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

随着三伏天到来,游泳场馆里又下起了“饺子”,几乎每一个游泳场馆都异常火爆。然而业内人士最清楚,火爆的场面大多只有短短两个月。夏季一过,大多数游泳场馆会进入惨淡经营的灰色时期,季节性强成了游泳场馆发展的桎梏之一,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游泳场所的发展。而在温州瑞安,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全市的游泳场馆是23家,今年夏天达到47家。是什么让瑞安的游泳场所数量翻倍增长,催热了瑞安的“游泳经济”?

游泳培训场面火爆

市民对于夏季游泳安全意识的逐年增强,让他们趋向于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而不是在自然水域“野泳”。每到夏季,游泳安全事故频发的相关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也为家长和游泳爱好者敲响了警钟。

在瑞安市游泳馆,一大早游泳池内水声哗哗四起,教练吹着哨子时不时喊着口号,有的孩子抱着浮板在练习,有的孩子坐在池边练习腿部动作。市游泳馆办公室张翔表示,报名的人很多,暑假两期培训共120个班全部报满。不过今年是第一年开始培训,没法和去年做比较。开放暑期游泳培训报名时,场面火爆,不少家长为了能报上名,早上5点就来排队。

瑞安市飞云街道奥体培训中心专做游泳培训,夏季几乎每个班级都爆满,负责人周道传介绍道:“青少年是来学游泳的主力军,游泳除了能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生存技能。不少家长都认为学会游泳给孩子多了一道保障。”

除此之外,活跃在游泳培训班中的有不少是面临着中考的“新初三”学生。据悉,2016年起,游泳将纳入瑞安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在此的影响下,不少游泳培训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中考游泳培训班。

试解淡季经营难题

夏季游泳市场的火爆让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机,但同时运营周期短,淡季人气稀少也成了游泳场馆运营的难题。

巾仙溪峡谷乐园相关负责人缪碧尧告诉记者,一到盛夏时节,巾仙溪的水上项目都十分火爆,周末的日均客流量最高能达到1万人次。“在竹排上吃饭的、漂流的、游泳玩水的,比比皆是。”

“冬天没人游泳,我们就搞钓鱼。”缪碧尧说,既然淡季无法避免,他们就在淡季开放钓鱼活动,增加泳池使用率。同时他们不单靠游泳的门票赚钱,后续增加了户外拓展活动,拓展盈利项目,减少季节带来的局限。“很多人来巾仙溪除了游泳,还会参与漂流,淡季可以参加拓展项目,这样人均消费也会多一些。”

而市区的体育场馆看上了越来越浓厚的全民游泳的氛围。瑞安市体育局副局长周光林介绍道,随着游泳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加,游泳这一运动也从休闲健身逐渐向专业正轨的方向发展。不少游泳场馆在淡季时和一些冬泳协会合作,开展赛事及健身活动。

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目前在瑞安经营规模千万元以上的游泳及水上运动公司有四五家。他们的共同点尽量摆脱季节的限制,挖掘市场潜力,使游泳池一年四季都得到较好的利用。并且打出‘组合拳’完善配套服务,开拓综合项目。”周光林说,例如瑞安塘下镇陈岙村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及陈岙溪水资源和大罗山生态园,投资建设室内恒温游泳馆、生态垂钓中心,借此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周光林说,从去年开始,瑞安设立了300万元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另外,将成立体育产业联合会,为在瑞安体育企业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用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来扶持这些企业不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本地资源共享。

(丁一 康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