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孩从两三岁起就直接看原版无中文的纯英语动画片,小孩就会慢慢听懂英语吗?

独向远方


99随便语:当然不可能。这个问题涉及到婴儿的母语系统,以及我们每个人是如何学会一种语言。

人体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包括“婴儿母语系统”。

科学研究认为,婴儿具有学习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天赋,因为每一个婴儿都有一套“婴儿母语系统”,这套系统,足以让一个婴儿,快速学会任何一种语言。

就是说,一个婴儿无论其父母说哪种语言,都不影响他学会另一种语言,任何语系。

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婴儿仅仅依靠看英语动画片,就能学会英语,哪怕他的父母是英国人,美国人也不行。

第一,母语系统在婴儿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演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婴儿都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天赋,但世界上的所有语言,由于口腔发音和听觉系统存在差异,是相互排斥的。

比如,汉语发音属于“前口腔发声”,发声部位集中在口腔的前部。

英语属于“后口腔发声”,说话时口腔后部发力,发声部位也集中于口腔后部。

当一个婴儿,在生活中接触某一种语言,并逐渐掌握这种语言,他的学习其他语言的功能,就会逐渐消退,直至消失。

这个过程,随着婴儿的母语水平的完善,功能也逐渐消失。

通常,一个孩子长大到12周岁,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天赋,完全消失,再也不能利用“母语系统”的优势,快速掌握另一门语言。

第二,孩子学习第二种语言,最佳年龄是几岁?

答案是3~12岁左右。

3岁的孩子,是语言学习最迅速的事情,已经掌握母语的最基本词汇,可以说出复杂的复合句,我们可以认为,3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

这就是他的母语!

但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孩子,他的“母语系统”虽然有了一定的退化,但并未消失,依旧具有快速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天赋。

所以我们看到,假如一个孩子的父母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这个孩子被认为“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

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准确的是,这个孩子在3岁之前,掌握了一门语言作为他的母语,然后在3岁以后,又学会了另一种语言,同样具有母语水平。

第三,什么是母语呢?

人类的语言很复杂,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外部语言指的是用来交流的语言,比如一个中国人学会了英语,他就可以使用英语,进行连贯性和严密性的语言交流。

内部语言,指的是人在心里想问题时使用的语言,不能用来交流,只针对自己。

“母语”或者“母语水平”,指的是一个人使用一种语言,不仅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心里,用这种语言进行快速思考。

第四,孩子学习语言,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研究发现,当一个孩子生活中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语言,他仅会挑选其中一种语言,作为自己的母语,同时放弃其他语言。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孩子学习语言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考高分”。

孩子让自己学会语言的目的很单纯:有用!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同时接触到汉语和英语,他会依靠本能,迅速作出判断,假如他的生活环境在中国,周围人使用的都是汉语,他就会自动选择汉语,反之,他会自动选择英语。

没有被选中的语言,就是垃圾,被抛弃!

第五,3岁孩子看英语动画片,会慢慢听懂英语吗?

当然不能。

这个孩子生活中需要的语言,是汉语,他不需要学习英语,当他看英语动画片时,他注意的仅仅是动画片里人物的动作,表情,对于语言部分,仅仅会注意一些语气助词。

对于动画片中的大段英语,等同于噪音,被人脑忽略掉!

一个孩子他不是上帝,他听不懂动画片里人物的对话,就是听不懂,这些听不懂的内容,是孩子不需要的信息。

换句话说,一个3岁中国孩子看英语动画片,有没有英语配音,效果相同。

如此就很清楚了,3岁孩子哪怕看了再多的原版英语动画片,他也无法学会英语。

结束语——

孩子虽然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婴儿母语系统”,但孩子学会任何一种语言,必须以“有用”为前提,若想让中国孩子掌握英语,必须有人教导,自学是学不会的。


