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犯下36條罪狀,康熙非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替其平反?

在歷史上曾經有這麼一段流傳至今的經典故事,就是康熙與鰲拜之間的故事,康熙智取鰲拜後,列下了他的種種罪行,可康熙並沒有將鰲拜處死,等到鰲拜老的時候還替他平反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好不容易費勁心思把鰲拜制服卻還為他平反?接下來就好好說說這段故事。

鰲拜犯下36條罪狀,康熙非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替其平反?

在一六六九年的時候,當時是康熙皇帝執政他把鰲拜從要職上調到了其他地區,隨後讓心腹去替代了鰲拜的位置,當時還下令要對北京的九門及紫禁城嚴加看管,並下旨讓鰲拜去參加國家大事的會議。接了指令後鰲拜前往了英武殿,對這皇帝的預謀毫不知情,在他看來皇帝是沒有這個能力的,連自己的佩劍都沒有帶就威風凜凜、神氣十足走進了殿堂,剛進去沒多久,一群士兵就從他的四面衝了過來,就這樣鰲拜被死死的按倒在地,就這樣康熙順利的抓到了鰲拜。對於鰲拜的種種罪行他都在紙上一一列了下來,加起來共三十六條,想到這些康熙就勃然大怒下令將鰲拜帶往地牢永遠不能出來。

鰲拜犯下36條罪狀,康熙非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替其平反?

鰲拜被抓了,這三十六條罪行遠遠能把他致死,甚至一條命都不夠的,可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皇帝非但沒有將他處死還為他平反,在他去世後的不久,他的後輩還在朝廷擔任了要職。同時康熙死後雍正上位,在給自己先皇立牌位時沒有說當年與鰲拜斗智鬥勇,還賜予鰲拜"超武公"的稱號,回望歷史,能得到這個稱號的人沒有幾個。

鰲拜犯下36條罪狀,康熙非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替其平反?

為什麼鰲拜沒有被處死而且後來還為他平反呢?原來康熙念在鰲拜曾經在各種戰鬥的戰績屢屢,為朝廷做出了不少豐功偉績,當時他還收到了"大清國第一勇士"的稱謂,這些戰績都不是輕輕鬆鬆就可以拿到的,從鰲拜的臉上的疤痕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鰲拜是實打實的牛逼。就拿其中一次來說,在一六三七年的時候,大清國在皮島的攻打了很久都沒能拿下,當時的鰲拜立下誓言拿下這座島。鰲拜還在武昌冒充普通的村民用智慧擊敗了李自成的士兵,後來殺死了張獻忠、擊退了李定國和孫可望,這位有勇有謀的人無論誰都不會忍心。後來鰲拜被抓後,康熙看著他滿身的舊傷,實在是下不了那個狠心。

鰲拜犯下36條罪狀,康熙非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替其平反?

並且從私下裡來說,鰲拜對朝廷是無二心的,一心一意的為朝廷當差。在大多人的眼裡都是認為鰲拜非常的自大就連皇帝他都不放在眼裡,可事實上鰲拜並非這麼不堪,除了他生性猖狂,脾氣暴躁外還是相當不錯的,曾經還為了皇室跟多爾袞發起過沖突,並且在康熙列舉的三十六條裡唯獨沒說過他大逆不道。

總的來說雖然鰲拜幹了不少的壞事但對於朝廷對於國家立下了不少功勞,也說不上什麼太過分的事,這也就是為什麼康熙沒有將他處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