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实现随到随买,会“威胁”银行理财的投资地位吗?

隋中平


根据财政部的发文,从2019年4月份起,我国的储蓄式国债开始试行“随到随买”的政策,用户无需在和以前一样,在每个月固定的10-19号期限购买。不过虽然可以随时买,但是要说对理财产品产生威胁就有点过了,因为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国债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国债目前也就只能卖给中老年人,年轻一代的人,购买国债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收益性

目前储蓄式国债只有两个期限:三年期及五年期的,利率分别为4%和4.27%,这个利率在当前的市面上来说并没有任何的竞争力。目前银行一年期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的比比皆是,甚至有达到5%以上的。一年期的收益率就可比拟国债三五年期的利率,试问国债的收益率的竞争力在哪里?

虽然说国债可以提前支取,但是这个提前支取的损失度非常大,小于6个月的,直接不计利息,满1年的利率为2.74%,而且要扣除半年的利息,实际上相当于只算半年的利息。

而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不能前提支取,但是目前很多银行推出了理财转让,未到期的理财产品急需用钱时可以进行转让,虽然也有利率的损失,但是它的损失度远远低于国债。

总结

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其兑付方为财政部,所以安全性堪称国内所有投资产品中最高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才会吸引众多的中老年人客户喜爱及购买。

但是风险与收益一直都是相匹配的,作为最安全的国债,其收益率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目前很多地方中小银行三五年期的利率都可以超过国债的利率。所以对于追求高收益的年轻人而言,国债并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这也是每次我们在银行窗口看到买国债的都是中老年人的原因。

因此,国债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尚构不成威胁,最多就是流失部分极度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客户。


鲤行者


国债实现了随到随买,这个是不会威胁银行理财的投资地位的。银行发行国债也是受国家的委托发行的,现在的国债来说,投资特点和投资群体和投资银行理财的特点和投资群体并不太一样。因此,国债对于银行理财威胁不大。

一、投资国债的特点

国债投资的优点主要是国债安全性非常好,国债利息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都高,而且起购金额较低,只要是够100元就可以购买国债投资。因此,国债适合很多原来喜欢投资银行定期存款的中老年人来进行投资,也适合手头投资资金不是很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国债投资的缺点就是投资年限较长,今年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年限是3年期国债和5年期国债,这就意味着国债投资流动性不太好。国债虽然也可以提前支取,但是提前支取的利息肯定就不会太高了。

今年发行的储蓄式国债3年期年化利率是4%,5年期储蓄式国债的年化利率是4.27%。大家如果想投资国债可以随时到银行网点咨询购买。

二、银行理财的特点

银行理财的优点就是期限短,利息较高,但是一般起购金额也较高。银行理财一般风险比国债稍微大一点,如果大家购买四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那风险也大不了多少。那我们来看一下银行理财的利息到底是多少。下表是一个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息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银行理财利息还是比国债年利率稍微高一点的。比如建设银行前一段时间新发行的350天理财产品,起购金额是10万元,然后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35%。

还有一款147天产品,利息是4.2%,起购金额也是10万。当然还有不限制起购金额的理财产品,也还是非常方便的。这些银行理财产品,如果大家想投资的话,可以到银行营业厅购买,也可以在官方网站购买,还可以在手机银行购买,还是比较方便的了。

综上所述,国债投资和银行理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国债投资虽然比较火热,但是国债投资期限较长,只适合很多习惯定期存款的中老年人投资。因此国债随到随买是不会影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地位的。

END!



睿思天下


财政部和央行关于国债发行的改革举措,会对市场资产什么影响,还需要等4月份结束,有关数据出来之后才能看到。



这次改革,一个是放开了发行额度,二是发售时间延长至4月份全月,通过40家银行金融机构柜台和27家网商银行渠道,让投资者随到随买,期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2018年以来的6次降准,目前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国债、银行间市场、货币基金等收益率数据都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普遍有30~40%以上。

在这样的货币市场大环境下,流动性预期偏于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也在意料之中。

据融360数据监测显示,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8年2月份达到最高值4.91%,之后一路走低,2019年2月份已经跌至4.35%,在连续下跌12个月后创造了2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M0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速有点偏高,比去年四季度的水平高出5000亿以上。



因此,我认为4月份国债敞开口发售,而且利率延续去年水平——三年期4%、五年期4.27%,明显高于市场资金的平均收益率,此举有从市场上回笼货币的目的。

财政部和央妈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相比国债利率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国债的吸引力肯定大于银行理财。一切结果,让我们静等4月份国债发售数据再说。


