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导读:《延禧攻略》成为“现象”之后,古装剧的探索并没有停下脚步。

文 | 一文

这个暑期档,古装剧无疑又是最为抢眼的剧集势力。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古装剧自“荧屏之争”正式进入了“平台之争”,从台到网的转变为古装剧的创新探索又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在今年整体并不景气的剧集市场中,几部古装剧依然生成了源源不断的讨论空间。除了“爆款”落定的《延禧攻略》,《天盛长歌》自立项起就备受关注,缘于大IP改编,更有大制作和绝对的一线阵容加持,在投入上耗资数亿元,展现出很抢眼的创作能量。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前有《延禧攻略》的大热,其“出圈”式的现象级成绩自是不言自明,正在播出的《天盛长歌》豆瓣评分7.6,这部剧集凭借在工业层面的吃重表现迎来市场期待,成为值得继续关注的影视文化议题。

当前的古装剧体量大、数量多,虽是国人最喜爱的剧集类型之一,但在事实上的整体创作成色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自《甄嬛传》以来,古装剧依然层出叠见,但现象级始终有限。除了《延禧攻略》的突围,眼下的《天盛长歌》并非“一夜爆红”,但在不断养成观众的过程中,这部剧又提供了审视古装剧市场的另一重关键视角。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古装剧那么多,还值得被讨论吗?

毫无疑问,今年暑期档的大赢家《延禧攻略》定义了古装剧另一种意义上的“全民性”,代表了一种积极且成功的创作与传播探索。但古装剧的想象空间显然不仅限于此,能否迎来一个更为成熟的创作范式可供借鉴则成为随之而来的议题。

紧随其后的《天盛长歌》和《如懿传》,在叙事质感、制作体量、剧集品相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为这一问题的回应提供了启示,值得拿来好好商榷一番。

事实上,作为最“中国故事”的一类创作,古装剧是最能展现中国影像工业水平的创作。暑期档与《天盛长歌》同为大IP、一线电影演员加持的还有《如懿传》。从既有播出来看,《天盛长歌》的流量与口碑目前似乎略胜一筹,以《天盛长歌》的探索为代表,构筑起一种新“气候”:古装剧的未来,还是应当在更成熟的工业化体系中迎来才对。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相比首播即稳扎稳打的《天盛长歌》,《如懿传》几经上线坎坷,在无数期待中首播亮相,却因为一个贴屏广告的异常状况面临较大的争议,风波之后重回“观看”本身,目前的播出表现也算稳中有进。

而近日不断引来口碑和“自来水”好评的《天盛长歌》显然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样本。这种“值得”或许并不止于一切的如期顺利,有如“感谢陈坤的‘高级脸’,拯救了我的2倍速审美”这般的点赞频频涌现,很显然,在细节中见功力的这部古装剧正在重新定义大众早已熟稔的类型剧审美。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曾几何时,古装剧似乎被印迹上了“古装不古”的刻板印象: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大而化之的古代背景,因其在服化道、语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不讲究”,缺乏文化内涵而饱受诟病。在这一方面,《天盛长歌》的探索更为可圈可点,最大的突破在于,虽然故事没有特别具体的历史对应,但全剧4000多套衣服、将近700个造型,都严格参照了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和礼法;剧中各种礼仪、称呼的设计,也均参考了文献记载、古代壁画和出土文物等丰富史料——显而易见,要让古装剧更“古”,每一处细节都不容小觑。

在造型方面,《天盛长歌》和《如懿传》都邀请了香港“殿堂级”造型指导张叔平来打造。《天盛长歌》从2016年12月接到剧本开始到2017年5月正式开机,前期造型团队准备了六个月,到全部杀青又是六个月,跨度整整一年。《如懿传》的时间跨度更长,两部剧在制作上投入的工夫可以想见。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慢”,似乎成了两部剧不约而同的创作取向。相比如今更显快餐、速食的剧集市场,“只有沉下来,才能传得开”的道理,总算还是有人在遵循、在坚守。

不跟风,继而确立独特的态度,让《天盛长歌》在创作的各个维度都有着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追求、“一般来说,卑者见尊者时要‘拱如抱鼓’,有一个非常大的弯曲幅度,呈现出毕恭毕敬的姿态。但从侧面看,早期的宁奕行礼时手得位置十分贴近胸口。” 一站一坐都要进行仪态推敲的《天盛长歌》礼仪指导李斌,让人物内心的外化更为准确;相比之下,《如懿传》前几集虽存在部分叙事和细节的走偏,如备受关注的周迅少女时期的违和妆容与造型等,都让这部原本备受瞩目的大古装剧稍有泄劲,但伴随剧集的播出倒也逐步化解。说到底,故事本身还是打动人的唯一标准。

