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

我們在唐朝的歷史通俗演義中耳熟能詳的的瓦崗寨軍師徐茂公,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舊唐書》編修者劉昫評價說,“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二公,誠煙閣之最”。這裡說英國公,就是李勣。

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李勣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令人驚奇的是,李勣兼通醫學,曾參與編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並自撰《脈經》一卷。

徐世勣從小家境殷實,史稱其“家多僮僕,積粟數千鍾”,並且樂善好施,常常救濟貧苦人。

但是,在隋朝末年,徐世勣感到天下大亂,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後來,徐世勣等人果斷推選更有領袖能力的李密為盟主,徐世勣當時被封為為右武侯大將軍。在王世充率軍討伐李密時,李勣以奇計多次大敗王世充。他又建議李密攻取黎陽倉,使瓦崗軍軍力大振。

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武德二年,徐世勣以李密的領地歸順唐朝;被賜姓李氏,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武德三年至武德七年間,李世勣隨秦王李世民擊敗宋金剛、擊擒竇建德、平定王世充、大破劉黑闥及徐圓朗等人。又與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等一同擒獲輔公祏,平定江南。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拜李世勣為幷州都督,賜封邑九百戶。李世勣為避李世民之諱,又去除姓名中“世”字,改名為李勣。

貞觀三年,李勣與李靖等率軍十餘萬,分道出擊東突厥。次年,李靖在陰山之戰中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頡利可汗戰敗後,被李勣阻攔,無法北逃。李勣最終俘獲東突厥部五萬餘口後回師。

武德九年至貞觀十五年間,李勣在幷州任職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頗為稱職。

貞觀十五年,李勣於諾真水(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五萬餘人及馬一萬五千匹。貞觀二十年,李勣縱兵擊破薛延陀殘部,徹底滅亡薛延陀政權。唐高宗乾封元年,李勣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再次出征高句麗。

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次年,李勣揮軍直進,與契苾何力等部合圍平壤。九月,唐軍攻克平壤,高句麗滅亡。

唐高宗總章二年,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非常傷心,“幸未央古城,登樓臨送,望柳車慟哭,併為設祭。”李勣最終得享陪葬昭陵。

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設置武成王廟。武成王廟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李勣便是其中之一。而同時代被列入“武廟十哲”的,只有衛國公李靖一人而已。

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然而,考慮到李勣這麼大的軍功,以及後期的地位,如果在意凌煙閣排名的人,會覺得李勣的排名過於靠後了,二十四人中,排名第二十三。

有人說李勣不愛管李世民的家事,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向他和李靖尋求支持時,李勣並沒有表態。

事實是,李勣的確在玄武門的血腥絞殺中沒有給李世民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在這一點上沒法和秦王府的親信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張公瑾等人相比。

但是,李世民徵求李勣支持一說卻不一定靠得住。

首先,他和李靖不是秦王府或者太子府的人,二人當時還是直接聽李淵的聖旨,聽從李世民的調遣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其次,他和李靖都是打工的,而且是軍事技工,下一任老闆是誰,在當時來說,真的無關緊要。

史實中,一代名將徐茂功有多厲害?

第三,兩個人的兵李世民都是調動不了的,後來李世民還要靠高士廉釋放了一部分囚犯才取得了玄武門之變的成功。

李勣此人的確在政治上較為謹慎,不輕易發表意見,更不輕易“站隊”。在之後唐高宗年代,李治試探他關於廢除王皇后立武則天事情時,李勣依然世故,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除了本應考慮的政治風險之外,李勣本身是個降將,地位怎麼與長孫無忌、高士廉這樣的外戚、李靖這樣的關隴貴族,以及張公瑾侯君集這樣的親信相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