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1642年,离大明王朝覆灭还有2年光景,李自成十万大军包围开封,河南告急。

远在紫禁城的崇祯帝,心急如焚,一旦开封沦陷,帝都还会远吗?

派谁去?这是一个问题。袁崇焕已死,大明江山难到果然就没有人吗?

有,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一代雄才,孙传庭。

流寇不过是乌合之众,微臣只需5000精兵,定可凯旋而归。孙传庭如是说。

一番整军经武,他火速赶往前线。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镜头中,是日薄西山的背景,似乎预示着这场已然注定的败局。

以上,就是影片《大明劫》的开局,雄浑不失悲壮,满屏透着一股末世悲歌。

大明社稷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光凭孙传庭的满腔热血,就能够力挽狂澜吗?

孙传庭,何许人也?

据历史记载,此人是万历47年进士,好谋善断,有统帅之才。

崇祯初年的平叛战争,孙传庭也曾深度参与,老闯王就死在他的手上,可说战功卓著。

仅从影片中孙传庭的表现来看,说得上有勇有谋,杀伐果断。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没错,孙传庭很强,他完全有能力做一个霸道的封疆大吏,重整山河大有希望。

问题是两个字:时间。

如果他的敌人只是李自成那还好办,关键还有瘟疫,还有猪队友,还有催命符般的圣旨。

当时陕西、河南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灾,瘟疫横行,战力不足,天时不给力啊。

本可守在潼关,拱卫河北,圣旨非一道道催着出击,这就等于没了地利。

地方上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小军阀不服管束,杀老百姓冒功行赏,也没有人和啊。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报效家国,为万世开太平,但也得看清形势。

有两点很重要:哪些可能改变?哪些根本不可能改变?必须分辨的很清楚。

孙传庭何等聪明,他当然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打土豪,分田地,调节一方的阶级矛盾,他有这个见识,也有这个魄力。

斩杀不听指挥的总兵贺人龙,他也有这个决断,非常人所能及,厉害厉害。

可是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如此治病,不过是小打小闹,那是远远不够的。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对于他所在的西部战场来说,他最需要的是时间,没有多年的积累,如何整军经武。

崇祯太着急,根本不给他这个时间啊,出关,出关,赶紧出关!

其实从影片的刻画来看,大明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孙传庭部可以说是最后的一点家当了。

崇祯这不是在治国,这是在赌博啊。

道理很简单,李自成是流寇,输了大不了再跑,照样可以东山再起。

可是你崇祯就不行,你输不起,一次都输不起,输了,就是身死国灭。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所以看到这段情节时,更是为一代人杰孙传庭感到惋惜。

那个时候,真正肯为帝国拼命的能人已经屈指可数,忠魂啊,当真是死一个少一个啊。

明知道是死,孙传庭并没有逃避,死国可乎?对于他来说,那是必须的。

他能做到的,几乎都做到了,天意如此,只能说时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看《大明劫》这部影片,你就忍不住会想,真的是瘟疫和李自成,灭了大明朝?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崇祯帝果然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力挽狂澜吗?

崇祯即位之初,其实还可以大有可为,他只要干一件事儿:迁都。

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到头来必是自取灭亡,不如退守南京,巩固东南防线。

他当效仿明太祖故事,高筑墙,广积粮,韬光养晦,待时机成熟发动北伐,光复中原。

这部国产好片让我惊觉:崇祯也是可以翻盘的

内忧外患,以明末的国力,死守全局必亡,全力经营东南,则满盘皆活。

毛主席不就说了嘛,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失地存人,则人地皆活。

可惜啦,崇祯没有雄才大略,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过一句笑话而已?

人都死了,那就真的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同样的,人这一生何尝不是一场持久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