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即使事前做足功课,上了幼儿园以后也会发现很多和自己预想中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早知道这些情况,或许会帮你正确地选择。

双语、蒙特梭利、国学还是其他?

● 很多幼儿园都号称双语,实际是外教每天上1个小时课,或是每周上一次课。所任用的外教老师未必有英语教学资质,往往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口音的英语,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论营造语言环境,程度又远远不够,只是立个双语flag提高学费。

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 每天至少有一名外教全英文教学,提供系统的全英文课程的,这并不叫双语园,而是叫国际班,国际幼儿园,班上小朋友也有较大比例的外籍孩子。上国际班的孩子们,一般本身就出身跨国家庭,或家里有双母语环境。上国际班只是为了让孩子感到更适应,当然,资源也相对更优。

● 没有必要刻意营造双语环境,过早在单一母语的环境中进行双语学习,反而会让孩子对语言产生混淆。首先学好母语,从小打好语言基础更重要,不必盲目追求双语班。即使想要学英语,专门的英语教育机构+父母陪练会更有效。

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 蒙特梭利幼儿园,比较注重孩子的美德教育和动手能力,通常都配有蒙氏教具,教室布置也常走小清新路线。崇尚有机、自然观念,在吃的方面营养搭配比较健康,食材通常来自郊区农庄、有机菜园。大多数是中小型幼儿园,一个班孩子10-25人,配2-3个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

● 很多蒙氏幼儿园采取3-6岁孩子混班教学,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幼儿园的规模不大,混班便于管理。混班的好处是小班的孩子能和大孩子玩,成长得很快。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大孩子则不太喜欢和小孩子玩,学不到更多东西。因此中班以后学生流动性比较大。

● 有不少蒙氏园也仅是停留在硬件配置和表面形式上,并未触及蒙氏理论的核心精神。老师普遍年轻,教学经验少,再加上教混班,最后也就疲于应付,仅限于带孩子了。

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 国学幼儿园逐渐兴起,但水平参差不齐。教孩子国学经典,言行礼仪,本身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遗憾的是这样的幼儿园老师并不多。所以大多数国学幼儿园沦为特长班,教孩子美术、书法之类,或者是读经班。

● 优点是孩子长期在诵读中浸淫,记忆力得到锻炼,认字和背诵经典都特别快,语言能力较强。遇到好的老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言行礼仪的确都能上一大个台阶。缺点是由于师资的限制,大多数国学幼儿园在音乐、舞蹈、科学自然、英语等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

● 国学双语班呢?现在来说这基本还只是一个梦想。毕竟中西文化都精通的老师,在幼教圈里太少。像《无问西东》里西南联大那样汇集了中西优秀学者来教育孩子,在目前的教育圈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这样的老师,学费多少合适?也可能很贵,也可能很便宜,就得碰运气了。仍在进一步考察实践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出现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国学课堂。

公立园还是私立园?

有篇报社实习记者写过《我卧底四家幼儿园的故事》,在经历了找幼儿园,转幼儿园之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属实。

● 公立园

一类园:环境卫生、物资丰富,编制内幼儿教师是一个体面的工作,老师学历较高。老师对孩子有权威感,对遵守规范秩序要求严格。家长一般都是虚心配合的态度。伙食也不错。总之不差钱儿,而且园费有惠民性质,一般1K多点。二类园师资和硬件环境相对差点,但园费也更低。

缺点:不是很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但是这么便宜,教学水平相对又高,已经超值了。谁不想去啊,但是入园要求很苛刻,本市户口住房也未必轮得上。

● 私立园

按近三年的北京物价水平参考,通常分为三类,

一类是国际园,园费在10W-25W左右。设备、教具、师资必须是高大上的,有的会有专业教学系统和教材。

第二类是双语园,园费6W-12W左右的。和国际园有时候有很多交集,差距可能在中外籍孩子的比例上。

第三类是民办园,园费1.2W-5W左右。

其中,民办园在硬件方面肯定不及国际园和双语园,师资一般,没有鲜明具体可执行的教育理念,孩子上幼儿园基本就属于托管的状态。伙食也一般。在这方面跟收取园费多少是成比的。但也有少量民办园,属于初创阶段或是碰到好老师,生源还不多,对孩子比较认真负责,那就捡到宝了。

双语园、国际园在硬件上比民办园好,但师资上也很难说。因为师资上的投入是没办法短期内验证的,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投资人更倾向于把钱用在看得到的外在环境、硬件上,以此吸引家长。如果家长不去考察老师的素质水平,也可能只是金玉其外。

选择幼儿园的重要心得

● 无论什么幼儿园,一定要离家近!在小区里更好,平时遛个弯就能去幼儿园看看,和老师联系、沟通也很方便。如果有心仪的幼儿园,离家很远,考虑搬家吧。不然几年的风雨接送真的很难坚持下来。

● 不能光看学费和硬件、师资,有爱心、责任心的老师最重要一个好老师,具备责任心和主动教育的能力,家长会很放心、省心。很多幼儿园老师,出于种种原因,比如孩子太多照顾不过来,息事宁人不愿去惹家长而尽量讨好孩子,或是自身对教育没什么理念和想法,最后沦为带孩子,谈不上品德、行为、生活习惯等的培养教育。

● 幼儿园的英语、绘画、舞蹈、乐器等兴趣班,普遍只能起到发现或引起孩子兴趣的作用。如果孩子对某个兴趣班感兴趣,还是应该去寻求专业机构。

● 一个班通常是1~2个老师,1个保育员。一个班10-12个人的小班教学,最多不超过20人,一个老师管3-6个学生,是比较理想的,老师状态好,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个性化教育和关照。

抢手的幼儿园,生源肯定更多,老师只能流水线式的对待孩子。几十个孩子吵吵闹闹,这个哭那个叫,老师能不烦躁、不训孩子就不错了,平心而论,很难做到。曾经就有本身是国际园老师的妈妈,自己班上40多个人,孩子总是哭闹,最后把自己的孩子转到一个家庭式幼儿园,一个班只有10个人,孩子状态明显好很多。所以真没有必要大家都去挤大园、抢手园。

● 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群体生活。难免有磕碰,跟老师意见相左的时候,心得大点,放手让孩子去面对外界。家长跟老师配合,而不是跟老师对立,对孩子的教育和老师的观念应该保持一致。不然孩子很容易陷入表里不一,幼儿园一套家里一套的状况。如果实在觉得理念不同,及时转园。

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 园费太低的私立幼儿园硬件、师资不过关,园费太高的经济压力大,选个中等偏低价位的就好。幼儿园的基本作用只是照顾孩子饮食起居,适应集体生活,要追求更多的技能,还是得靠专业机构。

觉得有用随手帮忙转发哦!如果你有什么关于孩子的问题,也欢迎后台留言,我会尽力回复,说不定还会专门写成文章与你分享和交流哦~

如何选择幼儿园(二):细数那些上了幼儿园才知道的事儿

葫芦妈有一个非主流公众号:葫芦妈Luna(ID:hulukids),不仅仅是育儿, 这里有书上找不到的各类干货和八卦,知音知乎知心姐姐专栏,妇女之友持家必备

《史上最全囤货手册》囤货清单+时间表+实际测评+产后护理+育儿精华,干货满满,搞定带娃第一年。关注公众号,私信回复“囤货”即可获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