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FN資訊國內區塊鏈飛訊

1:中國銀行加大金融科技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近日,中國銀行CIO劉秋萬表示,中行在其年度營業預算中,將把對一系列金融科技工具的投資比例提高至超過1%。他說,中行已經在12個項目中試點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到今年年底將完成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的打造。國際數據集團估計,今年全球企業在區塊鏈軟件方面的開支將達到21億美元,是去年的2.2倍。

2:廣州市將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列入三年計劃

據廣州日報消息,廣州市將於近日發佈《廣州市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表示廣州要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前沿技術方面,廣州將瞄準區塊鏈、物聯網、生命科學、細胞治療、集成電路、石墨烯等領域,爭取率先取得突破。

3:香港科技大學獲得2000萬美元資助 研究課題包括區塊鏈

據中國新聞網8月12日報道,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獲得20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用於提高電子支付系統的安全能力。而這筆資助會被用於該學院的譚嘉因教授領軍的“加強香港作為地區及國際商業中心的策略地位”研究課題,設8個專責小組,包括最熱門的區塊鏈、網絡保安、人工智能學習、AI財務顧問等。

4:中行正使用區塊鏈進行十幾個試點項目 將增加金融科技支出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澎湃的報道,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劉秋萬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該行目前正在使用區塊鏈進行十幾個試點項目,區塊鏈技術最為人所知的是記錄保存系統。與央行不同,中國銀行將增加對一系列金融科技工具的研發投入,將超過其年運營預算的1%,具體金額尚不清楚。

5:迅雷陳磊:區塊鏈可能會比人工智能更快更深刻的改變社會和生活

據北京時間消息,在8月13日的《艾問人物》中陳磊被問及如何理解區塊鏈,陳磊表示人工智能是蒸汽機,改變的是工作方式,區塊鏈是互聯網,改變的是人與外界的關係。“一個做區塊鏈的企業一定要弄清楚,炒作對這個企業不會有好處,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用戶受傷,企業背鍋,炒家賺錢。”

FN資訊聚焦全球區塊鏈

1:西班牙左翼政治聯盟呼籲政府探索並實施區塊鏈技術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據西班牙當地媒體歐洲新聞社報道西班牙左翼政治聯盟Unidos Podemos近日建議西班牙政府成立一個小組委員會,負責研究區塊鏈技術以及加密貨幣監管的潛力。據報道,政治聯盟代表Alberto Montero已經在下議院登記了該項申請,並提出了項目計劃。這個以區塊鏈為重點的機構將彙集公共行政部門,州政府和公職人員以及行業專家。此外,該聯盟還建議解決西班牙數字貨幣使用的監管方法。

2、韓國濟州島總督正式申請濟州島成為開發區塊鏈技術特區

據《韓國中央日報》8月13日報道,韓國濟州島(Jeju)總督正式申請濟州島成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的特區。韓國財政部長、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金東妍(Kim Dong-yeon)出席了這次韓國政府高級關於和政策制定者會議。

會議上,溫慶龍州長提議中央政府在專家和濟州島省政府的幫助下,組成一個專家聯盟,研究如何將濟州島置於韓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的中心。韓聯社在會上說,“韓國要成為這個新的全球產業的領導者,而不是消費者,我們需要加快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公司)的運營。此前雙方都曾討論過放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以及在韓國建立一個加密中心。今年6月,據報道,韓國金融融合協會(Financial Convergence Association)宣佈,計劃在瑞士修建一座類似Crypto Valley的區塊鏈校園。

3、德勤發佈2018全球區塊鏈報告

根據forbes報道,德勤發佈“2018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提出區塊鏈領域正發生六大轉變。一,企業現在開始應用區塊鏈,而不僅僅是探索;二,實用的區塊鏈應用正在增加;三,區塊鏈與虛擬現實一樣,噱頭多於實際;四,創新企業比傳統企業更容易採用區塊鏈;五,區塊鏈與公共服務PR合作良好;六,安全依然是區塊鏈創新的主要動力。

4:歐盟立法者希望將ICO納入新眾籌法規

據coindesk報道,根據上週五公佈的一份文件,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的一份提案建議為公共ICO制定新規定。代表英國的歐洲議會議員Ashley Fox撰寫了一份關於歐洲眾籌平臺運營商和公司的擬議法規報告草案。根據Fox提交的附帶說明,該框架為規範代幣銷售提供了一個機會,為希望證明符合該法規要求的ICO提供了機會。

雖然這一法規可能無法為規範ICO市場提供解決方案,但卻在該領域實施標準和保護方面走出了一大步。報告指出,眾籌服務提供商“應該被允許通過使用某些加密貨幣籌集資金”。然而,雖然ICO“提供創新的融資方式”,但也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市場、欺詐和網絡安全風險。據悉,該擬議的規定只適用於籌集不到800萬歐元的公開銷售。新規則將要求平臺為眾籌設定上限,並遵循某些證券法。

FN資訊熱點項目進展

1:EOS主網TPS創新高 達到3771次/秒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據IMEOS報道,根據EOS Network Monitor顯示,目前EOS主網tps最高達到3771次/秒。

2:日本Alt Plus公司發行公司內部虛擬貨幣 使用軟銀支付系統

據MoneyZine報道,日本Alt Plus公司將在今年10月開始發行公司內部通用虛擬貨幣“Communitio”,使用軟銀支付結算系統。“Communitio”可以根據員工在公司的行為計算價值並獲得點數,作為對公司完成任務的貢獻和規範性行為的員工進行評價的一個環節。員工獲得的“Communitio”通過專用APP,可以在職員食堂或辦公室、便利店等公司內使用,此外還可以進行員工間交易,或通過信用卡進行“Communitio”的充值。

FN資訊幣圈利好消息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1:區塊鏈初創公司與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中央銀行簽訂諒解備忘錄,開發銀行數字貨幣

據cointelegraph消息,位於巴巴多斯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Bitt公司與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中央銀行(the Central Bank of Curaçao and Sint Maarten )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會開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來促進金融支付,該銀行意圖降低庫拉索和聖馬丁貨幣聯盟中的現金使用程度,並且推動島嶼間的符合“反洗錢和客戶盡職調查”的交易。該公司CEO Rawdon Adams認為,中央銀行在兩個州之間發行法幣面臨著較高成本。而數字貨幣可以通過移動錢包使用,在貨幣聯盟範圍內進行交易和支付更安全便捷。

2:蟲洞WHC已完成第一階段代碼審計

基於比特幣現金(BCH)開發的蟲洞項目(WHC)通過4家權威機構的安全審計。永信至誠、知道創宇、慢霧科技和CertiK團隊分別為蟲洞項目進行代碼審計工作。蟲洞協議實現在BCH上發行Token的功能。據瞭解,目前已有多個項目嘗試通過蟲洞協議在BCH上進行發幣。

FN資訊:區塊鏈科技早茶

FN早報|中國銀行在金融科技加大支出 試點區塊鏈項目

1:生物識別技術國際標準支付寶造,中國有了更多主導權

近日,螞蟻金服與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北京召開了《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啟動會,這也是這個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意味著中國在生物識別的國際標準上有了更多的主導權。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的價值在於防止用照片、視頻等來冒充本人。

2:阿里巴巴起訴3名網絡差評師

近日,江蘇省海門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關於電商平臺訴網絡差評師侵權案件。阿里巴巴以侵權為由起訴3名利用惡意差評敲詐商家的“差評師”,請求法院判令賠償1元,並在淘寶網主頁向商家致歉。(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