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推選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李維漢為秘書長,齊燕銘為副秘書長。籌備會決定成立6個工作小組,各小組分別承擔開國盛典的相關事宜。

周恩來委託前清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的陳叔通負責辦理國印之事,並讓齊燕銘協助陳叔通策劃這項工作。

對書法還算精通的齊燕銘,自小就生長在北京,對琉璃廠治印行業頗為熟悉。他邀請張樾丞、頓立夫、唐醉石、魏長青等治印和刻字名家到北京飯店相聚,座談治國印之事。在眾多治印高手中只有張樾丞會刻銅印,於是大家一致推舉張樾丞擔當治國印之重任。

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張樾丞,1881年12月出生在河北省新河縣南小寨村。雖只讀過幾年村塾,略通文墨,但他天分很高,在書法上可說是無師自通,寫得一手好字。1895年,14歲的張樾丞徒步跋涉來到北京,在琉璃廠益元齋刻字鋪當學徒。面對前人的印譜,張樾丞朝夕揣摩,大有所得。

1899年,18歲的張樾丞正式出師,在琉璃廠來薰閣琴書處開業治印,店號同古堂。由於張樾丞技藝精湛,求印者甚多,曾給宣統皇帝鐫刻過八方印,一時名聲大噪。至民國年間,張樾丞已是篆刻界蜚聲海內外的泰斗級人物了。

張樾丞接受治制開國國印任務之後,便回家翻資料、找印譜,認真畫了四張印樣,是隸、宋、漢篆、秦篆四種字體,文字樣式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半個月後,張樾丞將印樣交給了齊燕銘。齊燕銘立即將印樣呈送中央領導人和新政協籌備會常委們過目、審閱。

一星期後,齊燕銘高興地告訴張樾丞,毛澤東主席已經選定了宋體字的印樣,新政協籌備委員會正式決定將刻制國印任務交由他來完成

張樾丞激動萬分,不住地點頭,連聲說:“好極了!好極了!”送走齊燕銘後,他對家人和夥計們說:“毛澤東這個人真了不起,歷朝歷代的國印都是篆書字體,他卻定為宋體。宋體字好哇,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容易認。”

中華人民政府印章出自誰之手,您知道麼?

印樣確定之後,張樾丞就忙著指導兒子張幼丞跟夥計們對原料進行粗加工。先是化銅、澆鑄,然後打光,拿大銼銼,再用手工把做細的木炭磨光。這些工序做完後,張樾丞親自動手畫印樣,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拿鑿子鑿,用刀子修。幾天後,一枚長寬各約11.6釐米的開國大印就做好了。

鐫刻這種印璽是有極嚴格的特殊規矩的,刻完了不許打樣留底,印治成之後,四個角都要突出一點兒,不能是平的。要等到正式啟用前再磨平,名曰“啟封”,所以張樾丞家沒有留下成品國印的印樣。

8月底,中央辦公廳監印官員和幾名工作人員來同古堂取印時,付高額酬金給張樾丞,張樾丞死活不肯要,中央辦公廳工作人員只好把錢帶了回去。

建國後,張樾丞還給周恩來、朱德治過篆字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印也出自他的手筆。張樾丞為人低調,從不拿鐫刻國印之事炫人,外人知道的很少。

1961年,張樾丞先生病逝於北京,享年80歲。

正是由於張樾丞鐫刻國印之事在當時就鮮為人知,這也就造成了在數十年之後有關寫開國大印的文章有諸多不同的版本。

張樾丞先生所治的開國大印屬國家一級文物,現被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文整理自網絡

墨客書院傾情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