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木裡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木裡犛牛主要分佈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涼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青藏高原邊緣的橫斷山區。木裡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徵,光熱條件好、草地植被較好、牧草種類較多。以高寒灌叢草地面積最大,牧草有羊茅、莎草、珠芽蓼、委陵草、尖葉龍膽、早熟禾等。

木裡犛牛是由羌人帶著犛牛南下進入四川定居,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與人工繁育形成的一個地方犛牛品種。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雄性肩高140釐米,重量370公斤;

雌性肩高110釐米,重量220公斤。

木裡犛牛被毛多為黑色,部分為黑白相間的雜花色。被毛為長覆毛、有底絨,額部有長毛,前額有捲毛。

鼻鏡為黑褐色,眼瞼為粉紅色,蹄、角為黑褐色。公牛頭大、額寬,母牛頭小、狹長。

體軀較短,胸深寬,背腰較平直,四肢粗短。尾長,尾梢大、呈黑色或白色。

天祝白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天祝白犛牛產區為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地處甘肅省中部、祁連山東端,海拔2000-4800米,是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的交匯處。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雄性肩高120釐米,重量260公斤;

雌性肩高108釐米,重量18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天祝白犛牛被毛為純白色。著生長而有光澤的粗毛(或稱裙毛)同尾毛一起似筒裙圍於體側;胸部、後軀和四肢、頸側、背腰及尾部,著生較短的粗毛及絨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體態結構緊湊,前軀發育良好,肩部較高。四肢結實,蹄小、質地密。尾形如馬尾。

角的形狀多樣,也有無角的現象。

中甸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中甸犛牛,又稱香格里拉犛牛,分佈於雲南省香格里拉縣中北部地區大中甸、小中甸、建塘鎮、格咱、尼汝、東旺等地,周邊的鄉城、德榮、稻城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老君山等。

香格里拉縣平均海拔高度3200米,位於雲南、四川、西藏三省區交界處。草地主要為高寒草甸、亞高山(林間)草甸、沼澤草甸、山地灌叢、疏林林間草地等類型。較溫暖的可耕地區主要農作物為馬鈴薯、蔓菁、青稞、油菜、燕麥等幾種耐寒作物。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中甸犛牛是當地居民長期馴化野犛牛逐步演變形成家犛牛的地方品種,據古文獻記載,漢代中甸被稱為“越巂犛牛地”。歷史上就有相互交換種犛牛和在交界地混牧的習慣,因而中甸犛牛與相鄰藏東南康區犛牛有密切的血緣關係。

雄性肩高115釐米,重量220公斤;

雌性肩高110釐米,重量20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中甸犛牛毛色以黑褐色為主,其次為黑白花,偶見純白犛牛。全身被毛密長,冬、春長毛下有絨毛,腹毛長及地。

公、母牛均有角,無角犛牛極少見。角間距大,角基粗大,角尖多向上、向前開張呈弧形。額寬、稍顯穹隆,額毛叢生,公牛多為捲毛,母牛額毛稍稀短。

尾較短,尾毛蓬生如帚狀,尾梢毛色以黑色為主,其次是白色。

斯布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斯布犛牛,原產地為西藏自治區斯布地區,地處拉薩河流域,南靠山南地區,東鄰工布江達縣,西連拉薩市區。草原類型屬高山草甸草場。

“斯布”為地名,原是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牧場,多高山峽谷、山峻溝深,牧草繁密、草質優良,三四十年前頻有野犛牛群出沒,斯布犛牛正是在這種優良高寒草甸草場以及不斷滲入野犛牛基因的背景下,經當地群眾長期選育形成的地方品種。

雄性肩高112釐米,重量200公斤;

雌性肩高100釐米,重量17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斯布犛牛大部分個體毛色為黑色,個別摻有白色毛。公牛角基部粗,角向外、向上,角尖向後,角間距大。絕大部分個體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體格碩大,前軀呈矩形。

巴州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巴州犛牛產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碩縣的高山地帶。地處新疆東南部,天山屏障以北,阿爾金山綿亙在南,塔里木盆地的東半部袒露於兩大山脈之間。草原主要由針茅、狐茅和蒿等高寒草種構成。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巴州犛牛是從西藏引進的,最初在和靜縣繁育,後逐步擴散到其他各縣。經過90多年的選育,形成了一個具有共同來源、體型外貌較為一致、遺傳性能穩定。

雄性肩高120釐米,重量260公斤;

雌性肩高100釐米,重量20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巴州犛牛體軀呈長方形,胸深,腹大,背稍凹。被毛以黑色、褐色、灰色為主,黑白花色少見,偶可見白色。

額毛密長而捲曲,但不遮住雙眼。分無角和有角兩種類型,以有角者居多,角細長,向外、向上前方或後方張開。四肢粗短、有力,關節圓大,蹄小而圓、質地堅實。

大通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大通犛牛,主要分佈在青海省大通種牛場,該場位於青海省大通縣西北,祁連山支脈大阪山南的寶庫山峽谷地帶。可食牧草主要是禾本科草,如垂穗披鹼草、鵝冠草、早熟禾等,草地質量較好。

大通犛牛培育用父本為捕獲後馴化的野犛牛,母本是從大通種牛場適齡母牛群中,挑選體壯、被毛為黑色的母犛牛。

雄性肩高130釐米,重量320公斤;

雌性肩高110釐米,重量22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大通犛牛被毛呈黑褐色,後半部至背部具有明顯的灰白色背線。體側下部密生粗長毛,體軀夾生絨毛和兩型毛,裙毛密長,尾毛長而蓬鬆。

體格高大,背腰部平直至十字部稍隆起,前胸開闊,四肢稍高但結實。

娘亞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娘亞犛牛,又名嘉黎犛牛,原產地為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嘉黎縣。嘉黎縣是西藏的純牧業區,草場均屬高寒草原草場。

娘亞犛牛產地嘉黎縣地處“羌塘”與諸羌故地之間,融匯了蕃、羌兩個民族成分。歷史上,這裡地勢高峻、草場廣闊、牧業發達、不宜農耕,居民素有馴養、選育犛牛的傳統。娘亞犛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形成的一個古老的地方品種。

雄性肩高130釐米,重量350公斤;

雌性肩高110釐米,重量180公斤。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娘亞犛牛毛色較雜,純黑色約佔60%左右,其他為灰、青、褐、純白等色。前胸開闊、胸深,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強健有力,蹄質堅實,肢勢端正。

野生犛牛

我們在中國各地見到的各種犛牛 它們都叫什麼?

如果有幸看到野生犛牛,你會被它們巨大的體型震撼,幾乎是我們常見的馴養犛牛的1倍!

野生犛牛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區,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能耐零下30-40攝氏度的嚴寒。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游蕩、覓食。在嚴寒的冬季,由於植物被冰雪覆蓋,因而常在較大範圍內做短距離的遷移。

成群的野犛牛會主動逃避敵害,遇到人或汽車也會跑走,而性情兇狠暴戾的孤牛則恰恰相反,常會主動攻擊在它面前經過的各種對象。

據記載,百年前野犛牛分佈範圍較廣,佔據了喜馬拉雅山北坡,崑崙山及其毗鄰的山脈。近幾十年的野外調查則表明,由於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野犛牛分佈範圍已縮小至海拔4000~5000米的雅魯藏布江上游、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和祁連山兩端環繞的約140萬平方公里的聳山寒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