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稅務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法人或自然人)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納稅人在法律允許或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所取得的收益應屬合法收益。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納稅人在不違反法律、政策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參排和籌劃,儘可能減輕稅收負擔,以獲得“節稅”( tax savings)利益的行為很早就存在。稅務籌劃在西方國家的研究與實踐起步較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引起社會的關注,並得到法律的認可。1935年英國上議院議員湯姆林對稅務籌劃提出:“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依據法律這樣做可以少繳稅。為了保證從這些安排中謀到利益……不能強迫他多繳稅”。他的觀念贏得了法律界的認同,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在以後的稅收判例中經常援引這一原則精神。近30年來,稅務籌劃在許多國家都得以迅速發展,日益成為納稅人理財或經營管理決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上面是給大家囉嗦了一下,稅務籌劃的概念和意義,因為確有很多人不予理解。

從概念裡可以瞭解到 稅務籌劃的核心 是對納稅主體的經營作出籌劃安排。 具體籌劃的方法有很多,大家搜索就能得到結果,這裡不表。是因為可操作性不強,即落地執行的時候單憑會計或者老闆是執行不了的。只重點說其中兩項,可操作性強、性價比高: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1、對公司組織結構做調整,在稅收比較低的地方成立公司,做利潤轉移、利用稅率差降低稅負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區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園區對註冊企業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扶持;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40%~50%給予扶持;通過入駐園區,企業節稅比例可達50%以上。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個稅稅率為2%;總稅負最高5.2%。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案例分析:

某跟隨老闆創業10年的高級管理人員李某,年薪360萬元,換算成月薪30萬如果按照工資所得計算個稅,

那麼應交個稅:300000*45%-13505=12.15萬元年應交個稅:121495*12=145.79萬元;145萬什麼概念?

咱普通小白領年薪多少相信不用小編多說,就這樣交稅了,換你你甘心嗎?

那麼,如果你改變和公司的合作方式不再是簽訂勞動合同僱傭關係,而是給李某成立一個個人獨資企業,以公司的名義和原有的公司進行合作,簽訂相關的合同。這時核定個稅稅率為2%,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那麼需要繳費:

增值稅稅金:360/(1+3%)*3%=10.49萬元

應交地方附加稅金:10.49*(7%+3%+2%)=1.26萬元

應交個人所得稅:360/(1+3%)*2%=7萬元

合計稅金:

10.49+1.26+7=18.71萬元

林林總總加起來還沒之前的零頭多!

你的稅負直接由45%降為5.2%!!!那麼現在的擔憂是,這樣做算不算偷稅漏稅?不會違法吧?

當然不會!我們一切都按法規來!

業務真實 發票合法

首先,只有您和公司發生存在真實的業務往來關係,簽訂符合規定的合同,有收入才會開票,發票是從稅務局的系統開出的,真實合法。

為何很多企業和個人都利用個人獨資企業節稅?答案都在這裡

2、公司的薪酬結構做調整,從稅務的角度做變更,達到籌劃。

這兩個有一個共通點,就是

(企業版) 有效利用我國或者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窪地) 通過轉變業務關係或者調整商業模式和對象等合理合法方式將部分收入和利潤導入稅收窪地,在稅收窪地完稅,實現綜合稅率的大幅度降低。

(個人所得稅版) 改變個人獲取收益的名義,從而適用不同的稅收待遇! 利用國家關於“一人企業”的優惠稅收政策, 將個人薪資收益,轉化為個人獨資企業服務費收益,按個人獨資企業的稅種去正常納稅。個人獨資企業經過合理的申請,可實現核定的固定稅率,來實現綜合稅率的大幅度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