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7月21日,中原首个原创魅力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第七场喜剧专场在广播大厦爆笑上演。

本场声音主咖陈红旭是郑州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中国文化部“群星奖”、全国幽默艺术节金奖获得者。他创立的“喷空”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原文化新名片”。今天这场是听骨子里的乡音,品最河南的味道。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方言是孕育本土文化的土壤,喷空就是从河南方言中发展出的一门具有典型中原特点的幽默艺术。喷空深深扎根于百姓,它以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形式丰富着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传播着河南的风土人情和大城小事。演出一开始,主咖陈红旭就以《河南话》开喷,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淋漓尽致地深度展现他对河南语言魅力的趣味研究。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喷空团队的两个大喷壶余泽洋、郭超合喷了《抠歌》,陈红旭以《抠门》作为回应。三人在作品中毫不留情地互相黑对方,塑造出的生动鲜明的抠门人物形象让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大飚眼泪。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陈红旭曾坚持他们的团队里只有导演和演员,没有师父和徒弟。自从有了喷空,他一改多年坚持,开山门收徒弟,为了让喷空能够传承下去。在【Listen-有声者】的舞台上,多才多艺的徒弟李小雨与他合喷的《我乃画家》笑点连连,现场观众的呼声让人看到了喷空艺术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在喷空之前,陈红旭曾创办一二一喜剧坊,打造了许多喜剧作品,从题材内容到音乐语言,都是河南元素。其中系列幽默说唱《河南风》深受观众喜爱,陈红旭邀请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陈红松带来旭导的作品幽默说唱《河南酒》,让现场观众品味到纯正浓郁的河南本土文化。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陈红旭是河南第一位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项——牡丹文学奖的人,获奖作品是由他编剧、导演,同时担任演员的喜剧小品《笑比哭难》。这个2005年的经典作品也搬到了2018年【Listen-有声者】的舞台上,原班人马谷海涛、张斌也到场助阵。当年陈红旭演这个年轻的小战士不违和,现在演这个年龄比自己小一倍的小鲜肉,依然趣味十足。一个刚入伍的年轻小战士鲜活生动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陈门》是陈红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陈门”为缩影,描写了抗战时期发生在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抗战故事。不少读者评价《陈门》是一部有厚度,有温度,有高度的作品。现场的演绎诗意动人,三位演员姜雪原、李小鑫、秦桑将书这种平面文字内容,用讲述、朗诵、话剧融合的方式进行立体化呈现表达。

乡村小马扎搬上大舞台,河南本土文化魅力四射

声音现场【Listen-有声者】

陈红旭和郭超、大郎以正宗的河南话朗诵了《河南人好喷空》,让现场观众在一句一笑中感受到喷空不空,乐在其中。【Listen-有声者】这场充满欢笑之声、开心之声、幽默之声、家乡之声、得劲之声的喜剧专场圆满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现场让人十分震撼,舞美真实立体,大到房屋瓦舍,小到花草白鹅,每一个细节都讲究到位。当观众一走进演出厅,便油然生出一种穿越之感,怀疑自己是不是瞬间挪移到乡村的美丽大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