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历史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这个问题的表述和事实真相有那么一点点的偏差。这个真相就是,嗯,它其实并没有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直都是那样的低水平的徘徊。那些神医神药,其实并不是衰落了,而是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在崇拜古代的情结作怪之下,人们会编出许多奇奇怪怪的故事。如果我们仔细的去看这些故事,就会发现历史的真相。比如在《史记》扁鹊的故事里,扁鹊行医并不是依靠他的医术,而是他年轻的时候得到神仙的帮助,拥有火眼金睛,能够看穿人体。所谓的望闻问切,不过是他掩盖这种神仙术的手段而已(正如魔术师会做许多夸张的动作来转移你对他那些关键微小动作的注意力)。对于很多名医的故事,仔细去分析都会发现这样荒唐的真相。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医学并不曾经“非常高明”,反而所有人都是庸医,功同良将。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用的态度不一样,获得的信任感也不一样。那些比较会来事儿的医生,获得了信任感,别人就会把治好的归功于他,治不好的归于天命。治好的千恩万谢来送锦旗,没治好的默默的埋沟壑。(所以阎王让你三更死,你不敢五更去。)

数千年历史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嗯,历史上那些名医的自信,实际上也是这种互动的结果。反正那些药物和治疗方案本身并不可靠,只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能够治愈的当然就好了,不能治愈的也就各安天命,不会化身为医闹砍医生。所以,其实连医生自己都并不知道他的药物是怎么样把病人给治好的,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史上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一些时代,可能存在很多位名医,但即使这些高手,他们对于同一种疾病的产生症状,治疗方案等等,看法其实并不一致。而是根据各自的理解,形成了各种流派。这种不一致,其实说明他们并没有掌握真相,只是名医光环带来的安慰剂效应帮了他们的忙。

这就像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那些有上古神奇的高人,或者神奇的兵器,武功秘籍,其实都只是虚构出来讲故事用的。一旦我们发现这样的真相之后,就非常令人尴尬了。当然有人能够上房揭瓦,有人能够三步两步蹿到树上去,但我们不可能指望有人会“降龙伏虎”的威猛之术,不可能有人“摘花飞叶皆可伤人”。在那些偏僻的山洞里,也不可能藏着古人留下来的高深的武功秘籍。那都是出于想象而已。

名医,其实也是庸医。

目前来说,现代医学及其公共卫生系统的普及,减少了普通疾病的感染和死亡率,又帮了有名气的庸医的忙,让他们可以施展“神技”凭借古代文化就“治病救人”。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