市场的速度。当初点评被称为“慢公司”不是没有道理。

同时,也隐含着组织文化、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

而在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估值维度中,同一周期内,它的流量、用户的规模化速度就会很吃亏。而投资人当然更喜欢那种“唯快不破”的暴烈打法。如此,在行业地位、融资、等许多层面,都会有差异。

而北京互联网公司的风格,很多方面恰恰相反。它们视野开阔,崇尚速度,媒体属性强烈,特别能迎合前一周期的行业发展诉求。当然也特别受海内外投资人的青睐。它们经常面向上海互联网企业进行整合,绝非偶然,一个开放平台型气质浓厚,一个垂直风格与精细化运营能力强,两者其实非常互补。

在摩尔定律与梅特卡夫定律持续奏效的时代,尤其是第一波全球移动互联网周期,上海与其他区域尤其北京的创业路径,可以分立发展。它促成了偌大国家的信息化进程,荡涤了无数人的思想,也放大了整个互联网产业的价值。

不过,当移动互联网度过第一波热潮,人口红利出现相对弱化之后,中国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行业之间开始发生大规模的融合。如此,过去相对分立发展的互联网路径,就不但失去滋养,也缺乏集约性。中国互联网业持续发生整合,就是对这一变化的集体因应。

而上海诸多互联网企业成为外地尤其北京、杭州、广东等地同行的整合、投资对象,我想,就有以上背景。上海互联网业的泛O2O阵营、互联网金融企业群、工业互联网群体,恰恰就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的最新路径。上海虽然没有巨型平台,没有留住所谓马云,但是,多年来,却在许多方面为新一轮融合发展铺垫了许多基础,也跑通了许多模式。

20年前,携程为什么诞生在上海。两年前,从0起步的盒马鲜生,为什么也诞生在上海。这决不是偶然,就是土壤所致。

不要老提BAT,上海的互联网企业群有它独立的价值。过往一段,很多人骂拼多多,好像它充满原罪。还有的人说它不该落在上海,一个做电商的怎么都应该跑杭州去……事实上,很多人没有看到拼多多诞生的源头,它的团队主要来自创始人当初的游戏业务。同时,很多人也没有看到拼多多的人力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它其实是一家技术风格非常鲜明的轻公司。这也是上海互联网业一直以来的发展路径。刚才提到的人力结构差异,在它身上也非常明显。

我甚至认为,恰恰因为如此的路径,拼多多才会遭遇眼前的品质挑战。它需要走出去,需要走下去,需要与上游的供应链建立更深的协同,同时在技术之外,借助更多社会化力量完成平台改造。

上海从来就不缺互联网创业者,只是你很难注意到他们。他们的风格,导致偌大企业群体并不像媒体属性强烈的平台型企业具有更多整合力,更容易汇聚目光,也更能吸引大资本的力量。

但他们一直就在那里。而且许多方面的创新,都曾引领国内风潮。多年来,上海互联网业丰富了中国整个互联网的多样性。

有些人的思维真的需要廓清。他们总以为一个公司被别人投资、出售部分股权或者整体出售就是公司与创业者失败的象征。为什么就不能站在一个更广的背景之下,看到互联网业内部以及它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趋势。同时,一个企业永续经营可能会经历多轮的人事更迭,为什么非要以整合来定义成功与失败呢?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笑话。

上海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路径,让我突然想起以色列的创业创新风格。去年曾去过这个国家,尤其是特拉维夫,大致理解了这个创业圣地庞大创业群体的内在特质。

以色列全球并没有巨头型的企业,特拉维夫更多就是初创企业群。而且有一个特点,许多创业公司常常在孵化没多久,或者融资没几轮就卖给海外,比例很高。你可能觉得可惜,认为创业者没什么视野或格局。

事实上,这与一个国家、城市的竞争力、局限有关。以色列资源贫乏、地缘政治危机慎重,但科技、教育发达,不缺创新、创业精神。只是,它的国土、人口、资源有限,根本没有能市场腹地。如此,数量庞大的创业公司,就很难在本国获得依托。它们必须融入全球,才能获得生命力,出售反而是格局与视野的体现。这也能为汇聚更多全球资源,持续反哺自身。

某种程度上,上海互联网业之于中国其他区域的价值,也有一些类似的逻辑。

是的,过往一段的整合案,我并不觉得上海丢了什么分,这里面反而持续验证着它的区域竞争力。

当然,视野打开,上海的话题,更是折射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魅力。这是一块富足的大陆,这里有多元、多样的市场,它的差异化、不平衡特征,恰恰蕴含着诸多要素流转、整合的价值。

老实说,上海为什么没有留住马云,一点都不觉得遗憾。这本来就是中国市场多元、多样性的结果。如果上海或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马云与阿里的风格,对于这个国家来说,一定非常可怕。这个世界若没有上海以及更多地方的企业,而仅有阿里巴巴的路径,那一定会透支土壤。马云与他的阿里,跟上海无名创业者以及他们的中小型企业一样,都是这个国家一个周期的产业的合理分布。

夸克点评覆盖百家、今日头条、UC头条、一点号、创事记、搜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