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你以為採蘑菇就像歌曲《採蘑菇的小姑娘》裡面唱的那麼容易,看到蘑菇就往籃子裡裝嗎?其實,那樣是很危險的。因為,蘑菇雖然鮮美可口,但有少數蘑菇含有可怕的劇毒。新聞也屢屢報道吃蘑菇中毒事件。

在地球上,蘑菇種類非常多,有數千種之,其中大部分無毒,少數有毒。但是,許多有毒蘑菇和無毒蘑菇的長相非常相似,其個頭、形態、顏色、菌蓋幾乎一模一樣,只有專業人員才能識別,而對普通人來說很容易發生混淆。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肯定都以為越是美麗鮮豔的蘑菇越有毒,尤其是在很多文學故事書中經常出現的蛤蟆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實,這種觀念是靠不住的。“越是鮮豔漂亮的蘑菇越有毒,而樸實無華的蘑菇則無毒。”這種說法並不成立。因為在食用菌類中就有許多色彩豔麗的成員,例如鮮紅的紅菇和橙黃色的蛋黃菌,都屬於可口的美味食菌;與之相反的是,外表毫不起眼的毒鵝膏菌,卻具有超強的毒性。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既然不能通過色彩是否豔麗來辨認蘑菇是否有毒,那麼有沒有區分有毒和無毒蘑菇的識別特徵呢?

有經驗的菌類專家告訴我們,大多數有毒傘菌,菌蓋表面會有散狀排列的鱗片和包被的殘留物。相對而言,扁平、光滑的菌類,安全性更高,但這僅僅是經驗的識別,而不是完全嚴格的鑑定區分。下圖也是毒蘑菇,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不能確定蘑菇的種類,最好不要去吃,這是吃蘑菇不中毒的最高準則。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對採集到的菌類要保持最高警惕,如果發現手中的“美味”與你熟悉的菌種在外貌、習性、種群上有任何不符,都不能動口。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其次,採集時要仔細研究蘑菇種類,除了你想要採的菌類,還要看看,它是不是有長相十分相似的“毒親戚”。比如發光臍菇和黃絲膜菌,外形都是扁平的黃色傘菌,但前者有毒,後者可食。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不同的毒蘑菇有不同的毒性,誤食之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不同。例如毒鵝膏菌能損害人體肝腎,人誤食後出現症狀較遲,發病較慢,容易被誤診而死亡。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小美牛肝菌、華麗牛肝菌等損害人體的神經,誤食者會出現精神興奮、精神抑制或精神錯亂等神經性中毒症狀,同時也會出現嘔吐、腹瀉、出汗、流淚、心率減慢等副交感神經症狀,甚至產生幻覺,因此往往會被誤診為“精神病”而延誤治療。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網孢牛肝菌、毒紅菇等損害人體的腸胃,此類中毒情況最為常見,所幸的是病程較短,致死率也較低。

吃蘑菇中毒新聞屢見不鮮,那麼怎樣辨別有毒蘑菇呢?趕緊學著吧!

鹿花菌屬的真菌有溶血破壞作用,誤食者除了有胃腸炎型表現外,還表現為急性貧血、血紅蛋白尿、尿毒症、肝腫大等症狀。葉狀耳盤菌、膠陀螺等會引起人體光敏性皮炎,而誤食亞稀褶紅菇等菌類後則會出現呼吸麻痺、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症狀。

以上圖片均是有毒蘑菇,請勿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