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第四名、與仇同眠謝小娥

謝小娥,唐人。是豫章商人的女兒,八歲喪母,後來嫁給歷陽俠客段居貞為妻。父與夫常常一起做生意。謝小娥十四歲時,父與夫同時被強盜殺害,謝小娥也受了重傷,落水被救。她立誓報仇,晚上夢見父親託夢告訴自己仇人的姓名為申蘭、申春,她就將這四個字書於衣中,喬裝打扮為男子,四處尋訪。小娥手刃申蘭、申春,並將同黨眾賊的姓名,報官一一擒獲歸案。潯陽太守張公旌表小娥為父、夫報仇的節義,免其死罪,附近豪族聞小娥之名,都來求聘。但小娥卻誓不再嫁,削髮為尼,法號仍為:小娥。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唐傳奇中謝小娥是堅忍沉毅的復仇者。在家庭遭受巨大變故、孤立無援的境況下,她一改柔弱的形象,拿起復仇的利劍,走上了為親人雪恨的道路。謝小娥是情真仇切的有情人,為了報答父與夫的親情,小娥不惜冒著觸犯王法、失去生命的危險去復仇。

第三名、精通忍術紅線女

唐代宗建中二年夏末秋初的一個夜晚,一位身著墨綠色夜行衣的姑娘悄然來到魏州城,隻身闖入壁壘森嚴的節度使府中,神不知鬼不覺地從老謀深算的節度使田承嗣床頭,盜走了一個盛著節度使金印的寶盒,從而巧妙地制止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戰爭。這件事流傳開後,便演繹成“紅線女魏城盜寶盒”的故事,武藝絕塵的盜盒姑娘紅線女更被人們看成是似神似仙的俠女,她的名字傳遍了北方民間。追根究底,這個人人皆知的“紅線女”之名實際是一個小小的錯誤,這姑娘名為“鴻現”,因發音與十分形象的“紅線”讀音相近,所以被叫成了“紅線女”。若再往根上找,“鴻現”還應是“綠雲”呢!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紅線這個人物出現的社會背景是當時藩鎮間尖銳鬥爭的現實,而這個人物的出現,與唐代女子特殊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唐代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是一個很特殊的時代。應該說,只有唐代的女子,才真正談得上擁有“女權”。歷史上唯一一個擁有年號的女皇武則天出現在唐代,開啟女官制度也是唐代,比如有名的女官上官婉兒,還有唐朝白居易《長恨歌》中有名的詩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見,在唐代,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也正是在這種風氣和理念下,人們更多地看到了女子的力量,將救民於水火的目光聚在了女子身上。女俠紅線並不孤獨。唐代小說中的聶隱娘、崑崙奴等,她們與紅線一樣,品格高尚,身上透著一股仙氣,個個身懷絕技,來無影去無蹤,灑脫不羈卻又豪俠仗義,超然絕塵卻又心懷天下,個個都是巾幗豪傑。有些學者將《紅線傳》稱為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認為《紅線傳》開創了中國武俠文學歷史。如此說來,紅線,可為中華第一俠女。儘管紅線後來被神話、被賦予了特殊異能,對於文學而言,恰是她的與眾不同奠定了《紅線傳》千年來獨領風騷、別具意味的魅力。而這一傳奇的女子,生於潞州,無疑榮耀了潞州的歷史,為上黨兒女所驕傲。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第二名、巾幗奇才鄧劍娥

作為清朝資料大彙編,《清稗類鈔》中還記載了晚清一位展開異國戀的女俠。《辛丑條約》簽訂後,列強取得在張家口駐兵的權力。二十世紀的第一年,俄軍南下張家口,進入鄧傢俬宅,其長官見二十來歲的鄧劍娥有姿色,於是騷擾她。鄧劍娥很淡定:“你抱得起我,我就跟你走。”俄將幾次去抱,抱不起。鄧劍娥抓住俄國將軍擲出十多步,“俄將頓顛出十步外”。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不打不相識,鄧劍娥的搏擊技術也征服了洋人。就在她擊敗俄國將軍不久,俄軍將領夫人盛情邀她赴宴。此後,當地沙俄駐軍還特意聘用她為俄軍女士的格鬥教練。鄧姑娘不僅是個東方武林打女,也是個符合西方標準的淑女,她在宴會上表現得矜持而溫婉,很有修養,“劍娥雅能矜持”。打女的實力,淑女的風範,歐洲賓客們紛紛歎服,“眾皆嘖嘖稱異”。在此期間,鄧劍娥營救了一個被關押在軍營裡的波蘭軍官。看守士兵嗅著牆壁縫隙裡飄來的酒香,那酒香“如麝如蘭,莫可名狀”,迷迷糊糊地手不能持槍,口舌不能動,在夢一般的境地中,看守士兵隱約看見一個白衣女子經過。等到甦醒過來,被關押的波蘭軍官蒸發一般不見了。從清代文字資料分析,鄧劍娥可能使用了含有酒香的迷藥,放倒看守後,直取囚室救人。

