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城市的人真的會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來越大嗎?

甜穎子


雖然我大學畢業後去了縣城這樣的地方上班、生活,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幸福指數要比那些在大城市裡面的同學要高。

1.工作.

現在的工作每天早上8點上班,中午有休息時間,下午6點下班,雖然時常有加班的情況,但是因為在小地方,所以工作壓力不是特別的大。

而那些在大城市公司上班的同學們,可能每天遲到還要扣工資,上班期間可能還有績效壓力。


2.金錢.

我現在的工資是每月3500,兩個人工資加起來再加上自媒體的話,一月收入過萬了,這樣的收入在小縣城是很不錯的了。

那些在大城市拼搏的人,可能做低技術的人,兩口子工資加起來過萬,但是在大城市裡面上班,房租、吃飯、坐車等花費是很大的,他們的壓力肯定要比我大很多。


3.房價.

小縣城房價在3000~4500之間,買100平左右的房子,使用房貸的話首付10萬左右,還款20年一月房貸是1500元,還款壓力不是很大。

而在大城市,二線城市基本上房價都過萬了,一線城市房價都是4萬以上的,就這位置還跟偏僻,很多同學可能在大城市打拼,但是那些在一線城市的人根本沒有勇氣說買房,而在二線城市裡面上班的同學,買的房子總房款基本上過百萬了,首付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4.婚姻、孩子.

在小城市裡面生活的話,可能娶媳婦兒,生孩子壓力也有,但是並不是特別特別的大。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話,娶媳婦兒生孩子簡直是天方夜譚,想都不敢想的。


饕餮視聽


你如果說什麼眼界啊,見識啊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誰也說不清。這個我不說。

但是有一點,留在大城市尤其是北上深的這批70-85年生人,他們的財富確實和回到小城市的同學相比,越差越大。

原因只有1個:房子。

這是上海目前房價形勢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保證真實。

故事主人公是我們系統一個同事,72年出生,外地人,95年畢業到上海。趕上了當年最後一批福利分房。

03年靠著自己積蓄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07年置換成學區房,因為小孩要上學。12年買了第二套房子,15年置換到內環。

現在,他在上海內中環擁有2套房子,市值1500萬以上。

這是一個70後的上海奮鬥故事。

當然作為一個80後,我更熟悉我們80後故事。實在要感謝來上海早,我們這幫人2014年之前都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子。

下圖是上海2015年那輪大漲之前各區房價均價圖

2015年上海房價大漲,幾乎翻了一番。

我還有幾個同事在2015年之前沒有買房子,他們已經徹底無法在上海買房子。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哪怕你早出生10年,都是一種莫大優勢。因為70後們當年在上海買房子,每平方甚至不到1萬。

而我這個70後的同事,他有一次和我聊天說起,他的大多數高中同學,都留在了四線城市老家。雖然現在在家鄉都是有車有房,個別的也都在體制內當上了處長,但是他們大多數,哪怕有3、5套房子,價值也抵不上上海一套房子。

至於我們80後,自然比不上這個70後前輩那麼幸運。但我的高中同學,大多數資產也都無法抵得過我在上海1套房。

而如今90後畢業來到上海的年輕人,別說有沒有錢買房子,你先得攢滿5年社保,才有資格買房子。

現實是如此奇妙,僅僅因為有的人留在上海,拼盡全力買了一套房子。

就是因為這套房子,資產就大大不一樣了。

當然很多人會說只有1套房子,你又不敢賣。只不過是數字上的資產而已。比不得銀行裡的存款那麼實在。

話雖這麼說,但是那也是資產。

這就是最近10年,不,最近5年,3年,在一線城市擁有一套房子帶來的不同。

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70-85後這群人當中,也有部分85-88年左右出生的人也在上海買了房子。

90年畢業來到上海一般都是2012年以後,先得滿足3年社保,輪到2015年他就買不起了。還有一部分85後的人來到上海,始終沒有攢夠首付。也就永遠錯過了這個機會。

而以後的人恐怕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

如果時間足夠長遠,以後的人會感嘆70後和部分80後,尤其是75-85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真是足夠幸運,趕上了中國大發展的前段,趕上了在一線城市買房。

房子,就是房子。僅僅就是一套房子,人生大大不同了。

你說那些回到老家的人,他們有這個機會嗎?

