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好山好水好风光,嘻嘻嗨嗨看山河!在中国古代的大秦王朝时期,修建了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分别灌溉了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而灵渠呢?万万想不到这却是一条为战争而生的运河,助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诸地。今天嗨走君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条为战争而生的水利工程——灵渠。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在公元前214年人工开凿成功通航。全长34公里,流向自东向西,将湘江和漓江的源头联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灵渠的主要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陡门、水涵、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构成灵渠的这些主要部分兴建的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却互相关联,不可缺一,共同承担起灵渠的运转,灌溉沿线的农田。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然而,不同于都江堰和郑国渠,历史不仅给灵渠赋予了灌溉农田的使命,最重要的还赋予了它战争使命,可以说灵渠这条运河是为战争而生,灌溉农田只是它附带的功效。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下令派50万秦军平定南方,攻打百越。然而由于岭南地势穷山恶水,后勤供应不上,秦军无法推进,战事陷入胶着状态。这时候秦始皇下令“以卒凿渠,以通粮道”,秦官史禄奉命开渠,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同年,秦军兵破百越,并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划入大秦版图。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如今的灵渠,虽然不再为战争而服务,却也是兴安县境内重要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一大风景名胜之地,每年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参观。这里不仅历史古迹清晰可见,而且自然风光也很幽美,是一个休闲的良好去处。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游览灵渠,一路不仅翠竹绿树,碧水潺潺,间有小桥亭台,行至大小天平分水坝,踏水走上铧嘴,只见坝面用大小不一的石板筑成,石板用铸铁燕尾隼接,分毫不差,工艺精湛。北去的湘江经此分水坝水源七三分,三成江水导入灵渠向西流入三十多公里远的漓江,真是精致而巧妙,不得不惊叹古人惊人的智慧。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去灵渠游玩,我们不仅为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还能观赏到诸如四贤祠、飞来石、三将军墓、万里桥等文化古迹。兴安县,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县城,也因灵渠的存在,招揽来的游客,促进地区的发展,距今2000多年的灵渠,也因旅游重新换发出新的生命。

广西这座水利工程因战争而生,而今沦为灌溉农田工具,靠旅游为生

小伙伴们,对于兴安县的灵渠,你们怎么看呢?喜欢的欢迎评论关注哦~

更多精彩旅行,尽在嗨走自驾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