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新風撲面而來

“不要忘了包幾個硬幣在餃子裡面。”達拉特旗昭君鎮石巴村村民高銀寶的妻子說著,從櫃裡拿出了6個硬幣,將硬幣和著肉餡一起包在餃子裡。大年初一早上6點左右,高銀寶夫妻便起床為一家人準備早飯了,夫妻倆一邊包餃子一邊計劃著當天要做的事情。

吃完餃子後,全家開始整理禮品準備去拜年。“你們拜年怎麼不帶菸酒啊?”記者問。高銀寶的妻子搶著說:“以前拜年,晚輩們常常要帶上香菸、白酒等禮品,而現在拜年禮品正被養生保健品、電子產品所取代。”

的確,連日來,記者深深感受到了農村過年的新變化,拜年禮品正被保健品、電子產品、書籍等取代,飲食素菜佔多半。

記者在達旗農村走訪發現,每家每戶的餐桌上,豆角、黃瓜、西紅柿等各種新鮮蔬菜佔了半壁江山,一改過去的大魚大肉。

“日子越過越好,政府對農民的補貼越來越多,有錢了就能享受上城裡人的生活,往年過年才能吃上的東西,現在平時經常吃。”昭君鎮石巴村的馬阿姨自豪地說,因為吸取了去年過年時大魚大肉總是滿盤子端上桌又滿盤子端下去、最後倒掉的教訓,今年,親友來吃飯,她改為以素菜為主,沒想到很受歡迎。

“現在的新農村乾淨亮麗、道路寬敞,村裡新建了文化廣場,每天晚上鄉親們還可以和城裡人一樣健身、跳舞,村民的精神面貌變了,生活也更加富裕了。”看到家鄉一年年的鉅變,樹林召鎮三傾地村繆偉感慨而言。

劉俊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