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本文為腎泰網原創內容,轉發請聯繫腎泰網)

IgA腎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因為IgA腎病的常見性和在腎病患者中的高佔比,關於IgA腎病的病理表現和病理分型一直是腎臟病醫生關注和討論的重點。

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在最新的IgA腎病牛津分類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將新月體形成納入了IgA腎病牛津分類,添加了新月體評分標準

何為IgA牛津病理分型?

IgA牛津病理分型是近年來推出的新的IgA病理分型標準,其意義在於可以根據分型,指導臨床並判斷預後。

牛津分型的制定主要包括兩個過程:首先找出重複性良好的病理指標,繼而分析在這些指標中何者為影響IgA腎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從而預測IgA腎病的病情進展。

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為何將新月體納入IgA牛津病理分型?

在2009發佈的IgA腎病牛津分類發佈指出,系膜細胞增生(M)、毛細血管增生(M)、毛細血管內細胞增生(E)、節段粘連或硬化(S)、間質纖維化或腎小管萎縮(T)是影響IgA腎病預後的獨立因素,並不包括新月體。

主要原因是當時牛津分型涉及的病例中有新月體的腎小球所佔比例較少,無法充分佐證新月體對IgA腎病預後的影響。

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由於這些過往的研究未納入嚴重腎損傷患者,所以這樣的研究存在著一定缺陷。近年來的多個研究在納入嚴重腎損傷患者為受測者之後發現:新月體是腎臟不良預後的預測因子。

在這些學者的研究基礎之上,IgA腎病牛津分類工作小組對細胞/纖維細胞性新月體與腎功能下降速率和生存期降低50%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證實了二者之間的相關性。有鑑於此,工作組建議,將新月體納入分型。

新版IgA腎病牛津病理分型有哪些?

新版的IgA腎病牛津病理分型在納入新月體後,對新月體的定義和評分都做了解釋,形成了由系膜細胞增殖(M)、腎小球節段硬化(S)、毛細血管增殖(E)、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T)以及細胞/纖維細胞性新月體(C)組成的新版IgA腎病牛津病理分型MSET-C。(見下圖)

近幾年慢性腎臟病大事記

IgA腎病牛津病理分型的變化,體現了近年來對於IgA腎病的研究進展,將新月體形成納入了IgA腎病牛津分類,對IgA腎病的預後判斷有著重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