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奶粉到假疫苗,監管不力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

週末,朋友圈被《疫苗之王》這篇文章刷屏,整片文章揭露了我國的疫苗監管高樓的岌岌可危。而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風波尚未平息,其公司子公司長春長生日前又因“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簡稱“百白破”)檢驗不符合規定,遭到吉林省藥監局行政處罰。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從毒奶粉到假疫苗,監管不力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

這風波,自然也沒人希望能過早被平息。

這不是第一場引發公眾聲討的疫苗事件。2013年的嬰兒接種乙肝疫苗致死事件,2016年的山東疫苗案,無不反映出我國藥品監管存在的問題。前段時間,徐崢的新作品《我不是藥神》引發了全民對抗癌藥的關注。

疫苗問題和抗癌藥問題一樣,都與公眾的健康福祉緊密聯繫,而市場監管目前的情況,實在令人心寒。

從毒奶粉到假疫苗,監管不力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

當前藥界主要存在以下兩種現象:

1、廠家為了牟利,製作假藥、劣藥,服用之後毫無療效。有些小作坊甚至昧著良心生產危害人體健康的藥物。

2、廠家出產的藥品是合格的、有療效的。但是有些商家為了牟利,真假摻著賣,用藥人也不能察覺。

而這些問題,藥品監管卻無法一一予以解決。

小作坊尚能查清搗破,而大企業就沒這麼容易了。本次事件,如果不是有內部員工舉報再加上自媒體報道,只怕最終處罰結果又如九個月前一樣。

用藥者是弱勢者,他們對於藥品的識別主要來自於生產地、原料以及企業基本情況,但由於所能獲知藥品的信息的有限性以及信息的虛假性,人們基本遵從“大品牌有保障有好藥”的思路,但是從本次疫苗事件可以發現——大企業不一定靠得住。

從毒奶粉到假疫苗,監管不力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

若要追根溯源地對藥品實行強有力的監管,區塊鏈技術或許是很好的選擇。談及區塊鏈,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各數字貨幣的價格起伏、幣圈裡的人頭攢動。但實際上,數字貨幣領域只是區塊鏈應用領域之一,由於它的火熱度和眾多的參與人數而為人所熟知。

其實,區塊鏈發揮作用的場合眾多。比如利用其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助力藥品監管。

作為消費者我們如果想獲知全面的信息,就得查閱繁雜的資料,費時費力結果還可能不討好,而區塊鏈卻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區塊鏈能集中記錄信息,從生產到檢測、運輸、銷售……流水線似的記錄,提供最全面的信息,信息記錄完成以後還能防止篡改。

目前的藥品信息主要是對接給中心的記賬方式,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些信息是可以篡改的,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記賬方式則不同。

從毒奶粉到假疫苗,監管不力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

眾所周知,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鏈,後一條鏈包含著前一條鏈的信息,所以其所記錄的信息是不容被篡改的。由此,我們可以準確的查詢藥物是何時生產、出廠的,經手何人以及是否被調包。理論上當達到51%的算力時可以篡改區塊鏈上的信息,但這種做法不僅成本巨大,而且也是無法實現的。如此一來,像長生生物偽造藥品生產記錄欺騙公眾的做法,將不可能發生。

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部分國家已經開始嘗試利用區塊鏈進行藥品監管。希望將來,在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藥品信息能夠完整、準確地公開,人人都能用上放心藥、安全藥,而不會貽誤治病救命的時機。

本文章內容為王司令區塊鏈日記原創首發,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註明出處,對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