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多數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會說自己的工資低?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是大多數眼中的“鐵飯碗”,每次招聘都能吸引很多人前來參加考試,導致“鐵飯碗”一年比一年難拿到,這雖然與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有關,但也與“鐵飯碗”的高收入、高福利的待遇分不開。可為什麼大多數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會說自己的工資低,並沒有高收入、高福利呢?

為什麼大多數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會說自己的工資低?

實際情況是因為: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實發數與應發數差距較大。

因為這些單位和國企是嚴格按照勞動法來繳納“五險一金”的,應發多少工資,就以應發數作為“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舉例如下:小劉是某國企的普通職工,每月應發工資6000元,實發是多少呢,我們來算一算,“五險一金”個人繳費比例分別為基本養老保險10%、基本醫療保險2.5%、失業保險0.3%、住房公積金12%、企業年金1%。按照上述比例計算,在不考慮個稅的情況下小劉一個月需要扣除6000*25.8%=1548元的個人繳費,那麼小劉一個月的工資應發數為6000-1548=4452元,如果你問小劉你一個月多少工資,他肯定會告訴你他一個月4000多一點的工資,而不會說是6000元的工資。

為什麼大多數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會說自己的工資低?

而有的私企是為了節約成本,是以基本工資作為“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小王是某私企的普通員工,每月工資6000元,其中基本工資1800元,那麼企業就按照1800元的基數為小王繳納“五險一金”,“五險一金”的扣除比例也達不到小劉的25.8%,大部分在15%左右,那麼小王每個月需要扣除1800*15%=270元,應發數為6000-270=5730元。小王一個月足足比小劉多了近1300多工資,可小王的工資真的多了嗎,並沒有,小王損失的是自己醫療保險金退休後的退休金

為什麼大多數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會說自己的工資低?

小夥伴們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嗎,你們單位、公司是按照什麼比例繳納“五險一金”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