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外戚干政是導致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東漢皇帝大都短命,但東漢的皇后大都長壽,而且大都出身名門,有文化,有見識,有才幹。

一朝又一朝的“童年皇帝”繼位後,都由其母親(皇太后)臨朝聽政,皇太后則依靠孃家的父、兄、弟、侄等至親來分掌朝政大權,形成強大的外戚勢力。東漢的外戚勢力掌控朝政,開始於東漢第三朝漢章帝的皇后竇氏。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外戚干政是導致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漢章帝駕崩,十歲的漢和帝繼位,由竇太后臨朝聽政。竇太后是河西五郡大將軍、光武帝時期的大司空竇融的曾孫女,出身豪門,“六歲能書”,有オ色,有魄力,有手腕,也很有些作為。她臨朝聽政期間,曾任命其兄竇憲為大將軍,對長期入侵漢邊的匈奴堅決反擊,取得了很大勝利。但竇太后不僅重用其兄竇憲總攬朝政,三個弟弟也都同時封侯,佔據要職。竇氏兄弟“橫暴京師”,目無法紀,引起矛盾激化。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外戚干政是導致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漢和帝在宦官集團支持下誅滅竇氏勢力,逼迫竇太后歸政於帝。第十朝漢桓帝,十五歲繼位,梁太后臨朝聽政,梁太后之兄大將軍梁冀把持朝政。梁梁家是東漢外戚勢力的典型代表,一門出過七位侯、三位皇后、六位貴人、兩位大將軍,十位皇帝夫人和尚公主,卿、將、尹、校等五十七人,門生故吏遍天下(《後漢書・梁冀傳》)。梁冀專權理朝十年,先後主持衝、質、桓三帝繼立(衝帝三歲天折,質帝九歲被梁冀鴆弒,又立十五歲的桓帝)。梁冀一手遮天,“兇態日積”,最後矛盾激化。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外戚干政是導致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漢桓帝同樣依靠宦官集團誅滅了梁家勢力,梁冀被誅後,家產被變賣,所得價值相當於朝廷全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