當然也有一些回到老家的人,因為個人奮鬥,因為機緣巧合,可能創業,可能其它也發了財。但是這群人數量絕對是少數。不是主流。

所以,回到小城市老家的人和留在大城市的人,財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嗎?差距就在於在一線城市有沒有一套房子。


梁鵬飛


有差距是肯定的,而且有時會超過自己的想象。說個切身體會吧。我家在長三角,大學讀的是本地一所985重點大學,畢業後去了西部一個三四線城市工作,工資到手五六千,在當地算好了,買了房也買了車。而我的同學大多留在了長三角,以上海杭州居多,目前工資普遍在萬元以上,30%的人做了經理老總,年薪幾十萬。在工資上,我知道自己和同學是有差距的,畢竟在一線城市,開銷也大,所以對這種差距一直也能坦然接受。但今年春節回家參加幾個聚會後,完全改變了我的想法。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已經到了天差地別的距離。

說兩個例子吧。

同學A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現在年薪30萬。對於他的工資,我一直清楚,倒也沒覺得什麼。這次回家過年,他說他現在工作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所以空了都在玩投資。這兩年先是在上海換了套大房子,然後又在杭州買了兩套90平米的房,買的時候一萬多一點,現在已經漲到了3萬多一平米,兩套房算起來已經賺了200多萬,刨去貸款和利息,穩賺一百多萬,加上他在上海的房子,他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兩千萬,而且還在不斷升值。他的目標是兩年後實現財務自由,到時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同學B在杭州工作,工資倒不是很高,一個月一萬多一點,以前過年回家開一輛十來萬的車,今年鳥槍換大炮,整了輛百把萬的車,嚇了我一跳。一問才知道這小子成了拆二代。他老婆在杭州有房子,去年被徵用後直接分了1000多萬,真正實現了一夜暴富。分了錢後,連貸款他一口氣又買了三四套房,現在資產已過三千萬。

我這兩個同學都是窮苦出身,當年初出校園幾乎一無所有,現在個個身家千萬。而據他們介紹,像他這樣的,在我們同學中比比皆是。他們開玩笑說,如果我不去西部,估計現在也差不多。畢竟,有這麼多同學朋友在。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而過,說實話,我不羨慕他們,畢竟自己現在過得也不錯。但論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你必須承認,有,而且非常大。而我,或許就是很好的例子。


80後小公


我以前在北京生活,算是一線大城市了,經歷了房價的一次暴漲。

當時全北京都在像搶白菜一樣搶房子,我覺得自己還年輕,不著急,沒上心。

我哥有一天和我吃飯,聊到房子,勸我趕緊買,他沒給我講大道理,就說了一個小故事。

我哥有個同學,和他在同一個小區買了同一個戶型,連樓層朝向都一樣,挺巧的。不一樣的是,我哥的同學早買了 2 年,所以總價比我哥低了 30 萬。當時北京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大概是 3000 塊,也就是一年 4 萬左右。我哥說,你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把這 2 年的漲幅賺回來?當時我的年薪是 15 萬,那就是說我得 2 年不吃不喝,才能剛好在 2 年後買得起 2 年前那套房子。等於,這 2 年我完全是白乾。

這個故事深深地刺激了我,一個月後,我就說服家人出錢,幫我在北京買了第一套房。


後來我因為工作原因,離開了北京,去了二線城市,或者說是準二線城市吧,廣東沿海某地。

我去了那裡租好了房,沒打算買。待了一週,我感覺有問題。租房的中介小哥跟我說,他準備轉去專門賣二手房,因為租房賺錢少。我說可是賣房也不容易成交呀,他說大哥,現在這裡的房子就跟搶白菜一樣好成交。

當時我的耳朵就豎起來了,我知道這種感覺啊,我在北京經歷過一輪了。北京那套房,我買了 3 個月就翻倍了,當時已經漲了 3 倍了,非常可怕。所以我當天回家就和家裡商量,我要在這裡買第二套房。

在北京工作的那幾年,我因為工資還可以,所以按期還房貸的時間還攢了一些錢,再湊上家裡的一點,換來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我在買房前看房的時候,當地的朋友一直勸我要慎重,不急著賣,看看行情再說。我沒聽。

