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去哪里了?

近年来,存款增速放缓已成为银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往回看,这一数据可谓是近40年“谷底”。据《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显示,自1979年至2018年这3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未跌破9%。而2018年2月以来,存款余额增速均在9%以下。

短短三年间,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从13%以上降至今年的不足9%,银行存款增速放缓,那么钱都去哪儿了?

究其原因,可能是这几个方面:第一,近几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是导致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第二,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根据Wind数据,2018年上半年,流量规模前28名房企的净利润平均同比增幅高达80%。部分银行存款已经固化成房子;第三,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调整,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供给市场逐步完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多样化投资产品: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都在抢夺客户的存款;另外还有此起彼伏的虚假P2P网络贷款、庞氏骗局乃至非法集资的屡禁不止,也是对居民存款增长的明显耗损。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吸收存款困难的情况,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相关政策。今年以来,银行纷纷上浮存款利率,目前,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均超过了50%,远远超过了货币基金的收益。

据了解,大额存单其实算是一种理财产品,但存款门槛较高,个人认购起点是20万。大额存单相对于普通的小定存,就像VIP一样,享受的利率也更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存单,就有时间的限制。如3个月、6个月、1年期、3年期以及5年期等固定期限。因此,这也是大额存单的局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