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農村人說這樣的牲畜,好使

農村的老話大多都是農民對自身生活的總結,所以就有很多俗語是描寫老百姓生活上的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這句俗語,就是有關農村對一些牲畜的使用手冊!

“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農村人說這樣的牲畜,好使

“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

在以前的農村,機械化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所以驢子、馬、牛都是農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勞動力。

弓脊驢:大家都知道,驢子是用來拉貨的,最經常用到了的部位就是背脊。而如果一頭驢子的背脊是弓起來的,說明這頭驢子經常拉貨,這頭驢子是一個拉貨的老手。

“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農村人說這樣的牲畜,好使

凹腰馬:作為以前的主要交通工具,馬的最大作用就是當做坐騎,自然要經常被騎,長時間下來,作為受力部位的腰就會凹下去。

偏犍老牛不用打:以前牛主要是犁地用的,是農民的好幫手。一般咱們犁地的時候都是兩頭牛拉著,犁在中間,所以牛的受力部位往往只有一面。偏犍的老牛也就是說這種牛是經常幹活的牛,所以不用拿鞭子抽打,就會自己幹活!

“弓脊驢,凹腰馬,偏犍老牛不用打”,農村人說這樣的牲畜,好使

其實這句話並沒有蘊含著什麼深刻的道理,只是說了人們通過這些部位可以判斷對這些動物的馴服程度,這是農民對生活的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