第一名、入宮弒帝呂四娘

月升中天時,呂四娘神不知鬼不覺地躍入禁宮,趴在正大光明殿上的瓦楞間朝下察看,但見殿內燈火昏暗,巡邏值夜的人也不象往常一樣眾多,似乎十分鬆懈。她心知情況有異,豎起耳朵細聽,從太監無意交談中得知,今夜皇帝宿在圓明園了。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呂四娘心想這倒恰是個好機會,圓明園中戒備一定不象宮內這般嚴密,她連忙出了皇宮,施展絕塵飛行之技,一袋煙工夫就趕到了圓明園。縱上園牆朝內望去,只見園內樹木森森,池塘泛著冷冷的波光,遠處的一所樓館內燈火輝煌,人影來往如穿梭,不用說皇帝是住在那裡了。她悄悄接近那所樓館,外面有大內高手密密地圍守了幾圈,根本難以溜進去。正當她躲在樹影中暗自焦急時,忽然看見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地走了出來,她靈機一動,冥冥之中覺得這一定是好線索,便不動聲色地一路跟蹤著他。

小太監七彎八拐來到古香齋,高聲傳道:“聖旨到,惠仙秀女接旨!”蕙仙這時已經睡下,聽說來了聖旨,連忙翻身爬起來接旨。得知是皇帝召自己前往春仙館侍寢,惠仙驚喜交集,連忙重新梳洗,然後赤身裹上小太監帶來的一襲紅斗篷,由小太監扛著向春仙館跑去。光著身子入寢宮,這是清廷宮女為皇帝伴寢的規矩。呂四娘躲在一叢桂花樹中,待小太監急步跑近,她斜刺裡伸出一腳,把小太監猛地絆倒,斗篷裡的惠仙也被摔在一旁,還沒等小太監明白是怎麼回事,呂四娘藉著樹影的遮掩,飛手出招,點住了惠仙的穴道,使她出不得聲也動彈不得,又飛快地扯下斗篷往自己身上一裹,裝著哼哼卿卿地站起身來。小太監這才爬了起來,嘴裡嘟囔著,又把披斗篷的人往肩上一扛,他萬萬沒料到,這一瞬間,斗篷裡已演了一出調包計,還一面走一面央求背上的“惠仙秀女”千萬不可在

萬歲爺面前提起被摔一事哩!

中國古代四大傳奇俠女,排名第一的她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

小太監徑直將“惠仙”送到了雍正皇帝的羅帳中就轉身出去了。這時雍正早已等得心焦,在枕上呢呼:“愛卿,快來吧!”呂四娘把斗篷一掀,霍地站起身來,一腳踏在雍正皇帝的胸膛上,同時從腰間拔出寶劍抵住了他的咽喉,低聲喝道:“我乃呂留良之孫呂四娘,今夜特來取你人頭,以祭我全家老小在天之靈!”雍正皇帝可真是所料不及。眼下受制於人,本有的一身武功也無法施展,嚇得身子象篩糠一樣抖個不停。不待他出聲,呂四娘已高舉起寶劍,帶著滿腔仇恨,一劍砍下了雍正皇帝的頭顱,一切只在瞬息之間就完成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值班的太監發現皇上的腦袋已不翼而飛,圓明園中頓時亂成一團,可這時呂四娘早已回到了妙音庵中。悟因法師和呂德已不期趕到妙音庵,與呂四娘一道擺下香案靈牌,用雍正皇帝血淋淋的人頭,祭奠了呂氏一門冤魂。悟因法師指著雍正的首級,哈哈大笑道:“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快哉!快哉!”呂四娘出手弒君,當然不便久留京師,祭奠完畢,由呂德提了人頭,三個人飄然遠去,這時曙光正照亮了東方的天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