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鸣:台湾女作家张漱菡与天津的情缘

台湾女作家张漱菡,本名张欣禾,又名张菁子,笔名寒柯。1930年1月出生于安徽桐城。为台湾著名小说家、诗人,堪称琼瑶之前最富盛名的美女作家。她一生辛勤创作,作品颇丰,深受广大读者爱戴。张漱菡一生与天津汉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王雅鸣:台湾女作家张漱菡与天津的情缘

张漱菡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清朝有名的父子宰相之后。张英是她的九世祖,张廷玉是她的十世祖,桐城派名宿马通伯是她的外祖父。1956年张漱菡与天津汉沽“裕善堂”的后人崔右明结为伉俪,专事写作。崔右明(又名崔致坦),幼时就读于汉沽小学(后称汉沽完小),后转学到山东高密铁路中学就读。而汉沽小学的创始人之一就是崔右明的爷爷崔以敬,他的父亲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崔戟荣。日寇进入山东后,崔右明转到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948年辗转去台湾,在台湾港务局任机电工程师,有多项发明专利。后辞去公职,担任多家企业技术顾问。

1949年,20岁的张漱菡随母亲避难来台。到台后,因水土不服,染上了疟疾和呕吐头晕的毛病,经年不愈。为了驱除病榻上的寂寞,她开始试着写作自娱。1952年,她根据台湾"土改运动"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意难忘》在台湾出版后,竟然产生了轰动效应,立即成为当时台湾最畅销的一部书。1956年,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举办读者投票测验最喜爱的小说作品的活动,她的小说列为第一名。获奖后,蒋经国先生特为她设庆功宴并与其合影留念。《意难忘》被拍成千集连续剧,成为台湾的热播剧之一。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她创作了三十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其中重要的作品除《意难忘》外,还有长篇小说《紫色的雾》、《翡翠田园》、《飞梦天涯》、《花之恋》、《碧云秋梦》、《云桥飞絮》、《樱城旧事》、《胡秋原传》(上下);中短篇小说《翠鸟热梦》、《绿堡之秘》、《桥影箫声》、《悲翠龙》、《相思山下》;散文集《风城画》、《永远的橄榄枝》、《漱菡小品》等,计五十多本长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达一千多万字。九十年代,在南京、长沙相继出版了她的小说、散文作品。

王雅鸣:台湾女作家张漱菡与天津的情缘

张漱菡除小说之外,还擅长诗词创作。由于她对中国古典诗词造诣很深,曾出版有旧体诗词集《荷香集》,选集诗词佳作百余首,其中七绝占三分之二,其绝句立意遣词,出奇制胜,深得唐宋大家七绝三昧。于右任先生极为欣赏,称赞她是“少有的才女”。她创作的诗《渔村晚眺》,被于右任先生写成多个条幅,用以馈赠海内外友人:“闲步渔村看晚潮,一天红涨水云娇。风流最是双樵子,挑着斜阳过小桥。”台湾词评家高越天先生评价她“可上追易安(李清照)”。

改革开放后,张漱菡曾飞赴香港与汉沽多位亲人晤面,表达思乡之情。并长期与在汉沽生活的侄子崔可光通信。怀念故乡,畅叙亲情。在1988年11月25日给崔可光的来信中这样写道:“多日来,我就想写信给你,因为你在中秋之前所书长函,实在太令我感动了。你十叔也是一读再读,每次都为之泪下。……我呢,近来也为了给胡秋原先生写传,因出版社急着要出书,第三次清校由我自己来,共一百万字呢。校对时再不耐烦,也得逐字逐句看下去,才能找出错字来。所以,整天忙于此事,很累乏。以致没时间和你笔谈。现在总算忙完了,书也将在十二月上旬问世。到时候,如有可能,我会寄一部给你们大家。”

王雅鸣:台湾女作家张漱菡与天津的情缘

她虽人在台湾,却十分牵挂家里的亲人们,在信中她写道:“前天接到可信的来信,附你母亲的近影,还有他全家与佩耘的合影。看来大家都过得很好,值得庆幸。过去艰苦的日子毕竟过去了,坚强的你们,谁也没被恶劣的环境打倒,希望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美好的幸福的未来吧!”

在这封家书中,她还谈到了她毕生创作的初衷和意义:“另外,我准备托人寄几本拙作给你们大家看,我所写的小说,都是有时代背景,具有教育意义,有益于青年读者的东西,要么就是风趣轻松的喜剧,绝不写只讨好青年男女、消遣性的恋爱故事,不会对就学中的莘莘学子有不利影响的。”

数十年来,她笔耕不辍,80年代中期,她驾车出游,遭遇严重车祸,在治疗和养伤期间,她仍然坚持写作,新作不断涌现。就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个月,香港《当代文艺》还刊发了她的小说新作《赝品》,充分彰显了她雄厚的创作实力和后劲。

2000年6月17日,张漱菡因心肌梗塞在台北仙逝,享年72岁。崔右明遵其遗嘱,不登报,不发讣告,不收礼,丧事从简。6月27日是,其遗体火化后葬于台北淡水三芝乡陵园。崔右明痛失爱妻,夜不成寐,赋七言诗一首:“独步名园绿满天,荷塘叶满花如仙。今岁赏荷缺才女,颂荷诗词少精篇。”

王雅鸣:台湾女作家张漱菡与天津的情缘

胡秋原惊悉张漱菡去世消息后,禁不往连声悲叹。他强忍悲痛撰写了挽联:“秀笔至此停顿使文坛失色,我传犹存左右为知己伤心。”

至今,崔可光还保留着十婶张漱菡生前寄来的多部著作和来信,每每读来,十分亲切。睹物思人,感慨万端。她以文为生,婚前就征得未婚夫的谅解和赞同,婚后不生儿育女。张漱涵去世后,她的手稿全部捐赠给了台北文学馆用于永久收藏。她把自己毕生的才华、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她钟爱的文学事业,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到海峡两岸人们的爱戴。

作者简介:王雅鸣,1957年10月生,北京平谷人,大学文化,天津市汉沽作协副主席、《蓟运河》杂志副主编。作品《施计擒敌亦英雄》获全国随笔征文一等奖,《放船》获1998年第七届“文化杯”短篇小说创作一等奖,《家· 海·船》获1999年天津市第八届“文化杯”散文创作一等奖。1981年开始在《新港》(现天津文学)上发表第一篇小说。三十余年来,先后在光明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文学、今晚报、陕西文学、长江日报等全国、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120余万字。诸多作品曾在全国及本市获奖60多项。出版作品集《荒海》《黑海滩》《拯救爱情》《蝉蜕人生》《归去来兮》等5部作品,60余次获各种奖项。2016年,天津日报连载系列记实性散文《大神堂往事》;2017年连载系列作品《汉沽盐渔文化》。其首倡“黑海滩”文学。2017年 “黑海滩”申请成为中国专利局注册商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