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滄桑!永興街道這座土陶窯穿越古今,完成華麗轉型!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在天府新區永興街道丹土村

保留著同治年間建造的同治龍窯

歷經百餘年滄桑

同治龍窯的爐火仍在熊熊燃燒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從新區文創和會展局瞭解到,永興街道同治龍窯的“土陶燒製技藝”擬納入區級非遺名錄,並於7月4日正式進行了公示,公示期到期無異議後,經過相關程序,同治龍窯將正式成為天府新區的又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同治龍窯這座同治年間建起的土窯洞,據說是全國保留最完整的6處龍窯之一,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在清朝同治年間,村民依山勢傾斜用黃土泥磚徹成窯,長約六十米,寬約十一米,頂高約四點八米,傾斜角度約二十度,形成直焰式的筒形穹狀隧道。窯尾以並排著的三個煙囟充當龍尾,有頭有尾,形狀似龍俯臥而得名“龍窯”。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1

9道工序40天

一個陶罐的誕生

龍窯廠現任廠長周德才已是守護龍窯的第三代人,今年61歲。周德才至今仍堅持自己選原材料,為了挖到好窯泥,他經常要往地下挖4米多深才能找到合格的泥,工匠們叫“佳泥”或“陶泥”。丹土村,顧名思義,因盛產紅色泥土而得名,這種紅色黏土非常適合做陶。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工作了近二十年的陳樹軍師傅介紹,一個陶罐從泥巴到變成用品,需要9道工序、40天。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首先,經過一系列對泥土的“按摩放鬆”,泥土才基本具有了成形的可能。


隨後可以開始進行拉坯、做坯、曬坯。


拉坯完成後,工匠們要用陶泥燒成的圓鬥和方錘一點一點將陶土坯錘制均勻,這叫做‘開錘’,在一錘一頂的過程中,讓罈子、陶盆保持均勻規整的圓形,需要工匠師傅多年積累下來的技巧和感覺。


歷經百年滄桑!永興街道這座土陶窯穿越古今,完成華麗轉型!

所有陶罐成形後,不能曬太陽,只能“陰乾”。開錘後的泥坯經過15天左右的時間陰乾,工匠師傅再在罈子、陶盆上刻畫出豐富多彩的圖案。


隨後是“定型”的工序,封釉、裝窯、燒坯,最後出窯變成成品。

2

教育、體驗、觀光

一個工廠到文創的轉型

目前,同治龍窯在保有原土陶的基礎上,與人合作開發了景觀陶,將窯廠經營得紅紅火火。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除此之外,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德才夫婦通過和部分高校合作,將高校藝術等課程引進到龍窯裡面來。現在,這個傳承百年的地方,建起了四川龍窯陶藝教學基地,成為陶藝家、陶瓷研究者和美術院校學生創作基地和陶藝研究中心。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除了陶藝實習基地,在網上一搜“同治龍窯”,還能看到一位蓄著半長鬍子的工匠的圖片。同治龍窯現在還是知名的攝影創作基地。因為保留傳統的建築形式,其光影的對比變化令很多攝影愛好者著迷,在這工作近二十年的陳樹軍師傅,已成為了這裡的“首席模特”。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同治龍窯目前一次可以容納近200人,除了一日遊,還配套建了飯館、住宿,形成了一條旅遊觀光的產業鏈,目前手工文創新業態已出具形態。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隨著龍窯日漸被人們所熟知,越來越多的家長趁著週末帶著孩子來這裡體驗土陶製作的樂趣,也讓百年龍窯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3

可觸摸的歷史

從同治龍窯到明清一條街

永興除了同治龍窯,還有一條低調但是大有來頭的古街——“明清一條街”。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據當地老人描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丹土場鎮由於土陶產業的興旺發達,帶動了場鎮發展。每天前來賣貨、中轉、趕集的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據《華陽縣誌》記載,清初,在永興場建的移民會館就有文武宮(湖北,乾隆57年,公元1792年)、禹王宮(湖廣,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南華宮(廣東,咸豐4年,公元1854年)三家。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可以想象,當時的丹土場和永興場的繁華與熱鬧。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如今,我們穿行在丹土場鎮的時空裡,偶爾抬頭,還可以在一些鋪面的店招上,看見一絲明清歲月滄桑的痕跡,青石板上的故事,還在續寫著新的輝煌。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4

永興街道

堅持歷史傳承 盤活文化資源

如何挖掘永興街道的本土歷史文化資源?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永興街道就歷史文化保護和鄉村融合進行了思考,將丹土明清老街目標定位為“天府新區第一村”: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一是要堅持綠色發展,提升農業產業;

二是要堅持歷史傳承,延續建築風貌;

三是要堅持文態優先,深挖文化資源;

四是要打造鄉村庭院,迴歸閒適生活。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此次,永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治龍窯公示後將正式入選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興街道也將繼續挖掘永興文化特色內涵,目前對同治龍窯以及明清一條街正在進行新的整體規劃。

历经百年沧桑!永兴街道这座土陶窑穿越古今,完成华丽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