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从结果出发去寻找答案,你会发现可以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年轻人做反了,总是在过程中找答案,一开始无意中就给自己很多障碍。

《天道》中丁元英和韩楚风在酒店打赌赢了一部宝马车,就是从最后结局分析入手的。

丁对韩说:"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

从最后结果,看透表象,最后逆推得出的一种结论。实际上和找工作一样,丁元英用逆推思维分析法帮助韩楚风应聘正天集团总裁成功。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现在许多年轻人抱怨,要想在他们选定并做了准备的行业里谋个职位,难上加难。

原因不外乎:

1:你太年轻;

2:你没有文凭学历;

3:你没工作经验;

4:你不够资格,不符合要求。

其实恰恰相反,运用逆推思维你可以在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里,从老板、总裁或你崇拜的"名人"那里,找到有利于你发展的工作。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不要管别人对你的看法,你想短期内就有好消息,你必须另辟蹊径。如果你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只会散发履历表,循规蹈矩地做,绝不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相同的行为只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抱有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运用逆推思维思考问题:你认为一个公司或者面试官经常遇到的求职人员会是什么样子的?

不外乎,大多数要求工资,待遇,假期,保险和医疗保健方面。

但你要和其他求职人员不一样,你首先要考虑公司面试官他在想些什么?

职位就是需求,职位是有成本的,这是面试官思考的两点。

根据这两点,你可以倒推采取的策略有两个:

1,提供解决需求的方案;

2,先免费工作三个月到半年。

逆推思维就是你能够满足一个公司招聘岗位的需求,你就是选工作,不是找工作。不是公司选你而是你选公司,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丹·肯尼迪的做法:(丹尼尔·肯尼迪是当今闻名世界的营销顾问)

我高中毕业(这是我仅有的学历),想找份工作,并打算从"专业销售"开始。我梦想拥有公司配的又新又好的汽车,一份薪水,外加佣金和奖金,每天西装革履地上班,还有销魂的出差机会。

我偶然发现了一则招聘广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国销售经理要在本城呆两天,只为了招聘一位负责五个州内各书店、百货公司和零售商的业务代表。起初月薪1600元到2000元,外加佣金、奖金、公务费和公司配车。

我去面试时,那位全国业务经理很客气地向我解释,我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第一,我太年轻;

第二,我没有工作经验;

第三,我没念大学。

这份工作显然是为年龄在35到40岁之间、大学毕业,并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人准备的,刚出校园的毛头小伙显然不适合。他已有几位应聘者待定。我竭力毛遂自荐,但他态度坚决——我就是不够格。

这时,我亮出了绝招。我说:"瞧,你们这个地区缺商务代表已达六个月了,再缺三个月也不致于要命吧。看看我的主意:让我做三个月,公司只负担公务费,我不要工资,还开我自己的车。如果我向你证明胜任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三个月,不过我要全额佣金和奖金,还得给我配车。如果这三个月我仍胜任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条件录用我,工资和福利也是如此。我将得到这份工作。"

这样我被录用了,一些麻烦随之而来。不管怎么说,我被录用了。

在很短的时间里,未经公司许可,我重组了销售流程,创下三项记录:短期内在困难重重的地区扭转乾坤;三个月内,让更多新客户的产品摆满我们的整个摊位;争取到新的非书店连锁的大公司等等。三个月以后,我有了公司配车、全额工资、全额佣金和奖金。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再看另一个故事:鲍勃·艾德密斯顿。

既年轻、又没念过大学,却想在金融界出人头地。他先后在银行、克莱斯勒和福特做过,但都没有成功。到暴发户詹森汽车公司应聘主管的职位,也碰了钉子。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等都是他们的理由。但几个月后,公司老板打电话来,表示不满意原先录用的人,请鲍勃去面谈。最后,老板说:"你才二十七岁,当财务主管太年轻了,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为何要把这个重担交给你呢?"

