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口味的燴麵

咖喱口味的燴麵

有時候去緯五路上吃楊記拉麵的時候,我內心會想,鄭州應該算是北方省會城市中咖喱使用量較大的城市了吧。楊記一門三個拉麵品牌的眾多門店,每年的咖喱使用量,估計就不會是個小數。

還有那遍佈鄭州街頭的咖喱口味的四廠燴麵、巴老三、五廠梅記們,也是依託著咖喱和羊肉羊骨的親密配伍,方才形成了這種與合記燴麵有著顯著差異的特色美食。

鄭州長大的人,大多知曉咖喱的進入和興盛,與那50多年前支援內地建設的江浙一帶的紡織工人有著密切的聯繫。

上海人吃咖喱,源於百年前數萬名印度人在上海生活居住所帶來的的潛移默化和烙印痕跡。

但是,印度人為何喜歡吃咖喱呢?

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剛剛翻看看蔡瀾先生的小書《烹宰為樂》,發現他也有這個疑惑,並且還專門在印度當地做了詢問。

答案竟然是為了防腐。

印度天氣炎熱,多年前哪有冰箱的存在。農民一早做的菜要吃一整天,咖喱等各種香料和浮在食物表面的那層油脂,可以有效的保護肉類和蔬菜的新鮮。

醬紫啊。

我比較喜歡吃淺咖喱口味的燴麵。我還曾經寫過一篇描述周口馬樂燴麵的文字,自認為寫的還算不錯,那篇文字呈現的水準,應該可以幹沉一些專業寫美食的作家吧。我把它收進了我的隨筆集《瓦爾特侃鄭州》一書。

畢竟他們吃燴麵的歷史,比我錯遠了。

目前鄭州個別的咖喱燴麵品牌,也步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咖喱放的過多。燴麵湯體的色澤,過於黃了,這會令人有一些不好的聯想。

不知道這又是哪個信球的創新,發力過猛了些。

今天是2018年8月24日,我是瓦爾特,我在記錄著鄭州的點滴。

咖喱口味的燴麵

咖喱口味的燴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