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安阳纱厂

在安阳,有这样一个区

它映射着安阳百年的文化和旧貌

还藏着一个接地气的市井生活区

这里没有安阳市中心的繁华喧嚣

更多的是保留了老居民区的宁静祥和

它就是,纱厂

每次走近它

那熟悉的生活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几十年

废弃的老厂房、斑驳的光荣塔、经营了十几年的小门面

见证着岁月在此沉淀

再见,安阳纱厂

再见,安阳纱厂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全名豫北棉纺织厂,公司前身是广益纱厂,由曾任清政府尚书的孙家鼐发起,广东巡抚马丕瑶之子马吉森、知府郑子圆、上海会兴机器厂厂主徐福寿等集资200万银元,于1901年开工兴建,1903年竣工投产。属于安阳近代民族工业,当时算是豫北地区建厂最早、最具代表性的百年老实业基地。

再见,安阳纱厂

【当年的豫北棉纺织厂大门】

广益纱厂在建国前的46年中,几经战乱,备尝艰辛,一易厂名,几易厂主,到建国前夕,已到处是枪痕弹迹,一片荒凉。

几经变革,到1950年春,时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后勤部副部长的李甲寅同志带领华北炮司、邯郸军分区60多名刚离开硝烟弥漫战场的战士,投入到新的战场——重建纱厂,以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并更名为豫北纺织厂。

这一年的12月28日,全厂沸腾了,安装完毕的细纱机,用缝衣线代替生头纱试生产成功,纺出了20支“和平鸽”牌棉纱。大家手捧纱线高兴地像过年一样。轰鸣的细纱机声,奏响了豫棉新的凯歌。

从80年代到90年代,,是纱厂效益的鼎盛时期,伴随着改革的大潮,纱厂于1985年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推动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

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为国内纺织产能过剩,加之纱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企业运行机制不能使用市场经济,再加上又固步自封,曾经辉煌的豫北纱厂开始淡出曾经辉煌的舞台。

再见,安阳纱厂

【现在的大门】

百年豫纺,励精图治,几度 坎坷,几度辉煌,百年艰辛记载豫纺的沧桑巨变,艰难而辉煌的过去已成为历史。2014年,纱厂破产结算手续办完,正式宣告倒闭。这个曾经红遍中国的知名企业,就要消失了。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造就了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俗话说:女不进纱厂,男不进钢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纱厂女工真的非常辛苦。因为工厂24小时开工,工人上的是三班倒,所以生活很不规律,而且需要一直处在嘈杂的机器声中和枯燥乏味的流水线作业中。

即便这样,纱厂在90年代来仍是安阳人向往的地方。

曾经辉煌的纱厂,内设有职工食堂、宿舍、花园、澡堂、茶炉、电影院等生活设施,豫北纺织厂一时成了安阳人的骄傲,安阳人向往的天堂。纱厂工人拿工作证购物可赊账,成为当时商场的一道风景。“闺女闺女快快长,长大了进纱厂。”当时广为流传的歌谣是最好的明证。

再见,安阳纱厂

【网络配图】

但是就是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当时纱厂作为安阳实力单位,有多少人争着抢着要进去。甚至周边村里的适龄妇女,为了能进纱厂,选择匆匆结婚。在当时,能进纱厂,成为一个正式的,可以说条件非常可以了。

曾经令安阳人骄傲的纱厂,造就了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再见,安阳纱厂

再见,安阳纱厂

从90年代初,短短10年,纱城楼房群起,纱厂职工喜气洋洋的住进了新楼房。从此,这里有了纱厂居民区。

如今纱厂虽已没落,但是纱厂一代代的居民依旧如从常一样悠然自得。年轻的子女们有的都搬出去了,留下的一大部分是老一辈的纱厂人,始终对这块土地留恋难舍。

纱厂人的日常

纱厂的早晨是健康向上的,老人们会去洹河边溜溜弯,跳跳广场舞;年轻的人会去殷墟附近跑跑步,打打球。

再见,安阳纱厂

锻炼完身体后,纱厂人会去生活区转一圈......光荣塔附近和通往菜市场的生活区附近有卖各种吃的,用的。纱厂的居民早早的起床来逛一圈,买些中午做饭要吃的菜,因为大多数卖菜摊的蔬菜是附近村里的村民自家种的菜,所以新鲜又便宜。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人午后的日常,是一群志趣相投的邻居,在星星点点的树荫下,聚精会神的杀上一盘象棋。