99随便


学习语言在于积累以及大量的练习。只听陈宇的动画片,并不能完全帮助孩子学会英语。

大家可以观察到,婴儿是如何学习我们的母语的。首先他身处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给他说中文,他看见我们的嘴唇如何发音,然后模仿。在他正确模仿之前,他已经听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句的中文。

磨耳朵

家长之所以在两三岁就给孩子听英语的动画片,只希望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一个英语环境,帮助孩子磨耳朵,培养孩子的语感。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孩子只看英语动画片,但是并没有语言环境。孩子到了四五岁,跟别的孩子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摸耳朵的孩子,听到英语的动画片,发现听不懂,就要求切换成中文的,这个时候孩子有了分别心。但是因为朋友的孩子一直听英语动画片,所以,虽然听不懂,但他也能看下去。甚至偶尔还会蹦一两个单词。

但是说到真正的英语启蒙,确实没有的,孩子要想真正学会英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英语跟中文相差很大,有的人说经常看粤语的电视,就学会了粤语。那是因为粤语跟中文之间是同源的。英语和中文,没有丝毫相似,无法从一个英语单词猜到它的意思。仅仅只靠看动画片,要想学会英语是很难的。

最好的英语启蒙方式。

最好的英语启蒙方式就是亲子共读

。以前我认为要想孩子学好说话,最开始的时候应该培养孩子只听一种语言,语言听多了会导致孩子的语言系统紊乱,说话较晚。

但现在我认为,从最开始直接给孩子做中英文双语,甚至多语的启蒙是合适的。

如果家里缺乏双语环境,家长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环境。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进行亲子启蒙,一点儿也不晚。只要家长掌握适当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很好的语感。

如果家里同意给孩子看英语动画片的话,可以推荐清华幼儿英语、洪恩幼儿英语给孩子看。一周看一集,这一周也就使用这一集里面的内容,跟孩子进行对话。

另外也有很多分级的英语绘本推荐。比较著名的有牛津树,从简单到难,可以一步一步培养孩子的日常会话。

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在家里的时候需要把英语运用起来,比如说做游戏,比如说某个特定场景的时候,总是用这句话代替某一个行为。

只要坚持下来,孩子的英语启蒙就会大有长进,然后再给孩子报英语培训班,学会自然拼读等等,孩子的英语就会水到渠成。


作者:舒心(Annie妈妈育儿),情绪教练、正面管教讲师、高级儿童情商指导师、儿童财商讲师。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


Annie妈妈育儿


安安今年4岁半了,上周我带她去一家英语机构试听。第一堂课上,她就和外教老师愉快地聊起天来。外教老师问的问题,她都抢答。外教老师让她的中文助教问我安安是不是有过出国学习的经历,说她很impressed(很震惊)。

我心里乐开了花,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安安三岁半的时候,我带她去同一家机构试听时候,她不但全程不说话,下课时候还抱着我哭鼻子,说再也不想来上课了。

究竟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

像题目中所说,在安安两岁的时候,我就坚持给她看原版动画片,听英文童谣。她就算不看,我也开着给她磨耳朵。买了很多英文绘本,却没有坚持读下来。从安安上幼儿园起,我开始给安安找英语培训机构,但安安在试听课的表现让我觉得她还没有准备好。而且每次给她看动画片时候,她都告诉我,我想看中文的。对于安安的英语启蒙,我是心里着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在网上听到了盖兆泉老师的英语启蒙讲座。 她的一个观点,一下子给我指明了方向。她说“没有亲子启蒙就送外教班,等于浪费银子。”只有孩子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听力水平,才能最大程度上吸收外教的口语。

(图片摘自盖老师讲座PPT)

她还表示那些基础词汇很好教,哪怕蹦单词都行,让家长先启蒙再送班。就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孩子,虽然外教课上的气氛营造得很轻松,经常做游戏。可是把孩子突然扔到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中,那种不安与紧张是显而易见的。我暗下决心,为了孩子能够更高效地参加外教班,我决定自己先给她进行英语启蒙,积累词汇量。


