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時間是做每一件事必有的條件,而且它是公平的,它不會因為誰富有就多一點時間,也不會因為誰貧窮就少一點時間,它給我們的一天都是24小時。那麼對於剛步入社會且在30歲以下的最富有的是什麼呢?我想是時間吧

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算個賬吧,剛畢業的大學生約在25歲,那麼我們就看25到30歲的人,他們這些年的平均工資我們就先按照6000來說,那麼他們扣除每個月的日常開銷、交際、旅遊等約2000元,那麼他們每個月就可以存下4000元。那麼五年的時間他們的累積存款為24萬。我想也有很多人存錢的意識不足,存不到那麼多的。想想如果娶老婆、買車、買房,那麼這些錢顯然是不足的。那麼把錢用於理財呢?我想估計很多人都有虧本的經歷。我們我們應該在這5年間最應該做些什麼呢?當然我不是想讓大家作為一個生活的旁觀者。而是我想讓大家更好的利用時間發展自己的思維。

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步入社會的人一般都有兩種思維,一種是職業思維,他們是按照社會定好的規則,按照每個月領工資,每年漲一點工資。他們是永遠把工資作為自己的唯一家庭收入來源。還有一種是商業思維,他們為可能會與職業思維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但是他們並不滿意於現狀,他們喜歡不斷去探索商業發展的規律,不斷學習,不斷與他人交流,謀求自己思維的跨越。我想只有商業思維才能打破生活的魔咒吧。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己的這5年時光呢?我想就是投資自己的大腦思維。有很多人比較注重自身的外表,當然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他將投入外表的資源大於自身思維的建設,那麼長遠來看,能夠決定未來的,應該是你的想法與智慧取決定性作用吧,我們對自身思維的投入並不需要很多,可以是幾本書,可以是報名一些培訓班,可以是網站看看視頻教程等等,唯一投入較多的應該就是時間吧。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不斷提高自身學習的效率,那麼時間的利用率就能夠不斷提高,才能夠不斷積累知識,不斷的有新思維的產生。在提高時間的利用率,我有幾點看法。

1.專心致志做一件事

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每當自己做一件事的時候,有一個人來打擾你後,你再回頭做這件事就感覺很陌生,似乎又的重新思考。所以我希望能夠做一件事的時候,能夠儘可能的排除干擾的可能,切記不可做這事想那事,坐這山望著那山高。

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2.建立節約時間的習慣系統

其實我們每天生活豆出奇的相似,那麼每個生活的細節都有時間可以擠出來的,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個節約時間的系統。比如一些常用的東西,都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做一件事需要多少時間就可以完成,完成後沒必要過多的逗留。節約時間系統的建立有一點非常好,它會讓你養成做事的高效性,不會拖泥帶水,能夠節約出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3.學習更多有效的方式就是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書中的思維只是提供給我一種思路,並不會一步一步的教你接下來怎麼做。只有我們認為有道理的地方,才會反覆思考,反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結出自己的方法與新的思路。我想這時候去實踐這個方法與思路就是學習的最大收穫。所以去實踐才是獲得真知的開始。

30歲之前,你最好的投資是發展自己,而時間是你最好的資源

30歲以前,我們可能還會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慢慢從錯誤的思維中走出,但是30歲以後我們又能多次做出犯錯誤的決定呢,所以我們最好需要依靠前人的思維幫我們做正確的決定,少走彎路。所以我們需要在這個年齡段不斷投入鍛鍊自己思維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