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8月22日至23日,省委书记李希到茂名市,深入城市新区、农村、港口、企业及环境治理项目现场,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落实进行调研。

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在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博贺湾大桥项目建设现场,李希听取新区规划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介绍,实地了解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在茂名石化公司化工分部,李希深入了解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情况,强调要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抓好生产经营、奋力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位于茂南区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曾是中国第二大露天矿坑,过去因大规模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是茂名的城市“疤痕”,近年来通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等治理修复,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态公园。李希与当地党政干部、有关企业负责人和退休老工人深入交流,实地考察生态修复情况。他说,露天矿整治成效和群众反响充分说明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李希还来到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走进村卫生站、便民服务中心,与基层党员干部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向群众了解便民服务开展情况。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用心用情用功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调研期间,李希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茂名市工作汇报,充分肯定近年来茂名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民生谋发展求实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断向好。

李希强调,茂名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

一要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要打造向海经济,以发展海洋经济为着力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紧扣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特点提升城市功能,围绕打造经济增长极强化交通支撑,走出一条具有茂名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作出应有贡献。

三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做优现代农业,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依托推动全域旅游,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四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五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不断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链接:

茂名:城市“伤疤”变身颜值担当

“那里有好大一片湖啊,清澈碧蓝;周边有山有林,还有绿绿的草地。”紧邻广东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的牙象村,打工返乡的年轻人小宇和阿玲正在筹划婚礼,拍婚纱照的外景,就选在距家一公里的生态公园。这要是在三年前,阿玲的家人怎么也不会同意她嫁到这儿来。

生态公园位于茂名市区西北角,三年前,这里还是个废弃的大矿坑,就像是城市的“伤疤”,严重污染着周边的环境。

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原油紧缺的背景下,人们发现,茂名这个地方有个神奇之处——“孩子烤红薯,石头竟可以当柴烧”。国家派出了钻井队,历时三年的努力后,发现了适宜大型露天开采、年产100万吨原油、可开发100年的油页岩矿。而这,便是后来南方最大的露天矿——茂名露天矿的前身。

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今年64岁的牙象村村民莫支干,依然记得儿时从矿区挑石头回家烧的经历。他说,上世纪60年代露天矿投产后,上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给闭塞的粤西农村带来了生机。据悉,从1962年正式投产至1993年1月停产,茂名露天矿累计开采油页岩1.02亿吨,生产页岩原油292万吨,为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然而,随着国内油田的发现和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当地的油页岩开发逐步停止。几经承包转手后,偌大的矿坑被当成填埋废渣的垃圾场,加上提炼石油后剩下的岩渣,整个污染面积竟达20平方公里。“那会儿乌烟瘴气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莫支干说,“废渣、脏土盖满山头,窗户上午刚擦完,下午又能在上面写字了……最困难的是用水,水田逐渐成了旱地,农作物减产,更有上千亩地被废渣污染后丢荒。”

变化,从2013年12月31日开始。

那一天,茂名露天矿移交茂名市政府。“刚接手时就是个方圆十几公里、深90米的巨坑;一测,里面的pH值有3点多,超酸性。不过话说回来,这地下埋的,一层一层都是‘黄金’,表土下是高岭土,再下面是油页岩、煤、铁矿石。”负责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管理的茂名高新区有关负责同志说。

如何处置这个“烫手山芋”,茂名干部经历了一番争论和激荡,时任市长的市委书记李红军一锤定音,“把那些所谓的‘黄金’永远埋到地下!”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放弃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公园。

说干就干,当地很快确立了“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思路,2014年10月正式动工。然而,生态修复的过程何其艰难。

种树就是一道坎。因为土壤污染,稍微一干旱就板结,一下雨积水就排不出。三年来,他们想了好多办法,试了几十种本地树种,都没法适应。最后还是请教了省林业厅的专家,改种大叶相思和杜鹃,才保证了成活率。目前,矿区复绿面积约7000亩,大量的林木种植,有效改变了矿区生态环境,美化了矿区。

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而停止开采的矿坑,日积月累成了一个大湖。为改善强酸的水质,茂名市政府建设引水工程,从高州水库引水1.6亿立方米,并关闭了周边十几家红砖厂、洗矿厂、小炼油厂。“引水入湖”彻底改变了矿湖水质,改善了周边约8800亩农田的灌溉条件,为茂名增添了一座约6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

如今,以取矿湖美景为中心,以花草树木为装点,占地10.07平方公里的露天矿生态公园初具规模……在外打工多年的黄海玲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去年和老公相携返乡,在公园做起了清洁绿化的工作,“不用背井离乡,每月还有2800元工资。用自己的双手扮靓家乡,何乐而不为?”

省委书记李希在茂名调研,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