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报道:创新生态建设 助力脱贫攻坚——颍上县大力开展生态林业扶贫工程情况汇报

中国新闻网报道:创新生态建设 助力脱贫攻坚——颍上县大力开展生态林业扶贫工程情况汇报

创新生态建设 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08月28日 12:54 来源:中新网安徽

-----颍上县大力开展生态林业扶贫工程情况汇报

中共颍上县委 颍上县人民政府

(2018年8月)

颍上县地处皖北沿淮地区,国土面积1859平方公里,人口179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872户、172914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8年是颍上脱贫摘帽之年,县委县政府依托县域内湿地滩涂众多、生态资源丰富的县情,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将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以实施生态林业扶贫工程为切入点,借助慎和园林公司带贫减贫、做强林业,打造颍上生态林业、全域旅游品牌,抒写了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新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经济、生态共赢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脱贫靠山”。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一、创新运作模式。县脱贫摘帽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全县生态林业扶贫工作,县农委牵头实施。先后印发《颍上县生态扶贫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专班推进,实行现场调度,保证高效推进。

龙头牵引。以慎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为龙头,统一实施全县生态林业扶贫。慎和园林建设公司现有正式管理人员28人、聘用管理人员100人、日常养护人员300多人,为充分发挥企业龙头作用,对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架构,在30个乡镇设立8个分公司,具体负责所辖乡镇园林工程和苗木绿化工作。同时,加快公司转型升级步伐,实行股份制改造,力争早日上市、做大做强,打造生态林业旗舰类企业。

合作经营。在慎和园林公司的龙头带动下,以各村林业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通过“小额贷款+订单林业”,实行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栽植,栽植后分户管理,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供销一体化合作形式的生态林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林业苗木专业合作社316家,入社贫困户17247户,入社人口43000人,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与慎和园林公司签订购销协议,按每亩6000元的标准由银行授信贷款,三年苗木长成后,由慎和园林公司以每棵60元的保底价进行订单收购,通过合作社技术培训、品牌建设、品牌认证,让贫困户种植的苗木“叶子变票子、活树变活钱”。

利益联结。织密织牢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条,插牌划界、权责明晰,明确贫困户对苗木花卉的资产所有权、管护权、收益权。县园林公司负责技术指导,贫困户自主管理,激发贫困户主人翁精神,引导贫困户高度参与。村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利用林下条件和林间多种生物资源,把“树林子”变成“菜篮子”、“肉盘子”、“药园子”,实现“发展主导产业”与“延伸产业链”相结合。目前,全县新流转土地面积35248亩,种植苗木21708亩,其中紫薇1771亩,木槿3609亩,落羽杉16328亩。生态林业带动贫困户1724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7%,成为颍上县稳定脱贫的最大支柱产业。

二、创新要素支撑。围绕地从哪里来、苗木如何选、资金怎么筹和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落实各项要素保障。

找好地。颍上南临淮河、颍河中贯、北靠西淝河,境内有小润河洼地、济河洼地、西淝河洼地、八里河洼地、焦岗湖洼地等五大低湖洼地,洼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40%,其中有50万亩适宜种植耐水林木。颍上现有林地面积58.5万亩,其中杨树面积45.2万亩,急需更新改造。全县未开发宜林地18万亩,其中淮河两侧4.5万亩,颍河两侧3万亩,大中河流两侧2.3万亩,县道两侧1.1万亩,高速高铁国省干道两侧1.1万亩,村庄周边6万亩。计划从201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实施生态林业扶贫项目面积10万亩,结合杨树更新改造,全县将新增加和改造生态林50万亩。

育好苗。种苗的选择。根据我县低湖洼地多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经科学论证,落羽杉耐水喜阳,成活率高,非常适宜颍上县的粘土且偏碱的土壤条件,落羽杉胸径每2年可以长大2-4cm,苗木价值也就可以增加1-2倍。落羽杉的应用前景广泛,北方的雄安新区已开始大批量采用,全国性的河道与湿地工程的建设都有大量需求,今后落羽杉的市场价将水涨船高,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市场深度开发的推进和绿化需求的变化,我们在树种多样化上将与时俱进、多做文章。种苗的栽植:种苗的采购由贫困户委托各村专业合作社与慎和园林公司签订合同采购,并由慎和园林公司统一栽植。慎和园林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在30个乡镇成立分公司,负责提供优质树苗并负责栽植,指导合作社加强苗木管理,按协议每年每亩2000元的苗木预定金,每年7月30日之前支付合作社,由合作社支付给贫困户。苗木的管理:栽植的苗木在慎和园林公司技术指导下,在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由贫困户进行管理,包括浇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苗木的销售:由村专业合作社与慎和园林公司签订苗木购销合同。按棵按标准确定收购的价格。贫困户苗木销售的收入优先归还银行到期的贷款,扣除慎和园林公司支付的三年的预定金6000元,剩余销售收入归贫困户所得。

用好钱。资金的筹集: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园林公司、贷款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精准对接,签订规范化协议,生态林业扶贫工程资金由贫困户申办小额信贷,每户信贷额度不超过5万元,政府对小额信贷利息给予补贴,目前已投放贫困户小额扶贫信贷贷款2.3亿用于生态林业扶贫。贫困户申报的小额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态林业扶贫工程种苗的购置费、三年的土地流转费、流转土地当年的青苗补偿费。

三、创新生态效益。颍上在实践中创造的“近期得利、中期得林、长期得生态”的生态林业扶贫工程实现了多方共赢:

贫困户收益做实。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扶贫工程,贫困户与慎和园林公司签订购销协议,由慎和园林公司按合作协议以每年每亩2000元的苗木定金预付给贫困户。同时,贫困户通过自主管理,可从合作社获得每亩1500元的苗木管理工资和500元的生态补偿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还可以申请应聘生态护林员工作,每年可再获得3600元的管护费补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脱贫。各林业专业合作社把贫困人口中的劳动力组织起来,组成常态化的造林和管护专业队伍,全面参与到造林绿化、补植补造、森林抚育和森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建设中,既让广大贫困户得到一技之长,又从中获得产业收入或工资性收入,避免了养“懒汉”误区,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双收益;既发展壮大生态林业,又带动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各项产业发展,生态林业成为颍上县一块响当当的绿色品牌。

新型经营主体做优。通过政策引领依法成立316家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林业合作社,在政策支持、市场洗礼下成长、壮大,进一步夯实颍上林业生态强县的发展基础。

慎和园林公司做强。慎和园林公司通过316家林业专业合作社先期栽培3.5万亩700万株苗木,3年内将拓展到10万亩,公司资产由30亿元壮大到42亿元,打造一支技术强、体量大、懂市场、善经营的专业种植队伍、经营队伍和管理队伍,真正把慎和园林公司体量做大、实力做强,同时,力争慎和园林2018年实现上市,承揽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等业务,走出颍上、辐射皖北、走向全国。

客观评判,颍上生态林业扶贫之路起步顺利,但在推进过程中会有坎坷。我们将咬定目标,聚焦精准,以提升生态林业可持续精准脱贫能力为核心,以创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以推进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为支撑,重点在拓展生态林业、提升脱贫造血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激发脱贫活力,发展生态旅游、增强脱贫后劲等方面很上下功夫,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做出新的颍上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