我倒不是不信我的朋友,而是他們從小就在這個二線城市生活,根本沒見過北上廣深搶房是什麼場景,也對於房價能在一個月內翻倍的事毫無概念。所以我幹嘛聽他們的呢,他們又不懂啊。

我第二套房買了 3 個月吧(又是 3 個月),房價又翻倍了,到現在已經漲了 2 倍。北京那套已經從當時的 3 倍漲到了 5 倍。


我不想說房價是不是一定還會繼續漲,反正跌一半我也無所謂,跌到剩下 10% 我也無所謂,大不了我就自己住唄。反正我還的房貸和我如果租房的話交的房租是差不多的,所以我靠著工資攢下來的現金足夠我在失業後生活好幾年。

我想說的是,小城市由於人口沒有那麼大的聚集效應,所以並不會出現房價的井噴,因此小城市的人也不可能在過去二十年裡,理解中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帶來的收入和支出變化。

人和人是因為什麼而產生差距的?是因為價值觀啊。什麼是價值觀,就是對於什麼東西有多少價值,有著什麼樣的判斷。價值,說白了就是錢啊。你心裡對於中國近二十年增值最快的資產毫無概念,在這方面毫無見識,那還和一線城市生活的居民談什麼價值觀啊。

沒有誰高誰低的意思,只是說沒跟上時代。

你說「我雖然在小城市收入少但房價低,也活得很好啊」,沒錯的,等你有一天生活小康了,發現「世界這麼大,想去看一看」的時候,你看看歐美旅行的物價會不會因為你來自不同的地區,就按你的工資水平給你打折吧。


科學家種太陽


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每個城市都有優秀的人,也都有平凡的人,大城市碌碌無為的人非常多,小城市有格局、有野心、有抱負的人也照樣可以有一番作為,我相信每個人身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這樣不同類型的朋友。

而對本問題,天檀認為聚焦到打工一族來分析會更有針對性。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打工一族來說,回到小城市會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來越大,這毋庸置疑。

很簡單的邏輯,大城市規模大、人口眾多、政府資源重點投入、企業多,大企業更是積極在大城市設立總部或分公司,人才需求自然很大。因為以上多種原因,對於打工族來說,大城市當然就業機會要明顯高於小城市。

打工族一生取得的成績大小跟城市有很大關係,城市相當於槓桿,會將個人能力自然放大,對於年輕人來說,我非常建議到大城市去發展、去拼搏,不要等年老後悔莫及。

當然,現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進入第二階段,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規模已經很大,進入成本較高,大家不妨把方向鎖定在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西安、鄭州等國家新設立的中心城市,這些城市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將對個人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打工一族回到小城市必定會和留在大城市的朋友差距越來越大!單單一個房子,小城市就很難追上大城市,並且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喜歡嗎?別忘記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這個問題很難說。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差距這兩個字沒有辦法準確的去進行定義。

是個人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還是認知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或者說是生活的品質差距越來越大?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對生活的追求也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於從小生活在小城市的朋友,我建議你看看下面這段話

如果可以的話,畢業後還是留在家鄉工作創業,非走不可也不要太遠,不然就算沒日沒夜終於拼到拿二三十萬年薪時。你會發現,留在家鄉的同窗也已有房有車有體面工作,享受家鄉低消費的樂趣,成天去婆婆或是丈母孃家蹭飯,沒事跟親媽撒嬌,隔三差五跟各個時期的朋友同事喝個酒,真遇到個麻煩事整個家族擁上來一塊解決。


每天早晨一腳油門就蹬到單位,節假日去你喜歡的所謂大城市旅個遊,旅行結束後躺在床上說句還是家裡舒服!而與此同時,你正拿著二三十萬的年薪給老闆幹著五十萬的工作,你享受著高消費,你租房,你單身,你有事只能自己衝上去解決。你一年回家兩到四次,每次為了待這幾天要跟上萬人搶票,然後怱怱忙忙大包小包的趕,你每次離開的時候都覺得父母又蒼老了,算下來一年兩到四次見面的話,應該還剩不足百次了。

你想起了小時候,你想回家了...可...一切都有點晚了,回到家鄉意味著放棄了那麼多年的努力,意味要一切又回到了剛畢業那年,從零開始,所以你不敢,於是又預定了離開的票......

