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林子發來信息說:“我分手了”。

我並沒有表現得任何驚訝,因為早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這半年來,再他們的朋友圈裡,多多少少看出了問題。一方面是屏蔽對方另一方面是表現出對方的不滿和埋怨。

林子,不是他叫這個名字,而是他姓林,當時隨口一叫,漸漸的就習慣了這麼稱呼他了。

比我高一屆,認識他,純屬意外,至今想不通,兩個打不到一個槓子去的人,怎麼就這麼熟識起來呢?我能想到的解釋,肯定是緣分。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林子和她女友是通過室友認識的,因為林之的室友追求他女友的室友,一起相互約出來玩,時間久了,也就熟識起來了,後來在雙方室友的撮合下在一起了。

不過最開始是朋友的關係,因為他們倆覺得,不能因為別人而干擾自己得想法。

再保持朋友關係的半年後,也就是大二下學期,選擇了在一起,當時可把雙方室友高興死了,終於成功當了一回媒婆。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女友教會了林子攝影,教誨了他如何給女生拍出好看的照片,所以,當時的朋友圈基本上會被他們照片撒狗糧。

同樣的,林子教會樂女友做飯,品嚐美食,一個人負責製作美食,一個負責射影,是個人看著都會嫉妒啊!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大學畢業,兩個人租了一個兩居式的公寓,過著以前的生活,可是,隨著兩個人參加工作,這樣的日子漸漸的淡出了他們得生活 林子好不容易擠破了頭,進入了一家前500強企業,自然盡心盡力,想辦法通過年底考評,爭取留下來。所以自然而然沒日沒夜的工作。

而他女友雖然沒有進入前500強企業,卻也進入一家實力不差於林子公司的外企。每天忙得跟狗一樣。恨不得一回家就睡覺。

兩個人,因為工作的關係,相聚在一起的日子少之又少,基本上一隻手也沒有。

每當林子因為勞累而需要女友得陪伴時,女友卻在忙於工作。而當女友因為委屈和不公需要林子陪伴的時候,林子在忙著應酬。

兩個人沒少因為這樣的事情爭吵,但每次都被“我這麼拼命工作,不就是為了你麼?”而結束。接著又是忙於工作。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久而久之,兩個人在也找不到“我來做飯,你來拍照”的感覺,更多的是女友做好飯,等回來的是一個個醉的不省人事的林子。

林子拿好相機,等到的是一次次“我要上班”得女友。最後的最後,以女友生病所發生的事情而分手。

女友因為勞累過度,天氣冷熱不定,有些不舒服,想要林子陪她去醫院檢查,可是林子要趕一個項目,便叫女友自己去,等下班了自己去接她。當女友一個人拖著勞累的身體,一個人在醫院打點滴的時候,林子卻一句問候都沒有,打他手機卻顯示關機,

這時,被壓鬱的所有委屈在這一刻爆發了,一個人邊打點滴邊哭。而當林子趕到醫院的時候,林子卻已經走了,打她手機顯示關機,還是她的朋友告訴林子,女友在她家玩幾天。

結果,過了幾天,林子等來的不是回家的女友,而是“我們分手吧!”的信息。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而令女友的朋友驚訝的是,自己開導好幾天的成果,卻是分手的結果,雖然有些心疼,但也只能尊重朋友的選擇。

林子試著挽留,可是既然走到了今天這樣的結果,他雖然不捨也只能結束了。

林子說:“那天,他不是不擔心,早上出家門得時候,便拜託女友的朋友照看一下,自己也提早了兩個小時下班,做了她最愛吃的紫薯粥,因為她每次生病的時候都喜歡吃,

可是,沒有想到,這次出門就成了永恆,

我知道,導致我們分手的原因不是這次生病,而是我對她缺少關心,剛大學畢業,我就想著通過自己的打拼可以給她一個想要的生活,讓我們可以依然過上“她來做飯,我來拍照”的生活。

只是沒有想到,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我真的做錯了麼?難道愛情和工作,真的不能兼顧麼”?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女友的朋友說“我親眼看著他們從相知到相識,再從相戀到相愛,最後從相背到相棄。作為她的朋友,我想不到責怪林子的理由,反而更多的是心疼,心疼他們倆,心疼林子的努力,心疼她的付出,可是……”

以上就是林子和她女友的故事,一個白馬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可是最後卻有了童話故事裡的結局。作為旁觀者的我,也只有深深地惋惜了。

不過,最讓我心疼的是林子的一句話;“你說,她為什麼要跟我分手?我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情麼?可當我問她的時候,除了“我們分手吧!”五個字,什麼也沒有說。”

我除了說幾句安慰的話語,想不到什麼其他言語安慰他。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到底怎樣才能給女人安全感?

高贊回答說:錢並不等同於安全感,大多數女人想要的是那份值得依賴的感覺。

我想這或許是他女友選擇分手的原因吧!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也許,我們會說女友真的是一個難懂的生物,因為要的東西太多了,要一起逛街要一起吃飯,要一起工作要你的陪伴,還要我們每天的問候。

就像《後來的我們》裡的林小曉,最後選擇堅決離開,真的是因為不想和見清過苦日子麼?其實,不是方小曉堅持不了了,而是她早已想要放棄。

正如它說的:

“再大的難和苦,兩個人也顯得比較輕鬆:”她並不介意和見清過現在的日子,因為她只要有見清陪伴就好了。

可是,直到最後,見清還固執的認為小曉當初的離開,是因為自己的貧窮所致。以至於讓有些遲疑的小曉徹底的死心了。

如果真的愛了,決定生活在一起了,首先在意的一定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更在意的是陪伴。

就像林子和他女朋友一樣,希望在忙碌後能說說話,而不是等來的是錯過的相處的時間,他們都沒有做錯,只是在想為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過程裡丟失了最開始的自己。

只是林子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以至於當女友選擇分手,卻還不明白因為什麼而分手。
並不是遺憾與你有關,而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錯過

也許,林子需要很久很久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又或許他永遠不會明白。

因為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卻還矯情的說著“我的遺憾與你有關”。

有人說,我們需要一整個青春才看得懂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就像《前任三》一樣。因為他們真正教會我們是學會珍惜,可你是否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呢?

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或許,只有後來的我們能給予自己最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