鲍勃说:"我看过关于你的报道。你年仅二十八岁,就靠自己努力,成了百万富翁。我也想试一试。"

这正是令大企业家欣赏和心动的大胆直接的作风。而其他的应聘者面对这道难题,只会局促不安地坐着,夸示自己过去的工作,想办法自圆其说。大多数应聘者只关心起点工资、假期和医疗保健,却不曾想成百万富翁。鲍勃的回答与众不同,结果他一举中的。这番话让老板想起自己早年的奋斗和愿望,鲍勃当场被录用了。

鲍勃同时指出,资历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学到多少。他说:"有人工作五十年只管档案,可能什么都没学到;而在强度很高的情况下,只做六个月,收获却很大。"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他们不管工作有多么低下,只要能有起步的机会,他们总是乐意去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年仅23岁的杨萨姆在麦当劳的基层岗位上干了一年半。工资从最低薪开始。六个月内他就做经理助理,接着做经理。第二年低他已是地区经理,收入达六位数。第三年他开办自己的麦当劳分店,五年之后成为了百万富翁。

工作无贵贱之分,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尽力去做,都能使你获得成功。事实上,如果你在普通的岗位上都能做出优异的工作,还用愁没有更好的机会吗?

你的大学文凭和履历表,无论里外都一文不值。万丈高楼平地起,你要向上爬,就得一步一步地来。你要成功,即使做最卑贱、最不受人喜欢的工作,也投入更多精力,比别人做得更好。

把握每个机会,学会脱颖而生,尤其重要的是,挽起袖子,去做。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

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

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拿3000工资与30000工资的区别:

员工:老板,我有迟到过、早退或乱章违纪的现象吗?

老板:没有。

员工: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

老板:当然没有。

员工:那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员工:好的。

老板:我们有个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查产品状况,你先帮我联系一下,问问何时过来。联系方式在综合部陈经理那,你问他要一下。

员工:好的。

……

老板:联系到了吗?

员工: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

老板:具体是周几?

员工:这个我没问。

老板:他们一行多少人?

员工:啊!您没问我这个啊!

老板: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

员工: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啊!

老板对另一个员工说:下个星期有个客户来公司,你去联系一下,问问什么时候过来。

员工:他们是乘下周五下午3点的飞机,大约晚上6点钟到,他们一行5人,由采购部王经理带队,我跟他们说了,我公司派人到机场迎接。

老板:好的

员工:另外,他们计划考察两天,具体行程到了以后双方再商榷。为了方便工作,我建议把他们安置在附近的国际酒店,如果您同意,房间明天我就提前预定。还有,下周天气预报有雨,我会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一旦情况有变,我将随时向您汇报。

老板:好。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不论做什么,走心做重要!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别人推一把你才走一步,又谈何成功?

上面这两个小故事说的并不只是"走心""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只是表面,背后的深刻原因还是思维的问题。

布局是需要逆推思维来进行,布局就是提前展开工作,打提前量,在不必要和不紧张时轻松展开工作。

做学生时,为就业准备;

做员工时,为做管理准备;

做管理时,为做老板准备。

这就是布局。这就是逆推思维进行深度思考才会有的布局。

如果你在一个职场,当一个员工的时候,把自己当作管理者进行思考,把自己当作总裁进行思考,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和第一个故事中的李四完全不同。

你用总裁的格局和思维角度考虑问题,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总裁,不是总裁也是总裁。总裁的思维是能从大局,布局者角度思考问题。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丁元英后来做了一件他早已知道结果的大事。其实并不是他先知先觉,而是世界上的道路很简单,没有谁可以成就谁的高度,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身就是一个谬论。既然成就不了高度,那么肯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风景都不一样,见识自然天壤之别。世界上的痴人之间的争辩,绝不仅仅位置对立之间的矛盾。而是高度不一样,世界不一样。

所以丁元英的哲学思想就是他这座高峰看到的风景,他无论是和谁在说话,所说的都是自己的高度所看到的风景而已。

年轻人想要达到他的那种高度,改变思维,利用逆推思维布局,从结果出发找答案,稳步加速的去做,年轻也是可以成功的。

★:学不在多,于用之,精之,悟之,再举一反三之。

如有不同意见,请加微信:2051921563探讨。还可以索取【达成目标的逆推思维全集】等七份大礼包。回复我"礼物"俩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年轻肿么了——从结果出发,逆向思维找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