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的星巴克 下完基層又低頭外賣

手持一杯星巴克,行走於人流如織的街道,這樣的場景曾出現在很多影視劇之中。從美國走出來的星巴克,就這樣自然的帶有一種精英的氣質,並濃縮著白領階級的生活觀念。

中國化的星巴克 下完基層又低頭外賣

進入中國20年,星巴克在多年的發展中早已開遍140多個城市,甚至在某些四線城市也能看見星巴克的身影。不禁感慨“星爸爸”越來越皆地氣了。

雖然星巴克在中國開新店的速度讓《華爾街日報》都感到驚訝,但是在上週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報(截至2018年7月1日)財報顯示,在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國/亞太區市場,星巴克雖然收入和運營收入同比上漲46%和5%,但營運利潤率卻下降7.6個百分點至19%。這是星巴克9年來利潤率首降。

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星巴克送外賣,最近終於落地。據瞭解,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集團餓了麼達成合作。合作內容不僅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還包括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

中國化的星巴克 下完基層又低頭外賣

劃重點:高高在上的“星爸爸”繼廣開門店之後,又開始零售外賣。星巴克進入中國20年,在改變著國人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正被中國化的生活方式同化。

星巴克縮影20年

星巴克最大的成就可能在於,把一個以茶葉為主要傳統飲品的民族引領向外來的咖啡。在千年的茶歷史面前,短短的20年簡直不值一提,由此看來星巴克引領潮流和自我包裝的能力很強大。

星巴克一直是高端、小資、文藝的代名詞。很多人排隊去星巴克是為了拍照發到網上,漸漸星巴克成為商務和聚會的場所。根據星巴克官方描述,每15個小時,就有一家星巴克門店在中國開張。星巴克在中國咖啡市場的霸主地位一時無法撼動。

中國化的星巴克 下完基層又低頭外賣

作為咖啡行業裡的巨人,安逸得太久,最近半年多來,巨人的地位受到後來者的挑戰。比如:瑞幸咖啡,憑藉著外賣業務,這家新生的互聯網咖啡品牌為平靜太久的咖啡行業帶來了波瀾。

瑞幸:送外賣是在學習我,歡迎學習

剛剛融資2億美元的瑞幸咖啡,順利躋身為獨角獸企業,成立不到一年就以外賣和低價攪動了整個咖啡行業。雖然星巴克聲稱阿里的外賣合作洽談早於瑞幸成立,但不知外賣模式的順利推廣是否觸動星巴克的外賣談判落地。

星巴克開放外賣引發各方關注,對此瑞幸咖啡公關總監表示,星巴克進入外賣市場,瑞幸咖啡不會受影響,這是(星巴克)在向瑞幸咖啡學習,“我們歡迎更多同行向瑞幸咖啡學習,這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也有利於市場充分競爭,從而讓顧客受益。”

中國化的星巴克 下完基層又低頭外賣

巧合的是,在星巴克決定全面開放外賣業務的時候,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佈進軍輕食市場,即日起至年底全國所有門店所有輕食一律五折優惠,並宣佈年底前將在全國建成門店2000家。以價格阻擊星巴克的意圖很明顯。

星巴克的外賣模式能順利嗎?

星巴克推出外賣服務,可以看做是對市場發展現狀把握下的順勢而為。面對9年來利潤率首次下滑,以及後起之秀的勇猛勢頭,星巴克也不得不變一變了。

長久以來,星巴克的優勢主打“社交咖啡”,在這種土壤滋潤成長並獲利的星巴克,突然轉身能否水土不服?另外在外賣過程中,不可控因素可能導致咖啡品控受影響,時間一長也會使星巴克品牌形象受損。

但既然星巴克聲稱外賣業務與其他品牌無關,是歷經一年合作談判的結果,看來也是做好了各方面準備,那麼接下來就看越來越接地氣的“星爸爸”如何走接下來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