为了达到内容上的精益求精,古装剧的工业化创作最重要的是团队运作上的成熟,如编剧、导演、演员等都是极其顶级的配置。以《天盛长歌》为例,有擅长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言台词的监制路怡,首席造型指导张叔平,造型设计方思哲,摄影指导李希,礼仪设计李斌,作曲董颖达,再加上导演沈严也和很多古装剧拍摄经验的刘海波“一唱一和”——这些都是剧集工业感厚重的重要保障。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有尊重,才有创作最好的模样

虽是IP改编剧,《天盛长歌》却跳出了常见IP剧的窠臼,在叙事方面告别了“玛丽苏”式神话人物的情感依恋,其创作焦点都从历史的真实性转移到了艺术的真实性上。发力创作的同时,又铺开了一种重新想象古装剧的路径。

目标的明晰度是首先面临的设问。从既有播出来看,《天盛长歌》似乎比《如懿传》更“路径清晰”一些。一方面源于对受众的审美引导,开挂女主+霸道男主这般传统的古装剧套路在剧中并不见身影,用剧里的话说,女主凤知微和男主宁弈都是“顶顶有趣的妙人”;二是对市场的定位,既能关照女性观众,又能吸引男性观众,对价值建构上具有更高的包容度。

在具体的叙事设计方面,《天盛长歌》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极大地体现出对背景历史时代的尊重,从相应朝代的礼仪表达、到人物的讲话风格等各方面都能看到匠心,如最为直观的演员的台词更是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力量;在这一方面,《如懿传》的剧作也相当扎实、考究,遗憾的是在叙事方面对历史的取舍依然面临一定争议,因而也有待于进一步审慎观察。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从人物的角度看,两部剧中的主体人物也没有“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绝对主角光环,而回归“常人”,塑造有血有肉的凡人英雄。例如,《天盛长歌》里的宁弈在最开始是被囚禁失势的皇子,披头散发、孤独脆弱,凤知微也一改原著中一出场就具有的“杀伐决断”,而是弱化其能力,让她具有了成长的弧线,真实丰满,又复杂多变;《如懿传》里的如懿,周迅的出手还是不凡,一颦一簇之间皆有丰富气韵生成,即便是“少女感”不在,但驾驭这样一个传奇后宫女性的力度犹在。

今天的剧集体量和集数渐长,这对剧集内容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否则,观众看剧用倍速播放就成了常态。有网友评价,“看《天盛长歌》不仅没有两倍速,反而还不时倒回去细细看自己漏掉的细节”。用内心的信念,而非外在的黑化来驱动,充满戏剧张力的刻画,才是对影视艺术最基本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也延伸到电影级制作的规格之中,2.35:1的纯电影画幅、杜比视听、同期收声、自然光效等的应用,也让观众“沉浸式”地观看《天盛长歌》变成了现实。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天盛长歌》的创作也因为他们的加入让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的统一性,都得到了保证。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更当下审美和视角,让剧集有了可被今天的观众充分移情的基础。如沈严所说,“不把它当作古装戏来看,只讲人心”,这是对时代和观众的尊重。

“思想”能工业化吗?

在工业化创作体系的加持下,我们能从《天盛长歌》中看到显著的突破。但如同好莱坞的困境一样,我们也会担心,当国人开始逐渐搭建起古装剧工业创作模式时,是否会陷入到表达同质化和概念化的窠臼?

所幸在不断的追剧过程中能逐渐找到问题的答案。主题的建构方面,《天盛长歌》聚焦的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如困境中的信念取舍、大环境下的爱情进退等,都为角色赋予浓厚的现实逻辑。宁弈身处困境不言弃、坚守信念;凤知微的自强不息与努力进取,其实都是能对当代群体实现强有力的召唤。

还有不少创新的小细节,也服务于主题的升华,《如懿传》亦如此。但相比之下,《如懿传》偶尔会被一些小问题束缚,比如大篇幅聚焦于对封建皇族的爱情讨论,格局有所窄化等。

提振古装剧工业,《天盛长歌》的“慢火升温”背后有哪些新启示?

虽瑕瑜互见,但总体表现喜人。至少在这两部“重工业”的古装剧创作中,我们能够看到未来古装剧值得期待的更多可能性。

伴随古装剧创作逐渐工业化而来的,是更进一步的命题:以何种历史观、审美观去再现或重构故事,创作者需要把握住自己的话语权(而且不走偏),由此向观众展示相应的文化趣味。

对历史和现实,是去注释还是肢解?古装剧如何才能兼顾历史、文化和市场的多重诉求?把两部剧置于一道便能管窥答案一二。它们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方向,如同《天盛长歌》告诉观众的那样:古装剧的工业化创作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失掉文艺创作最为核心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