對於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段

你有房產,你毫無壓力,你就是傳說中月薪3000塊也能開奔馳的人。一般情況下你的父母有不錯的人脈資源,可以為你遇到的任何狀況排憂解難。即使他們天生情商不高,不會趨炎附勢,但他們在這塊土地生活了幾十年,他們叫“

土族”。

贏在起跑線上的你,盡情去享受大城市帶給你的資源吧。

我是小城市長大的,但我選擇留在成都。一是因為我喜歡這裡節奏適中的生活,二是我也有能力把父母乃至整個家族帶到成都安頓下來。

生活是自己選擇的,也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心中有陽光,哪裡都是馬爾代夫


川航花旦小菜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大城市打拼生活。寧願在大城市蝸居也不願意在小城市住上舒適的房子。如果你站在北京火車西站觀察一下,你就能發現,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人拖著行李箱進京,上海,廣州也是如此。

大城市生活節奏那麼快,壓力那麼大,為什麼還是有人拼命的擠進去呢?那些留在小城市的人到底和大城市的人生活差距會越來越大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同等比較,一個成功的人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區別。首先,先說大城市的優點和缺點。優點,工資收入比較高,交通便利,出遊方便,物質文化豐富,比如演唱會,藝術展覽,各種大型的賽事活動,文化設施極其富裕

教育水平高,平均人口素質高。缺點,在某些方面壓力大,收入支出比較高。再說說小城市,優點主要是競爭小,生活節奏比較安逸。同樣一個人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生活10年,差距在哪裡?

可能房子都是100多平方,開的車也不錯。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他的眼見,思想境界應該是高於小城市的。畢竟他每天接觸的人不一樣。換言之,同一個人差距可能不會在物質方面體現的很明顯,畢竟是一個努力的人到哪裡都能成功。

而差距主要體現在他的精神方面。從語言談吐到穿衣搭配再到做事風格都可能會有較大的差距。

但是這只是理想化比較,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在大城市混的一天不如一天的,在小城市生活生意卻蒸蒸日上的,真要說差距,只可能在大城市的機會還是明顯比在小城市機會多得多,簡言之,你在大城市生活,它給予你的機會十分多,看你有沒有能力去抓住機會了。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居大城,有見識,機會多”是中國當前最大的慌言,首先,大城市與小城市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城市生活和運行規則大同小異,大城市有的事物,小城市一樣有。二,想在大城市混出頭緒你要有足夠好的資本,包括家底,智商,身體,性格,如果不具備這些於競爭的基礎條件,混得只會更差。三,中國的首富們,幾乎沒有一個產生於一線城市,二線三線城市是首富產生的重區,所以資源富集度與個人競勝率兩者要綜合來看,對自己來說所需資源相對較好,個人又有相對較高的在競爭中獲勝的可能,這樣的城市就是好城市。比如你有種瓜的天分就應該去哈密,而不是上海。四,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很快,大城市人知道的事,小城市和鄉村的人也同時會知道,沒有秘密和高深之處。互聯網是逆城市化,去中心化的工具,大城市在互聯網面前會表現得越來越笨重,越來越SB。五,大城市生活壓力太大,所有的人都在追求物質,物質過度化,小城市的人閒情逸致,活得才是真我。真正深遠的文化創造力都在平靜的環境下和安靜的內心裡才會產生。儒家道家都產生於安靜的小國,莫言,袁隆平都來自安靜的小城。未來的市場價值,靠的軟文化創造,而非硬件的物理設備。所以,居大城還是小城,在於自己的內心和需要,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愛歷史的小學妹


過年這段時間,發現了好多類似的問題,之前也回答過一個,大概的建議就是:如果你是資源少、零背景的普通人,那就到大城市去,去那裡你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如果你有優質的關係圈,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那建議不要去白手起家,就在家鄉好好利用。

