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历史至今为我国添加了多大的领土面积?有哪些记载?

孤木成林


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单从领土面积上来说,如果没有黄河,那么基本上就没有我们如今的整个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可以排到第九或第十位,并且至今仍在增长中,如此巨大的华北平原的形成,其实基本上主要靠的就是黄河的泥沙沉积作用。

在远古时期,整个华北平原直接上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如果黄河不携带泥沙入海的话,那么如今的黄河入海口应该就在河南的孟津一带,也就是说大概从小浪底水库以东都是汪洋大海,这样的话,整个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以及河南、安徽、天津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将都不复存在,这几个省市中的一些高山如泰山等将都只是大海中的岛屿。


为什么黄河能填平这么巨大的一片海域,将其塑造成世界上最肥沃的、养育人口最多的平原之一呢?当然是由于其巨大的携带泥沙入海量,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其中4亿吨沉积到了下游的河道中,约有12亿吨泥沙灌入大海,在全世界的所有大河中,黄河的水量连前30位都排不到,但是携带的泥沙量却高居世界第一,所以才会有我们如此平坦和巨大的华北平原。

正是由于黄河挟带泥沙量大的缘故,所以常常造成黄河河道淤积抬升的状况,那么当黄河河床抬高之后,黄河水就容易漫出河道发生决口,所以在历史上黄河的河道并不固定,仅仅在有记载的2000多年的时间中,黄河就曾经发生过一千多次大决口,26次大改道,其曾经南下夺取淮河入海口,北上夺取海河入海口,几乎就是在华北平原的最北和最南端来回折腾,所以才将华北平原塑造得如此平坦,而在河北东部、山东北部和江苏省东部,有很多大片的沿海陆地都是近几百年才造出来的。



再比如渤海,3000年前的渤海和如今肯定是很不相同的,地质学家考察发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中,渤海的面积已经缩小了1/3,而且变浅了很多,如今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16米,就连青海湖的平均水深都比渤海还要深4到5米,考察发现只需十年渤海的平均水深就会抬高一米,因此不少地质学家和水利专家认为如果不改变黄河河道入海走向或者减少其泥沙量的话,那么在200年之后,渤海很可能会被填平。


其实黄河填平大海,塑造陆地的活动,我们今天仍然在目睹,因为如今的黄河入海口仍在制造着大片陆地,看一下下面这张图,这是150年来黄河在渤海湾中南部制造的陆地,已近6000平方公里,如果渤海湾被填平的话,那么对中国整个北方地区的气候都是不利的,因为如果没有渤海湾的水汽调节作用,我国的北方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更加干旱和干燥。

所以治理黄河或许已经是我们不得不去着重考虑的事情,除了尽量想办法减少全流域的水土流失之外,将黄河入海口改向黄海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科普大世界


根据《黄河输沙及其对渤海、黄海沉积作用的影响》介绍:黄河每年的输沙量高达11亿吨,占世界主要21条大河入海泥沙总量的17%。可以说,黄河其实每天都在“填海造陆”。

从战国时代黄土高原开始发生水土流失起,黄河携带的泥沙量大增,整个河道经年受泥沙淤积、水面抬高所困。公元前190年(汉文帝时期)黄河开启不断向南改道的进程,到了北宋时期,黄河已经开始严重威胁首都汴梁(开封),到了南宋时期,黄河最终向南夺淮河河道入海。而在黄河向南改道之前,一直在华北平原来回摆动,一边肆虐,一边“造陆”。

黄河南夺淮河河道早期,黄河的河水是分别由泗水、濉水、颖水、肥水等多个支流汇入淮河,泥沙已经在多个支流中沿途沉积,所以对入海口的造陆作用并不是很快。到了明朝弘治年间,黄河全流已经全部由淮河河道入海,且明朝大修两岸堤坝,使黄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稳定的全部沿淮河入海,入海口泥沙量大增,河口延伸速度大大加快。从南宋初年黄河向南改道到清朝咸丰年(铜瓦箱决口、河道再次北还)期间,黄海在南方从江苏入海已经长达700多年,最终的结果就是江苏北部的土地面积向海外急速扩充,入海口向海里推进将近100公里,生生在苏北冲出了一个巨大的三角洲。

说几个例子:一是江苏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在宋代还是一块孤悬海上的石头岛,如今早已并入大陆成为风景区+良港。二是现代的盐城市城区距离海岸线已经有50多公里,不算滨海了,但是在明朝中期这块地距离海岸线也就20公里,南宋时期则是濒临海岸线(不过2里地)。但是从清朝咸丰年间,黄河河道向北移动以后,苏北的海岸线已经不再向外扩张,反而在海水的冲刷侵蚀作用下不断收缩,根据测速几乎每年收缩数百米(速度快时达到600米/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在苏北建造海堤抵抗海水侵蚀,目前已经基本稳定住苏北的海岸线。(根据资料显示,黄河在苏北造陆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以上)。

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箱决口,黄河北夺大清河入渤海,又开始在渤海湾快速造陆,以宁海为轴向东呈扇状淤填,海岸线每年向海上平均推进390米,平均每年造陆31.3平方公里,目前整个黄海三角洲面积已达55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