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为何至死都不许外传?李洛能偷梁换柱学得形意拳

众所周知,在山西,河北盛行的形意拳,原本是祁县戴隆帮所传的心意拳。是谁改“心”为“形”呢?有的说是戴隆帮,有的说是李洛能,其实是戴隆帮的外甥-郭维汉。

心意拳为何至死都不许外传?李洛能偷梁换柱学得形意拳

据《祁县志》和戴家家谱记载,远在明朝戴家有五世七人中举任官。是祁县有名的官宦富豪。降至清代,戴家就投入了反清复明的斗争。结果失败。戴家怕连累别人,从此隐居故里小韩村,不问政事,就连他家的“心意拳”也立下规矩:不准外传。

心意拳为何至死都不许外传?李洛能偷梁换柱学得形意拳

郭维汉虽是戴隆帮的外甥,为遵家规,拒不授之。但是郭维汉酷爱戴家拳术,终日与表兄戴文勋形影不离,文勋怜其真诚,答应授其家拳,但传表不传本,传梢不传根,着重授不带身法的象形拳法“十大形”等。郭明知不是真传,但想到戴家的苦衷,也就无可奈何,不过在他的心灵深处终已铸成了“心”,“形”有别,以形为主的意识。

心意拳为何至死都不许外传?李洛能偷梁换柱学得形意拳

戴隆帮,戴文勋功大艺精,名扬四海,成为当时北方地区著名的武师。不少武林高手登门切磋,专访求艺。河北深县的李洛能就是其中之一。李洛能本是武林高手,他是抱着“专学戴家拳”的决心慕名而来的,但是戴家婉言谢绝。李洛能不得不在城东门外租种菜园。名曰菜农,实则寻机求友学“心意”。李洛能一方面苦练平生所学之拳,一面以武会友,与友交心,这才察访到郭维汉门下。自此,李洛能每日给郭送菜。分文不收。一年有余,李向郭表吐真情。郭受之有愧,无法推辞,但又怕戴家知晓,就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办法,把“十大形”改编为“十二形”,暗暗传于洛能。李练拳一年不见真传。不得不提及戴家还有“五行拳”,一逼之下,郭维汉摘其“十二连锤”的手法冠以“无形”。李洛能看出郭心有苦衷,提出会冀,郭维汉这才如释重负,设宴送之。为避戴家生疑,他带上洛能拜谢文勋,并叫李当场演练,文勋一看比较“满意”,李洛能这才出晋返冀。郭维汉怕“心意”二字给戴家招来祸端,便在给李撰写拳谱时。改“心”为“形”,这就形成了李所传的“形意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