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The Story of Mankind》

引子

從內心來講,其實這部書的書名有點爛俗之嫌。天天都有各種作者的《人類簡史》出來,作為普通讀者根本無法分辨出哪部書是真正的名家名作,哪部書是宵小偽作。其實在出版界也存在一個洗稿的現象,也就是把名家名作的核心觀點拼湊出另外一本書,冠以同樣的名字,堂而皇之出版。

所以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很排斥的,在此之前我起碼看見了至少五本偽作。

此書正名

為大家所熟知的《人類簡史》實際上是以色列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2012年所作的一部歷史作品,外文名為《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由於國內某個公知的推崇,所以在國內影響甚廣。而本書美國作者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龍,其原書名為《The Story of Mankind》。所以實際上並不是同一本書,更不是偽作了。

我們來比較一下上文所提到的兩本《人類簡史》的成書年代。房龍的《The Story of Mankind》是1921年英文初版,累計被譯為29種語言;以色列作者的版本是2012年以希伯來文出版,原作者出生於1976年。兩部書距離的時間跨度為半個世紀。

正名《The Story of Mankind》

我們從兩本書的內容也可以看見端倪,以色列作者的版本其實說的是他自己對於歷史的看法和理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觀點。所以他的這部書實際上講述的不是歷史事實,而是個人歷史觀點。我現在手中拿到的這本《The Story of Mankind》,更像是一部簡明扼要的國別體通史。他從人類的起源開始講起,提到了每一個值得銘記的遠古文明。似乎在用這種方式梳理著歷史的脈絡。而在這一些敘述當中,作者似乎沒有帶著很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如果非要說。作者對於歷史記錄的影響,那我更願意把它歸結為作者對於歷史重大事件的篩選。

歷史的脈絡

已經過去的事實被我們稱之為歷史。而研究這些做一門學問,被稱為史學。我們可以對歷史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而這些觀點並不屬於歷史的一部分。但是一個小篇幅的著作當中大量的將歷史事實鋪陳開來,就無法清晰地表現出歷史的脈絡。所以創作一部歷史著作對於作者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些難點就是我所提到的去粗取精。

正名《The Story of Mankind》

在記錄史前歷史的時候,我們只能從考古發現中推測原始人的生活狀態,儘量的還原他們的真實歷史。而他繼續當中,如果引用了太多相關專業的歷史文獻與考古記錄,那勢必會影響這一部書的趣味性和篇幅。我們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

在本書的第三節《歷史以前的人》作者以講故事的手法,將他們的生活境況一一描寫了出來。而我們也可以從故事中知道什麼會驅使人類進化。這一切的推測都是符合邏輯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將這個故事視為歷史的一部分。

我們不必對這本書的嚴謹性苛求太多,我更願意將它看作是一本歷史素養普及書籍,而不是一部嚴肅的歷史學術專著。我們不需要這本書來幫助我們推翻那些我們早已建立的歷史觀,但是我們卻可以從這本書當中,將我們可能有些破碎的歷史觀重新縫合起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博文書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