启蒙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我自己不知道说什么。市面上的口语书大多不针对亲子内容,少数的几本口语书,关于一个梳头就有三四十个句子,一句就有好几个词不认识,更别说要用在生活中了。我捧着口语书跟读 了一遍,那感觉像回到自己高中时候被强制背新概念英语一样痛苦。在网上搜索的结果也是,什么样的表达都有,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

就在那时候,我开始学习亲子日常口语。每次就学三句日常用语,是美国家庭每日必用的亲子对话用语,由外教老师朗读。要求就是,将这三句短语代替中文,用在生活中。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哎呦,这也太简单了,一看就会啊。可用起来才知道,理解一句话和运用一句话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一句短语就三个词,我愣是练习了10分钟才敢跟孩子说。第一次开口在安安面前说,我也是踌躇了好久,不好意思加不自信两种情绪交织着,完全不是那种想象中的脱口而出。

后来经过每天练习,我对自己的发音才稍微开始自信起来。安安经常看着我对着手机读,过了几天,她竟然开始纠正起我的发音了。这时我才开始逐渐开始运用那三句短语。

我的操作方法是,一周只替换三句,其他还是用中文说。比如“It is time to get dressed.” (该穿衣服了)和 ”Put on your clothes “(穿衣服)这两句,在我家出现的场景就是:

安安,快点快点,要去奶奶家了,it is time to get dressed!

快,put on your clothes. 奶奶已经打电话来催了。

这件好不好?Put on your clothes!

就这样坚持了几周,孩子也开始和我和她爸爸说it is time to get dressed了。当时我真是高兴坏了。

印象很深,有一天我让孩子在看小猪佩奇英文原版第一季第十二集的时候,动画片里小猪佩奇说:The snowman needs some clothes to keep him warm(雪人需要穿衣服保暖)。她竟然转过头告诉我:妈妈,the snowman needs clothes!(雪人需要衣服)。


亲子启蒙另一个普遍难题就是,孩子对家长说英文有抵触情绪。我记得当时听完盖老师的讲座,像打了鸡血一样,回家就开始说,What is this? What is that? What color is that?(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那是什么颜色?) 孩子就一脸漠然地看着我说,妈妈,别说英文。

在我开始持续用英文替换日常吃喝拉撒睡有关的日常用语,带着安安开始适应英文语句以后,当安安开始听到别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在说一样的英文以后,她才渐渐不再对我说英文有抵触情绪了。

比如在学有关水果日常用语之前,我每次用英文告诉她水果名字,教她颜色的单词,她都没有任何反应。等我们开始把吃水果这一场景的日常会话开始用英文替换了几周以后,有一天,她就突然指着西瓜告诉我说,

妈妈,这个叫watermelon(西瓜)。It is green(绿色的)。

这时我才深刻了解,英语启蒙真的就在吃喝拉撒睡里,在离生活最近的点点滴滴里。孩子一定是先学会和吃喝拉撒睡有关的表达,才会慢慢开始学习颜色等的基础名词。就像学中文一样,先学会说我想吃苹果,再慢慢会说苹果是红色的。顺序一定不能反。

亲子英语启蒙第三个难题就是怎么坚持?

有一次有人分享了柏力果日常程序卡片。找了天下午,我就和安安一起找出彩纸和彩笔,画出了我家特有的日常程序卡片。这里分享一下我们早晨的卡片。

我们不仅有早上的程序卡片,还有晚上睡觉之前的,吃饭的,休闲的各种卡片。

怎么用呢?

