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風起時 華爲雲借全棧能力躋身TOP玩家

又是一年風起時 華為雲借全棧能力躋身TOP玩家

2018年,春天,風起,卻吹不散雲計算市場的硝煙味道。

2017年的雲計算“排位賽”、“下半場”紛爭尚未落幕,今年3月,科技部發布的雲計算獨角獸企業名單又為這場戰局加上了一把火——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雲計算市場卻已展現出盛夏的溫度。

故事尚未結束。4月初,Gartner最新報告《Market Guide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China》(以下簡稱“Gartner MG報告”)出爐,華為雲入選並憑藉全棧技術能力成為Cloud IaaS的第一梯隊“Hyperscale”雲廠商。

Gartner MG是一份中國IaaS服務市場的指導性報告,在業內頗具影響力,其受眾是企業IT基礎設施與運營(I&O)負責人,換句話說,是企業選擇雲基礎設施廠商時的重要參考。

報告裡提到了目前四類主流的雲場景:Cloud-Enabling(雲使能),Cloud-Inspired (行業雲和託管雲),Pure Cloud(超大規模公有云),Cloud-Enhanced(雲平臺功能增強),只有在四個領域均能為用戶提供優質雲服務的廠商才能進入第一梯隊。

2018年,春天,不僅風起,而且雲湧。中國雲市場百家爭鳴,對於中國雲計算產業整體提升自然是件好事,然而對於旁觀者來說,卻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份權威機構的報告,給一度被認為格局已漸明朗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再度畫上了問號。

那麼,該如何理解這份頗具分量的報告?一向低調的華為雲又如何能讓Gartner青睞有加?

雲計算市場的“木桶理論”

從2017年開始,我們已經能夠看到中國公有云市場的明顯變化。

企業上雲已成為共識,多雲(混合雲)已成雲計算發展必然之路;雲服務正從互聯網原生應用到企業/政府成為雲化主角,公有云廠商紛紛加大對企業級市場的投入;大玩家相繼入局,讓中國公有云市場變得更加擁擠。

——這些變化讓中國公有云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馬太效應趨勢彰顯,儘管中國公有云市場的“池塘”在不斷擴大,卻難以養活過多的大魚小魚。

調研機構Forrester預計,已經不會再出現新的全球性大規模雲平臺,而且企業將會著手減緩供應商鎖定風險;TBR Research報告顯示,雲供應商的格局將會整合,並進一步多樣化。

Gartner MG報告則指出,雲IaaS提供商將繼續通過規模、豐富多樣的服務和全球通達的服務網絡來衝擊市場。Hyperscale雲廠商將利用他們的財力和生態系統優勢,來邊緣化小玩家, 而不是規模龐大的玩家。

中國大小公有云玩家們都應該已經感受到了這份壓力。當公有云在中國逐漸走出泡沫期,技術成熟度逐漸提升,僅憑市場紅利、或是在某一領域的服務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小玩家在這場愈演愈烈的戰局中長期生存。

對此,華為雲總裁鄭葉來曾經說的很直接:“Cloud 2.0時代,企業應用進入智能化,未來3~5年將是企業上雲的關鍵階段,產業格局會局部穩定下來。3~5年後,會有一些廠家退出服務,小廠家很難生存下去,雲服務將是巨頭之間的競爭。”

又是一年風起時 華為雲借全棧能力躋身TOP玩家

華為雲總裁鄭葉來

不管承認與否,近年來幾乎每一個新興產業都會經歷從百家爭鳴到寥寥巨頭,這種趨勢在互聯網產業中尤為明顯,作為從互聯網中誕生的雲計算,自然也擺脫不了這個怪圈。

在鄭葉來看來,隨著物聯網IoT、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落地應用,承載創新應用的雲平臺都需要全堆棧式的系統設計和深度協同。雲計算未來的競爭將是全棧的競爭,雲服務商只有提供從芯片、硬件平臺到軟件全面協同的全棧雲服務,才能在未來滿足企業的智能需求。

這就像是對“木桶效應”的另一種詮釋:如果木桶差了一塊兒,那麼“水桶裡就沒有水了”。

拼“全棧”能力,華為雲當仁不讓

由此,我們可以窺豹一斑,華為云為何能夠被Gartner列入中國IaaS服務第一梯隊。

理由是,華為在芯片、硬件、軟件、服務等能力上有深厚技術積累,在軟硬件協同等方面具備優勢,有能力以此為企業客戶提供全堆棧、極致體驗的雲服務。

又是一年風起時 華為雲借全棧能力躋身TOP玩家

例如,為實現雲上企業應用的高性能、大帶寬和低延遲,華為重新定義了三大類芯片,包括與Intel聯合定製CPU、自研NVMe SSD和Smart NIC網絡芯片,使得數據庫性能提升60%,延遲降低76%,深度學習訓練集群規模提升50%。