再见,安阳纱厂

夏日的晚上是闷热烦躁的,纱厂人会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殷都桥附近纳凉,因为挨着河边,既通风又凉爽,呆到九点十点,等凉快了,回去可以睡个好觉了。

再见,安阳纱厂

再见,安阳纱厂

再见,安阳纱厂

这些老建筑承载着纱厂曾经辉煌的时期,如今虽已无人问津,但始终藏着纱厂人的美好记忆。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的标志性建筑——光荣塔,始建时间不详,听纱厂一位退休老人说,她1966年进厂的时候光荣塔就一直屹立在那里了。

现在的光荣塔已然成了张贴小广告的广告塔。也是快递员送包裹等待的地方,快递小哥打电话就会说:到光荣塔下了,来拿快递吧!而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就成了小商贩摆地摊的场所。

再见,安阳纱厂

这个院落据说是当年股东们开会的地方,里面的西洋式两层建筑已有上百年历史,虽经历百年风霜变故,但结构坚固,基本保存完好。

再见,安阳纱厂

曾经的纱厂电影院,也是纱厂的职工食堂,现在靠北的一边是一个私人承包的浴池,靠西边是一个小超市。

再见,安阳纱厂

曾经的纱厂浴池,不仅服务于纱厂居民,也服务于纱厂周边郊区的村民们。那时候公共浴池很少,能在纱厂浴室洗澡,都是兴高采烈的。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路小学,前身是豫北棉纺织厂子弟小学,始建于1951年,已经历经沧桑60余年。发展至今已经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区域性名校了。

再见,安阳纱厂

纱厂幼儿园,早些年搬迁到纱厂大门靠近路东的地方,今年又搬迁到了纱厂工厂西边的厂房中。现在的老幼儿园的这块地方,加了围挡,听说还是要继续盖住宅楼。

再见,安阳纱厂

曾经在安阳很出名的纱厂游泳池,位于一生活区的最南端,现在已经是居民楼和菜市场了。

再见,安阳纱厂

各种美味老铺子,满足了纱厂人的口舌之欲

纱厂地方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

尤其是开了几十年的范县烧鸡老店,他们家的烧鸡味道一绝,口感可与道口烧鸡媲美,甚至比道口烧鸡肉质更佳;还有曹州烧饼铺,他们家有各种各样的烧饼,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还有陕西凉皮老店,比市里其他地方的凉皮便宜,分量还给的特别足。

再见,安阳纱厂

【范县高记烧鸡】

再见,安阳纱厂

【曹州烧饼铺】

再见,安阳纱厂

【小满牛羊肉】

再见,安阳纱厂

【正宗陕西凉皮老店】

纱厂人知足常乐,地方不大的生活区就能自给自足,吃的东西好吃不贵,根本不用羡慕安阳其他地方有啥好吃的好喝的。甚至有的安阳人会从大老远的地方跑过来买纱厂的小吃。

再见,安阳纱厂

多少年过去了,纱厂还是老样子,会改变吗?

自从纱厂倒闭之后,现如今的厂房里一些个人企业还在开着工。诺大的厂房,如沧桑的老人,颤颤巍巍的伫立着。曾经辉煌半个世纪的纱厂,真的要说再见了!

再见,安阳纱厂

除了一些百年以上的老建筑被限制不能拆迁,那些废弃破旧的厂房,什么时候才能换新颜?纱厂人的心中期盼着......

小编听说,未来纱厂厂区会以工业文化为核心主题,打造类似文化工业园区特色小镇,这个消息真假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相信未来会成为安阳人向往且纱厂人骄傲的地方,正如当年的老纱厂!

安阳信息网原创整理,部分素材来源于精彩安阳、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安阳论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