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真相的思考:散户对长期投资好像有什么误解

Real Investment Advice专栏作家、策略师 Lance Roberts 认为,参与“钱生钱”游戏的人,没有人是“投资者”,大家都在赌购入资产的价格未来会涨的“投机者”。唯一的区别是,长期投资者依靠基本面和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策略,而短期投资者依靠贪婪和恐惧驱动。而散户投资者显然对长期投资有根深蒂固的误解。

被误解的长期投资(一):股市见涨入场,“长期持有”至下跌跑路

大多数人都拥有长期投资所需的时间。当前全球大多股市处于历史高位,根据美国私人投资者协会(AAII) 数据,散户投资者目前在股市的资产配置达到2000年水平,而持有的现金创17年来新低。

投资真相的思考:散户对长期投资好像有什么误解

(橙色线表示股市资产配置,绿色表示债市,紫色表示现金)

最理想的投资准则是“逢低买进,逢高卖出”,但根据上图现金与股市资产配置来看,大多数人则是相反的操作。在股市上升买入,升到峰值时股市资金配置最多,一旦股市下跌,心生恐惧抛售。长期投资是理想,短期投资是实际操作。

被误解的长期投资(二):长期投资是“正确的投资方式”,一定能获得高收益

金融市场是财富保值的工具,保证财富未来的购买力才是投资的基本准则。如果长期投资的定义是30年,采用定投的方式,那么达成财富几何式增长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能。但若时间长度是5年,且在一个经济不稳定的大环境下,长期投资回报可能会更糟。

投资真相的思考:散户对长期投资好像有什么误解

(绿色表示期望收益增长,蓝色表示实际收益增长)

长期投资本身并不能保证收益,只有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基础下,赢面更大而已。以5年期投入一万美元为例,要实现年化10%的收益,则需要5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2.21%。如果这五年刚好经历经济大衰退或者大萧条,或者投资的是一个主权政治极不稳定的金融市场,那么实现这一切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被误解的长期投资(三):崇拜复利的力量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宇宙中最强的力量”。诚然如此,前提是不要出现负增长。仍以一万美元为例,假设五年间的收益率分别为,10%、10%、10%、-10%、10%,那么五年收益率只有6.35%。在第四年出现的增长为负导致5年收益减半!

倘若在投资者在第三年末卖出资产,第四年末重新买入呢?

最后,Lance Roberts 总结了30 年的投资经验:

投资不是比赛,“赌赢”未来没有额外的奖赏,但是一旦“赌输”,却有严厉的惩罚。

投资领域容不下情绪。一般情况下,做与“感觉应该做”相反的事情,结果更好。

最有效的投资是,购买那些保证本金且有固定收益的产品。

长期投资决策依据基本面和经济状况,短期投资靠贪婪和恐惧驱策。

拿捏准市场时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管理风险敞口符合逻辑且可行。

投资需要自律和耐心,缺一不可。

日常媒体评论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消息面。

投资与赌博无异,都是基于未来收益的概率事件下赌注,成功的投资者知道什么时候蛰伏,什么时候 All in。

没有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长期有效,诀窍是区分不好的投资策略与暂时不受欢迎投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