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農民宣傳家——曹鼎新(三)

曹鼎新,又名曹留柱,化名遺民,蘇聯留學期間取名巴少夫,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是很好的農民宣傳家”。大革命時期,黨組織派他到蘇聯學習;土地革命時期,回到國內歷任中共許昌特支書記、中共鄭州市委委員、常委、組織部長、河南省委巡視員等職,是鄭(州)、滎(陽)、密(縣)地區農民武裝暴動的主要發動者和軍事指揮,是密縣農民“借糧”鬥爭的重要組織者,並在白色恐怖之下,為恢復和發展豫中黨組織作了大量工作,1932年,在信陽巡視工作時被捕犧牲,時年45歲。他的革命業績直到現在,一些老同志仍然歷歷在目,在廣大群眾中廣泛傳頌,人們深切懷念這位黨的農民宣傳家。

(三)

曹鼎新正在蘇聯學習的1927年夏,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在國內相繼發動了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籠罩全國,是年8月,在革命的緊要關頭,中共中央召開了“八七”緊急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徹底結束了陳獨秀等右傾投降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的任務,中共河南省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於9月中旬召開省委擴大會議,糾正右傾錯誤,執行新政策,發展工農運動,進行土地革命。並作出農運、工運、組織等各項決議案,確定在鄭(州)、滎(陽)、密(縣)交界處開闢工作點,作為開展武裝鬥爭的“試驗區”,以便取得直接經驗,1928年初,省委將鄭滎密支部改組為中共河南省委直屬鄭滎密特別支部(簡稱省委直屬特支),任命李平一(李品一)為特支書記。

2月1日至3日,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秘密召開,號召“全省工農起來暴動,配合全國工農暴動,推新軍閥統治,創造光明的新世界,”14日,省委新任組織部長張景曾及家幹、徐蘭芝等到鄭滎密特支傳達省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指示特支迅速組織暴動,為全省總暴動創造經驗。正當河南省委急需暴動的組織和指揮人才的時侯,曹鼎新滿懷革命激情,從蘇聯學習期滿返回河南,他與黨組織接上關係後,顧不上回家看望妻兒老小,就到中共鄭州市委投入了新的工作,並以省委“特別訓練員”的身份到鄭滎密地區,協助特支書記李平一發動群眾,準備武裝暴動,他在中共地下黨員的幫助下,隻身來到密縣劉堂村,以張伯超(中共黨員)家的“長工”為公開身份,秘密開展工作。

當時,李平一、賈守謙等已在這裡發展了一些黨員,培養了一批積極分子,曹鼎新就把這些骨幹力量集中起來進行軍事訓練,通過在蘇聯的學習他深知,搞好軍事訓練是武裝暴動成功的前提。因此,他對受訓人員要求非常嚴格,對基本軍事動作,如臥倒、瞄準、裝退子弾、打槍等,都是先講要領,後做示範,然後再手把手地教會每個人。為了保守軍事秘密,預防不測,他常把受訓人員帶到偏僻的劉胡垌村西溝的一孔破窖洞裡上課和實地演習,同時,他還教武術、打拳和摔跤,使挑選出的暴動隊員全面接受訓練。

黨的農民宣傳家——曹鼎新(三)


曹鼎新是省委作為軍事教練員派來的,他除出色完成軍事訓練工作外,還發揮了他“農民宣傳家”的作用,十分注意群眾工作。他經常深入群眾中間,講解國內外的革命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提高廣大農民的階級覺悟和政治思想覺悟。他常說群眾的思想教育要比軍事訓練重要得多,在劉堂張木旺家,經常召集積極分子開會,講中國農民的苦難,蘇聯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列寧、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所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情況。他說:“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現在我們要發展工農武裝,奪取政權,照著列寧指示的道路前進”。由於出身於農民家庭,且態度和藹,樸實近人,又能言善講,說話很有吸引力,貧僱農都願意接近他。他教大家學唱《國際歌》、《少年先鋒隊隊歌》等革命歌曲。歌聲喚醒了深山野溝裡的貧苦農民,使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在曹鼎新的教育和培養下,積極分子張木旺、張艮堂、張德林、張九斤等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成為武裝暴動的骨幹。

