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泉驛鄉愁博物館 尋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青春龍泉驛

以青春為名 伴夢想前行

關注

近日,大面街道五星社區組織建造的鄉愁博物館喜迎開館,在引來諸多市民參觀的同時,也吸引《人民日報》、《新華網》、《成都晚報》等多家中央、省市級媒體爭相報道。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這個被媒體爭相報道的鄉愁博物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內裡有何乾坤?跟小驛一起來了解一下!

社區鄉愁博物館簡介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該館佔地600平方米,前後經過7個月籌備建成,展品均為轄區居民捐贈的從上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末的600餘件生活物品,其中,最老的一個物件是1936年的“鬥櫃”。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百年老街記憶場館主要收集了富有年代特色的老照片,並通過圖片展示和情景再現的方式,重現了紅色年代的風采。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星藝文創館設置有“扎染坊”、“蜀繡坊”、“紙藝坊”、“串珠坊”、“編藝坊”、“扇藝坊”、“飾品坊”7個工藝作坊。以“不出社區即可創業”為目標,為社區有就業創業意願婦女搭建學習平臺。

平臺以企業、創業能手、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創業指導團隊,通過開展雙創沙龍、特色工藝技能培訓、創業挑戰等活動,提升社區婦女創新創業能力,營造濃厚的社區創新創業氛圍。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鄉愁館也是小朋友們的學習之地,他們在這裡學習客家話、傳統文化詩詞。鄉愁在這裡得到了延續,鄉愁在這裡變得鮮活而具體。

承載鄉愁記憶

在鄉愁博物館裡,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捐贈者及其家庭的故事,也承載著幾代人的鄉愁記憶。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算盤的捐贈者鄭運水回憶,上世紀60年代,在他上小學的時候,為了方便學習,母親花了一元多錢為他買了這把算盤。後來由於家庭原因他輟學入伍,算盤也就被閒置在家。退伍後,鄭運水成了隊長,負責計算隊里人的工分,這時候算盤又派上了用場。面對隊裡數百人的工分,鄭運水依舊拿著經年不壞的算盤做著繁瑣的計算工作。土地下戶後,不再需要計算工分,算盤也就慢慢的退出了鄭運水的生活。直到有了孫子,算盤就變成了連接爺孫倆的紐帶,鄭運水總會找時機來教孫子打打算盤。

聽說建博物館需要老物件,鄭運水小心翼翼地把算盤送到了社區。如今,算盤進入了博物館,默默的講述著這個小家庭幾十年來的滄桑變化。談到把算盤捐出原因,他說,如今,算盤早已被計算器取代,捐出算盤更多的是想給我們這一代人留個紀念,同時也希望讓年輕人看到時代的進步。

民間鄉愁博物館

龍泉驛民間也有一個鄉愁博物館,一起來了解一下。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因為喜歡“老東西”,想把本鄉本土的記憶留下來,龍泉驛65歲的劉家榮和他的家人靠一己之力,自辦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博物館。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這座民間“博物館”位於柏合鎮桂花村,近800平米的面積,收藏了超過1000件的老物件,兩代人接力用時30年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從風車、釘耙、鋤頭、石磨等農用工具,到糧票、印章、門牌、書信等富有時代特徵的生活用品,再到雕花的木床、衣櫃、門梁等民俗舊物,內容涵蓋了舊時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東西,在過去農村地區很常見,但現在已逐漸消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来龙泉驿乡愁博物馆 寻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室內展覽物品中,不僅有珍貴的民俗物品和資料,也有為數不少的陶器、瓷器、鐵器等歷代文物。主人劉家榮介紹,這些都是館中精品,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可以追溯到漢朝。“

讓劉家榮自豪的是,他收集有龍泉驛區境內數量最多的風車,有不少現在十分罕見的生活用具,“雖然不值錢,但都是過去時代的見證,很有意義。”

近十年來,一家人搬離農村到城市居住,更是常常回憶起鄉村生活場景。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很多農村的“記憶”正在消失,他和兒子想用自己的努力為鄉村記憶留下一些憑證

鄉愁在人們心中總有說不出的情意

割捨不下的情節

鄉愁博物館

不僅讓老物件有個歸宿

而且讓鄉愁得以寄託

它是對這個快速發展變革時代的追憶

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尊重

歡迎來龍泉驛鄉愁博物館

尋找你的那一份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