最开始的时候,我在她的床头把卡片摆成一排。第一个是wake up,我一看到卡片,我就知道这里我要替换语句,我就会说,安安,it is time to wake up. 然后我把卡片拿到手里。

第二张是get dressed,我就会说“安安,it is time to get dressed. 今天你想穿哪件啊?”然后我叫安安把第二张卡片拿给我。

之后是上厕所,我说:“安安,go use the potty ”,然后让她把第三张卡片拿给我。就这样,刷牙,梳头,吃早饭,穿鞋袜,我们一项一项把卡片上所有的内容都做完。这些日常程序我们每一天都会做,每一天都会重复,这样既培养了好习惯,又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英文。

大概过了两周左右吧,孩子就把这一切熟记于心了。有时候我忘记了,她还会用英文提醒我。

我觉得理想化中的一人一语言在我的家庭里实现起来有困难,毕竟我的母语是中文。而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保证自己的英文是地道的,发音是准确的,还可以让我和孩子坚持下去,确实为我的亲子启蒙开启了新的篇章。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大,一旦她对英文没有了抵触心理,她的进步比我快多了。

现在,孩子在外教班里如鱼得水,找到了一个能完全用英语来沟通,展现她水平的平台,我真是很高兴。对于我来说,和一年前试听课我的“两眼一抹瞎”相比,我也大致能听懂外教老师的话,认识老师教的单词。孩子下了课,我还可以陪她继续练习和互动。

我觉得我们身处在中文的强大语境中,亲子英文启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需要一些思考,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坚持。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盲目地看动画和磨耳朵,对孩子没有特别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柏力果双语家庭 (bilingualfamily) 由美国双语教育博士、应用语言学硕士、以及资深美国外教共同创建,为您提供最有价值、最具操作性的幼儿双语启蒙知识、亲子口语课程和绘本童谣课程。此文为柏力果邀请安安妈妈撰写。

柏力果双语家庭


纯英语动画片是孩子学习英语的好帮手,但是小孩看原版无中文的纯英语动画片并不能让孩子听懂英语,孩子看原版动画片更需要家长的保驾护航。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有位教授就专门研究过,天发现,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7岁之前的孩子都能掌握所处环境中的任何语言,换句话说,人在婴幼儿时期都是语言天才


这位教授和她的团队做了一个研究,就是把10个孩子分成两组,每组5个成员,一组让家长或者亲人陪着聊天、玩游戏、交流,也就是真人互动;而另一组就是纯粹的让孩子看视频、听音频(在此说明下,父母给孩子看视频,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动画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作为父母也不能长时间让孩子看视频、听音频,毕竟孩子还小。建议每天观看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经过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真人互动那组孩子掌握英语程度普遍比看视频的那组要好。说明了小孩要想学好英语,并不是让孩子从小就看原版无中文的纯英语动画片就能学好的。


学好一种语言,作为父母要努力创造语言环境,哪怕父母本身英语口语不标准,父母也可以每天简单用英语与孩子进行交流,比如每天早上问候早安,见面打招呼,晚上问候晚安等等,只要父母日复一日重复,长久必然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决胜网


孩子的语言发展不仅是后天环境创设的影响,比如看纯英语动画片,更是需要父母的语言环境和一些方法上的训练。这个时候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最快的时期,也是比较容易发掘语言天赋的时期。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学习外语的优势是大脑的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没有呈现差异,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外语很有可能在他们的大脑留下痕迹,激发语言相关的神经系统,过后发展的天赋也就很高了,加上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的非常容易就形成了,这些都是他们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一些因素和能力。


但是由于母语和英语的差异太大,加上孩子的这个时候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足够,所以不仅需要长时间训练,更重要的是语言学习的环境,比如你所说的英语的动画片,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积极刺激,更加的重要的是如双语(母语和英语)家庭生活交流环境,可以从日常简单的交流开始,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让孩子的语言学习不仅是人为物质环境的影响,更加是父母和身边的人的交流中去激发这种潜能


思维数学小课堂


这事我有亲身体验,儿子小学二年级时,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不太令人满意。后来去拜访英语老师求支招。英语老师曾留学英国,经历过英文环境的熏陶,她琢磨了一法儿让我们试,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在无意识状态中没有压力学语言。后来我们买了复读机,每天三餐时,孩子玩玩具时,尤其睡前半小时和睡醒起床阶段,循环播放英文课本的朗读磁带,天天儿子生活的背景音就是牛津英语......半年后,孩子觉得英语课太简单,听力没得说,口语更地道。后来,一直到高考,英语学得极轻松,顺利读本科,直至考取英国交换生资格和留学海外读研,一路顺风。回过头来看,伴听工作我们坚持了整整四年,后来就由他去了。


酡生活i可墨色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从纯英语动画片入门开始学习英语,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动画片的卡通形象鲜明、文字简洁,我的孩子们在看的时候,聚精会神、时不时捧腹大笑。深深地被吸引了!