為提升公有云、AI、HPC、視頻等新業務性能,華為推出了新一代智能雲硬件平臺Atlas,基於華為高性能異構計算服務器,採用GPU、FPGA等異構計算資源,相比傳統x86服務器實現十倍AI性能提升。近日,在2018年首屆中國高性能雲計算創新大賽中,華為雲GPU P1型雲主機以高出競品40%的性能優勢摘得《性能優秀獎》。

Atlas異構計算平臺就是華為雲全棧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現,它集結了華為芯片、硬件、FPGA、GPU、虛擬化、算法等各個領域專家的智慧,真正做到了軟硬結合以及對公有云的全棧優化,為雲計算客戶帶來軟硬結合的領先優勢。

當然,除了異構計算,在通用計算場景中,華為雲也自有殺手鐧。還是在剛剛過去的中國高性能雲計算創新大會上,華為雲彈性雲服務器C3實例在Map Reduce大數據平臺性能提升31%,網絡帶寬較上一代提升80%,綜合性能提升200%,以超高性能表現摘得《性能表現優異獎》。

除此之外,華為雲還推出了BMS裸金屬服務,兼具物理服務器的性能和虛擬機的便捷體驗;華為雲還專門為企業用戶量身打造了“專屬存儲服務”,為客戶提供獨享的、物理隔離的存儲資源;今年3月,華為雲推出了全新一代對象存儲服務OBS 3.0,擁有10萬+節點的擴展能力,輕鬆應對EB級容量需求。

截至目前,華為雲已發佈14大類100+款雲服務和60+行業與通用解決方案。融合軟硬件全棧技術、豐富的雲服務和解決方案,華為雲得以全面覆蓋Gartner MG報告中所提到的四類客戶的上雲訴求。

除此之外,,在當前政企客戶十分關注的人工智能和混合雲領域,華為雲也頗有建樹。

在當前最為火熱的人工智能方面,華為雲去年發佈了EI企業智能(Enterprise Intelligence),提供三大類(基礎平臺服務、通用服務、行業場景解決方案)30 多個企業智能服務,如深度/機器學習、圖引擎服務、文字識別、人臉識別、智能物流、智能製造等服務。

在混合雲方面,華為雲具有四個統一:“統一架構,統一API,統一服務,統一生態”,全球採用華為私有云的客戶,只要將私有云方案演進到FusionCloud 6.0以上版本,就可以通過FusionBridge 6.0解決方案無縫使用華為公有云和其他公有云,快速簡單的步入混合雲。

綜上,華為雲從“芯”打造軟硬件全棧技術,發揮”雲+聯接”優勢,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開放互通、敏捷靈活的混合雲和多雲部署方案。由此,Gartner將華為雲列入中國IaaS服務第一梯隊也就不足為奇了。

雲市場“持久戰”,華為雲早已就緒

從去年開始,“雲計算下半場”、“Cloud 2.0”的喧囂不絕於耳。我贊同這種觀點,大中型政企客戶的雲化需求直接將中國雲計算發展推動到了新的階段,這或將重塑中國雲計算產業格局,也給華為雲這種具備全面能力的雲服務“全能選手”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能夠預見的是,“雲計算下半場”將是一場持久戰。在這場角逐中,哪朵雲具備全棧技術能力、更加穩定可靠、更可信賴,哪朵雲將獲得更多的天平傾斜。

從雲的不同形態來看,華為雲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面向大中型企業,華為雲幫助他們解決雲轉型中的困難,更好地把握未來;面向中小型企業,華為雲陪伴他們成長,共同應對成長中的挑戰。

“聯接企業的現在與未來”是華為雲的Slogan,對於已經開始的這場持久戰,華為雲其實早已做好了準備。

華為雲從一開始就堅持了“三不”政策,即“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這是華為雲的自我約束,唯有劃定了清晰的業務邊界,才能讓合作伙伴安心,讓客戶放心。

另外,華為是一家技術公司,在技術上有著長期的投入。2017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達到12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六。長期投入勢必讓華為雲成為一朵可持續發展的雲,能夠長期陪伴客戶成長。

“華為雲,有技術、有未來、值得信賴”,在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8上,鄭葉來如是說。

2018年,春天,又是一年風起時,今年的中國雲計算市場註定不會平淡,能否出現新的變數,我們且行且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