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打造内顺外畅交通体系 让城市“活”起来

四通八达的交通线网、路边停车“互联网+”模式体验更舒心……着力打造内顺外畅快速交通体系,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畅达、高效绿色。

成都双流区打造内顺外畅交通体系 让城市“活”起来

立体交通

激活城市发展新鲜血液

8月22日下午,随着10372车最后一节车厢在成都地铁北郊车辆段平稳落地,标志着3号线二三期全部电客车顺利完成到段卸车。3号线一期工程配车24列,二三期工程配车48列,全线配车72列。双流地铁生活时代即将奏响序曲。

今年12月份,地铁3号线二三期将正式开通运营。作为3号线一期工程南北端的延伸线路,南接双流,北连新都,开通后3号线将成为成都地铁线路最长(约50km)、车站最多(37座)的运营线路,将为双流市民提供更方便、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着力打造内顺外畅快速交通体系中,加快轨道交通加密成网。在1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基础上,加快3号线、5号线等6条地铁建设和站点配套停车场建设,按照“空间就近、时间同步、运力匹配”原则做好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的有效接驳和换乘工作,构建一体成网、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转换体系。

全力推进内顺外畅的出行体系,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是激活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以无缝对接城市快速主干道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对接,启动实施一批主干道快速化改造,构建无缝贯通机场、中心城区快速互连的“半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以“一环七射七横”快速路网为核心的对外交通新态势。同时,加快打造双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串联形成覆盖全域的空港绿道慢行系统,到2020年地铁通行里程达55公里以上,建成绿道263公里。

停车管理

未来可街头自助停车缴费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扰,出门办事找不到停车场,找到停车场没位置了。看到占道停车停得满满当当,路堵心里更堵。目前,我区小汽车保有量约为42.8万辆,但是城市配套的停车泊位约15万余个,停车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停车需求。

所以,好消息来了。记者从区交投公司获悉,将加快公共停车选址建设,计划对地面、地下和立体机械停车点位进行选址。

什么是立体机械停车点位?区交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又名地上地下圆形塔库,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可设置2至4个出入口,地上设置3层,地下设计11层,可停车108台,每小时可存取车辆60台。可以大大解决停车难问题和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调研,双流停车难问题将慢慢改善。

加快实现占道停车科学化、智慧化管理。相关停车公司计划借鉴深圳市的管理技术,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采用“地磁+PDA掌机+手机APP+可视化”的管理技术,占道停车区域先行实施地磁感应技术,实现自助停车缴费。

除了完善静态交通管理,探索社区共享停车和“互联网+停车”外,还将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畅达、高效绿色。

(许冬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