結合這個問題,如果你是第一類人,那在大城市和在小城市差距會很大,因為大城市機會更多,平臺也更高(後面詳細說)。比如同樣兩個農村孩子大學畢業考公務員,一個考進鄉鎮,一個考進國家機關,十年下來,再看看他們的高度就能看出問題。或者這兩個人畢業後一人在北上廣深做廣告設計,一人回到縣市做廣告設計,不出十年,前者完全可以秒殺後者。當然,這背後的付出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第二類人,我認為大城市和小城市差距不大,甚至選擇小城市幸福感更強一些。十年前我有一個朋友研究生畢業,應聘上北京的知名公司,但家裡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更希望他離家近一些。我勸他放棄北京的工作,他經過深思熟慮最後留在家鄉。到現在,他已經成了公司的中層,管理著上百號員工。與他同時進公司,甚至比他優秀的人也都只能望其項背,畢竟他背後有強大的支持。開著幾十萬的車,不久前又和父母一起買了套別墅。因為離北京不算遠,還會經常到北京會朋友、購物什麼的。我想,如果當年他選擇了北京,拼了命工作估計也就如此,別墅肯定也是住不上的。

現在再來談談詳細城市與人生的關係。我認為一個人要脫穎而出,要混的比別人更好,一定不是靠按部就班的工作。誰也不比誰笨,就靠同樣的8小時,你不可能實現逆襲。想要實現逆襲,你必須要有特有的機會。人們常說“有貴人相助”,這個貴人不一定是人,它指的就是機會。我們所有人一生都在做的兩件事,一個等待機會,一個是把握機會。有人會問怎麼不是創造機會,我只能說,你想多了,我們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一滴水,能掀什麼浪。

等待機會靠的是不斷學習、訓練和經營,因為機會往往只垂青少數人,你只能努力做少數人。學習自不必說了,訓練可以讓人更專業。大城市的崗位由於競爭更激烈,要求更高,可以激勵人繼續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同時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哪怕是飯店服務員,大城市也比小城市更專業。至於經營,主要是人脈。大城市的人員層次普遍更高,比如你還是個飯店服務員,在大城市裡,你的領班可能是酒店專業的畢業生,在小城市,可能就只是隔壁村裡出名的壞小子。不同的人脈給你帶來的機會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至於說把握機會,我就不想過多解釋了。中國近20年出現了多個風口,大的如互聯網、房地產,小的如電子商務、區塊鏈。每當這些風口吹到小城市時,機會都已經變成了接盤的陷阱。你需要時刻記住,機會只屬於少數人、少數人、少數人!想要成為先看到機會的少數人,要麼你已經有自己的關係渠道,要麼,你至少得在大城市裡工作生活,站在風吹進來的地方。

以上主要講的事業,至於生活和幸福感,我認為見仁見智了。有人喜歡小城市的人情味,有人也習慣大城市的契約精神。從生活資源生活成本來看,大城市人只要承受住了房價的考驗,其他東西就很有性價比了,比如教育醫療文化娛樂以及日常消費,小城市人在小城市裡是自得其樂,但由於收入絕對值低,絕對消費能力還是相對低的。比如同樣買個iphone,大城市人花半個月工資,小城市人花兩個月工資。不說了,已經隱隱感到腎疼了。


高校人才真經


我的一個哥們,人大研究生畢業後留京工作,今年剛貸款買了套房子,沒結婚,工作陸陸續續換了幾家,最近兩三年尤其頻繁,按這個節奏,也許到四十歲他還是要跟二十多的小白領一起擠地鐵。工資挺高,但也存不住,沒有人脈資源,沒有背景,作為資深上班族未來也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可能還會繼續這種生活狀態到退休。

然後是我本人,在北京漂過兩年,有高人幫助找工作,不愁生存,但時間長了總覺得在北京過得不快樂,也沒有成就感,說白了沒有歸屬感。也許我堅持下去可以有更多賺錢的機會,但要付出的代價是我認為不值得的。最終選擇及時回家鄉工作,至少有家人有朋友,更主要的是買了房子,需要穩定的生活,也要考慮婚姻大事,承擔家庭更多的責任,這些事每個人都要面對。

大城市的機會確實比小城市多,對剛進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很好的歷練場,但三十歲之後,不得不考慮未來的歸屬,如果不能在大城市紮根,我得看法是儘早離開,這時考慮的不僅是工作,還有未來的生活空間。就我個人而言,起點不高不低,不需要掙很多錢,那麼生活的穩定就更重要一些。

最後我想說的是,生活成本是會將一切拉平的,不僅是收入,還有交通擁堵,醫療成本高昂,教育資源不平衡等等一切問題,不論城市大小都是同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大城市更嚴重。

當然,如果你是立志成為人上人的那種人,以上只是普通人角度的參考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