特支書記李平一很重視黨員素質的提高,為此他經常請曹鼎新給同志們上黨課。曹鼎新對列寧、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情況非常熟悉,一有機會就講他們的故事.一天,他給大家講列寧和警衛戰士的故事,同志們正聽得津津有味,他突然話題一轉,深情地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向列寧學習,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都要模範地遵守黨的紀律。嚴格黨的紀律是完成革命任務的保證。

黨的農民宣傳家——曹鼎新(三)


武裝暴動的組織和準備工作在秘密進行,暴動隊員也在抓緊軍事訓練。但此時槍支彈藥缺乏,成了突出的問題。特支通過關係買到了一支漢陽造步槍,可槍口處有一道裂縫,不好使用。曹鼎新憑著自己的學習經驗,硬是與張鐵匠合作打製了一個鐵箍,把裂縫箍起來。就這樣,當時也只有一支漢陽造步槍和省委發給的一支二把盒子(只有3粒子彈),一支撅把手槍,每次只能打一發子彈,其餘的便是大刀和紅纓子槍。恰在這時,中共河南省委向全省黨員提出了“用赤色恐怖壓倒白色恐怖”的不切實際的指示,要求暴動。作為“試驗區”的鄭滎密特支,根據省委指示,立即召開會議,研究決定以打擊國民黨楊寨區公署(時屬滎陽縣),剷除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宋千甫舉行暴動,具體研究了方法步驟,指定赤貧農民黨員張丙辰為暴動隊隊長,曹鼎新為軍事指揮。會後,曹鼎新親自率領人員,對楊寨區公署的地理位置,人員分佈,以及區長宋千甫的活動規律等都作了詳細的偵察。

1928年4月12日午夜時分,按原訂計劃55名暴動隊員在水磨村北地張家墳大柏樹林內,集合隊伍後,特支書記李平一作了動員講話,並宣佈由鄭滎密特支領導的第一次農民武裝暴動開始。暴動隊伍兵分兩路,高舉紅旗,向楊寨奔去,一路由李平一、張丙辰和支部委員張國權率領,進攻前門,解決區丁的槍支;一路由曹鼎新和支部委員賈守謙率領,進攻後門,直撲主樓房,活捉宋千甫,進攻前門的一路很快繳了門衛和區丁的5支槍,進攻後門的一路撲向南樓,活捉了坐催捐稅的滎陽縣煙稅局長宋子募等人。暴動隊員一見貪官怒火滿腔,立即把幾個壞蛋就地處決了。但是暴露了目標,區長宋千甫奪路逃跑。戰鬥結束後,隊員們打開糧倉,開倉濟貧,同時把事先準備好的以中國共產黨名義宣佈宋千甫10大罪狀的“告示”貼在國民黨楊寨區公署的大門口,把“告農民書”和標語也貼滿了周圍的院牆和樹上,第一次在鄭州地區上空打出了革命的紅旗。

這次暴動在鄭州地區震動很大。首先,它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地方勢力,暴動以後,宋千甫不敢復任,楊寨區公署長期陷於癱瘓,直到1928年年底,區長職務沒人敢接,苛捐雜稅沒人敢收,食鹽提價也告吹。滎陽縣的國民黨政府十分恐慌,鄭州也加強了戒備。其次,擴大了黨的影響。暴動後,中國共產黨的名字在農民中廣為傳播,都知道共產黨是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的。曹鼎新在這次暴動中,把鋼槍讓給了別人,自己拿一把大刀,不但指揮若定,而且衝鋒在前,表現了他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這次武裝暴動是勝利了,但卻完全暴露了黨在這裡的力量,很快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特支書記李平一被迫隱匿他鄉,曹鼎新也在這裡無法存身,撤回省委,這裡的“星星之火”由於左傾路線的自我暴露,而被敵人所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