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巧扮新娘打顽敌,是唯一的开国女将军

1955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简称《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酝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此次共授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共计授予少将以上将军军衔者1042名。在这些璀璨的将星当中,仅有的一位女性十分引人注目,她就是开国少将李贞。

她巧扮新娘打顽敌,是唯一的开国女将军

李贞1907年正月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6岁就被卖给古姓人家当童养媳,实际上是变相的丫鬟。由于封建思想作祟,李贞的丈夫虽然生性耿直,不但不知体恤她,反而经常大骂,稍有不如意,便会抄起棍子就朝她劈头盖脑地打去。丈夫的粗暴行为,使李贞伤心透了。正当她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绝望的时候,命运迎来了转机。

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入浏阳,各种群众组织由秘密状态转为公开活动。在革命的斗争中,李贞天才的组织活动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她带领一批进步妇女搞宣传、做军鞋、为北伐军征兵筹粮,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被选为浏阳地区妇联委员。第二年3月,李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胆小怕事的婆家害怕李贞会连累自己,忙不迭地将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娘家。李贞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完全自由地参加革命活动了。

她巧扮新娘打顽敌,是唯一的开国女将军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攻克浏阳,李贞立即参加了浏东游击队,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在她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巧扮新娘,攻打张家坊最为人们津津乐道。

1928年秋,中共浏阳县委书记王首道、浏东游击队党代表张启龙等决定集中兵力奇袭张家坊团防局。把游击队分成两批,第一批由少数队员化装成秋收打短工的,每人挑一担箩筐,把枪支藏在稻谷桶里,先混入街头以做内应;第二批大队人马装扮各式各样的角色,组成一支迎娶新娘的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大模大样,趁势一拥而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一开始,李贞不肯扮成新娘,更不愿坐在花轿里面,被人抬进张家坊,而是想和战士们一起痛痛快快地冲锋陷阵。但是由于枪支弹药都藏在花轿里面,一旦发起攻击,装扮新娘子的人必须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战斗动作来快速配合。这样一来,就只有李贞一人比较合适了。经过一番劝说,李贞这才身着红绸衣裤,临时用假发挽了个髻儿,顶着一块红盖头,上了花轿。这次战斗,能够半个钟头就将张家坊团防局全部歼灭,李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大家一致赞扬。

她巧扮新娘打顽敌,是唯一的开国女将军

1929年,组织上拟调时任中共吉安县委军事部长李贞担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长,李贞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自动推荐了别人,显示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

1955年授衔时6万余人的女干部里仅有一位被授予少将军衔,校官级女干部总人数也不过仅40余人。这是因为当时中央军委相关部门对部队中女性干部作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规定要严格控制女干部的授衔条件和人数。否则,以李贞的资历和职务,极有可能会更进一步;但即使是这样,她个人传奇的一生也已经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