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当时网络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关于崇祯皇帝说法,便是在李自成兵逼北京之时,崇祯向吴三桂的老爹吴襄询问调吴三桂入京的事情,吴襄说需要军饷,乃至安顿关外近六百万生灵(这个是《绥寇纪略·补遗上》之中记载,且不去管为何要安顿其他人口)的费用,共计需要百万,崇祯说国库只有七万两了,砸锅卖铁还能凑个二三十万,于是崇祯下令筹饷,将目光转向了朝中大臣及勋贵。

在此也不再去多说,筹饷失败,最终吴三桂也未入京守城。于是李自成进京,崇祯自杀,然后李自成在北京城收罗了无数珍宝,更有人说李自成的军队在大内搜罗出了3700万两白银(一说是9000多万两),于是立刻有大量的人来攻击崇祯,说他是守财奴,自己国家都要亡了还不肯动用自己私房钱。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个人认为不是,首先史料都有记载,比如谈迁在《国榷》之中有记载:“所掠输共七千万。大约勋戚、宦寺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意思是李自成掠夺了共7000万,勋贵和宦官各占十分之三,官员和商人各占十分之二,崇祯自己节衣缩食,全部都用在军备上了,贼人破城之后掠夺了无数财富,都对外说是从大内获得的,知道实情的人都十分痛恨。

毛奇龄《后鉴录》:“进拷索银七千万两,侯家十三,阉人十四,官十二,估商十一。余宫中内帑金银器具以及鼎耳门环钿丝装嵌,剔剥殆遍,不及十万。贼声言得自内帑,恶拷索名也。铸钱不成,铸金玺又不成。熔金饼,每饼千两,窍其中,贯以铁絙,凡数万饼。”宫中金银器具乃至门环金丝全都剥下来熔铸都没有十万。

如此记载其实不在少数,李自成确实在北京城收罗了七千万两白银无疑,当然记载的人是文人,所以记载对于官员更多掩护,实际上收罗的财富来源主要是何人不是完全准确,但是无论哪种说法,崇祯乃至大内金银之数都未超过十万。

网上给崇祯泼“内帑”脏水的不外乎人云亦云,或是看书看了一半,只是看了句“贼人扬言皆得之大内”,便如获至宝,不由分说就与他人摆龙门。崇祯确实艰辛刻苦,且节俭之极,但也有许多无奈,正如上述所言,堂堂大内竟搜不出十万之资,可叹。

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如此为何明王朝还是在崇祯手中灭亡了?反而他那整日做木匠活儿的哥哥天启坐的位置一直稳当,后金在天启年间也一直难有大的进展。然后众人又想起了一个人来,便是被崇祯杀了的“九千岁”魏忠贤,比如经常有人说熊廷弼受到魏忠贤的重用,拜托要吹魏忠贤也要拿些靠谱的资料,熊廷弼本身就跟东林党走的很近,最后还是在天启五年被魏忠贤弄死,落了个传首九边的下场。

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也有人拿天启年间与崇祯年之间的国税收入数据做对比,说明魏忠贤非常有能力,这个就不再多言,若说要对比,其实万历到天启年间的税收收入其实差距不大,这个证明不了魏公公的能力(这个以后有机会我再写一片魏公公的文章)。

而崇祯朝为何收入暴跌,乃至穷死了国家,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崇祯取消了工商税,所以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还要用兵,只能将税摊到农民头上,农民过不下去了就造反,越造反就越用兵,越用兵就越缺钱,然后就加税,最后恶性循环,流匪更是绞杀不尽,诸位看看崇祯的历史是不是如此。

最后崇祯煤山自缢,说了话里有一句:朕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

个人认为这话是有些依据的,首先与上言所说一样,崇祯跟百官要钱要不到,吴三桂无法进京守卫,而且李自成在进军一路上都基本是兵不血刃,从居庸关一路到皇宫基本都是有人给他开门的,在居庸关太监杜之轶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出了固关之后,真定投降,接着保定也投降,到了北京城前,炮轰城门半日,曹化淳这死太监打开城门,到了正阳门,兵部尚书张晋彦跳出来开门了。

所以崇祯说他们皆是亡国之臣这话是对的,但“朕非亡国之君”这话是否正确?个人认为还是有些值得商榷,虽然崇祯非常勤勉节俭,但他所做所为就真的是对的吗?

我们从上面无数官员投降乃至开城门放李自成军队入关入城来看,可见这大明王朝的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恶化到了极点,我们看一看崇祯的爷爷万历的国本之争,每天都打大臣的屁股,那些人还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挨打,这关系也够恶劣的了。但是崇祯可是动不动杀人的主,崇祯在位期间,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共计有:辅臣1人、尚书4人、总督(督师)7人、巡抚11人,侍郎以下的官员则难以计数。所以在崇祯朝,当高官可不是美差,反而要时时刻刻担心自己脑袋掉了。而且崇祯朝的政局之动荡也是极为罕见的,崇祯朝的17年中,崇祯一共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长更换也同样频繁,走马灯似的令人眼花缭乱:他共用过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

励精图治亡国君——崇祯

内有民变,外有强敌,政局还如此动荡,国家怎能不灭。

所以,若说明的灭亡跟崇祯没有关系这话可有些不公允,崇祯本人刻薄寡恩,轻信却又多疑,对待百官如仇寇,对任何人都是不信任,且出刑往往重于责,致使国无明士,杀了魏忠贤没错却又轻听东林空言,取消商税,做事又急功近利,得其信者立刻平步青云,但若未达其意便动辄举刀相向,其性反复又自负,可惜了这么一个皇帝。

曾有人将人分成四种,德才兼备是为圣人,德不配才是为小人,才不配德是为君子,德才皆无是为庸人。崇祯是君子,斗不过那些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