颜开财经


今年4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进一步便利个人投资者购买。自4月全月发行以来,销售平稳、高效便捷,购买体验明显提升。但目前国内投资储蓄国债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尤其是在凭证式国债的购买上几乎都是老年人。因此,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都会有相应的投资群体,更不可能会“威胁”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地位。

发行储蓄国债,有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特别是为满足广大市民排队购买储蓄国债的热情,4月财政部、央行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本的10天延长至全月。

储蓄国债以其低门槛、高性价比的特性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每逢储蓄国债发售的日子,各大承销团成员的银行门口总能看到不少市民排起长队等待。本次试点,就是想通过延长发售时间、放开限额,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但事实上,与过往相同的投资者主要还是老年人。哪怕是本次发售的为电子式国债,适合年轻人网上银行购买操作,也同样无法激发更多年轻人投资国债。


关键原因还是取决于不同投资群体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需求要求不同,就拿4月份发售的六期电子式国债收益率来看,三年期票面年利率4%、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并没有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甚至还低于部分农商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另外,结构性存款的平均收益率基本都是4.3%左右,也稍微高于国债收益率。比起民营银行的同期定期存款利率5.45%,或者是智能存款利率更为逊色。举个例子,亿联银行的一款创新型存款类-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到期复合利率达6%。


总之,国债尽管安全性高,但其收益率主要还是参考当前的储蓄利率来定,不可能超过银行理财产品,更不可能超过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浮动收益。


东震木


不会的,其实国债跟国有银行发行的存款和理财产品都是国家的,资金流入的地方都是同一个,所以不存在威胁一说。

这些国债试点发行随到随买,加上不限量,收益率方面三年期利率4%,五年期利率4.27%,处于市面上定期存款利率的中上水平,可以说是给投资者多一个选择,何妨国债的安全性比银行更高,直接由国家担保,安心性可见之高。

这次国债无限供应是为了吸收社会资金,提高市场利率,变相是一种加息的行为,如果再加上央行缩减资产负债表,可以提升人民币汇率,从而减少贸易顺差,达成贸易平衡,另外如果发生金融危机,购买国债可以避免资金流出。

其实与其说是威胁到银行理财的投资地位,何不如说是增加市场竞争,银行行业已经是半垄断行业,有竞争才有进步,国债的利率增加代表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也要跟着增加,受益的是投资者。何妨国债的忠实粉丝一般都是年龄大的投资者,缺少理财知识的阶层,国债的无限量发售可以保障到这阶层的投资者。

今年4月份实行随到随买的国债是电子式的,一共发行6期,结息方式是每年派系最后一年本金和最后一年的利息一同取出。加上这次国债可以灵活取出,只要存够6个月以上就可以结算利息,比市面上大多定期存款都要好,这算是侧面增加银行银行的竞争,让银行推出更多便利于用户的服务。


财经乐少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会更加开放,越来越多金融产品门槛越来越低,收益多样化,也就是收益可以高中低,满足不同的人群,让中国资本市场活跃起来。这样才可以带动中国实体经济腾飞,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储蓄国债虽然随到随买,以前就是限日期,现在一个月任意某天都可以买,为什么?因为供大于求,再不这样那卖不出去了。储蓄国债,三年不可以转让,流通性差,对一些中年储户来说可以,对年轻人来说肯定不满足了。利率4%,没有什么用,都跑不过通货膨胀,通胀率每年在7.5%。懂一点投资的人,肯定不玩国债了,直接投股票型基金,看准机会就买,牛市来了,收益很可观的啊或者买一些有价值投资的股票都比买国债的强了。所以不是说一种产品出来就会威胁到一种产品的投资地位。只能说多样化竞争,目前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能会威胁到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地位,三年的年利率5.72%,你想想,三年国债利率才4%,存款都有5.72%,看看这个才牛了。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定期期也有4.2%啊,国债虽然说用国家信用保证,但是银行4.2%年化收率理财最近以来也没有出现过损失本金的啊。

我们再看P2P,比如排在前五名前十名的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也经历了十多年了,没有见跑路,投资它一到三年,结果一样最后还是拿到收益。国债让人心里感觉安全,实际上P2P也很安全的啊。虽然有爆雷风险,不过头部平台还是很少有爆雷。你有十万块,花2万买P2P理财,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雪之道理财


不会金融产业会越做越大,开放,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