然而,语言的习得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个小婴儿从出生到到牙牙学语到真正能与人沟通交流,他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简单的过程:

1,一岁之前,纯输入。首先,爸爸妈妈每天不厌其烦地和他说啊说啊,宝宝尿湿了,妈妈会说:哦,宝宝尿了啊,尿不湿湿了,不舒服哦!妈妈给你换,妈妈先拿一片尿不湿,尿不湿好软啊,妈妈打开尿不湿,宝宝乖乖躺着哦,换好了,宝宝好舒服,对不对?妈妈们总是开启话痨模式,和宝宝实时讲解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次,家里的早教机时不时地播放琅琅上口的童谣儿歌、短小精悍的三字经诗歌。

2,一岁到两岁的输出:经历了前面整整10个月到一年的不断输入,宝宝开始不断地尝试、重复发各种简单的音节、单字、短语然后再到简单的句子。

3,不停地练习,熟能生巧。

所以,反观我们的纯看动画片学英语,这只是满足了一个输入的问题。如果想让孩子能听得懂说得出,我们应该更多样化地让孩子接触英语,绘本、故事、动画片等,然后在输入的同时,爸爸妈妈也可以陪着孩子多练习,比如挑选一套系统的简单易学的教材,和孩子每天磨磨耳朵,动动嘴皮子练习练习。在这过程中,尽量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哦!



老牛育儿


首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No。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的是深有感触,因为本人所在的公司就是做英启蒙项目的。其实题主这种从二岁开始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的思路是百分百正确的,有大量的研究及实例证明,学习语言年龄越小,付出的成本越小,回报率越高,零到六岁是最佳语言学习期。

按题主所说,从两三岁给孩子听英语,虽然有语言输入,但是还达不到真正的母语式启蒙。真正有效的输入,是要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的,让孩子能够用英语与人互动,那种效果才是直正母语式的。我们现在做的项目就是给孩子创造这种条件,我们不刻意去给宝宝讲英语语法,讲ABC,我们做的是让欧美本土说英语的人每天定时定量十五分钟,与孩子互动。你很难想象参与的宝宝,每天都会期待着,甚至是闹着要见到自己的外教老师。

其实我们自己学英语也能体会到,我们拼命背单词,拼命听英语,到头来还是不会说,所以如果要培养自己小孩六岁前说英语,你必须给他英语环境。


中奖的名字


会!!

不要小看了孩子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语言敏感期,6岁以下的孩子。

我儿子最早是早教双语。就是英语主任,中文助教。上了一年多。

后来无意中他看到的B B C的英语积木动画片,喜欢得不得了,每天都看,要不是我们大人怕他眼睛坏了,他会看5、6小时。。后来早教中心开了英语课,我看他在家那么喜欢英语,也就带他去试上课,没想他还真的喜欢。于是一周上一次课,主要还是在家听和看。他有兴趣,学习也就每天都有。

这样半年多他的单词量一下上来不少。输入不错。

输入多了就会输出了。后来我又给他下了一些学英语的软件,主要是可以学句子的,还有英文歌的。

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他也会说一些句子了。有时说的我都听不懂。

现在英文歌唱得不错。

所以,对于我娃来说,早教老师是他的英语启蒙,但学习起来还真是这些动画片,英语歌,他还会告诉我他们的对话意思。所以说真的不要小看了他们哦


月漫清莲1


让孩子从两三岁起直接看原版无中文的纯英语动画片,长此以往孩子慢慢也会听懂英语,其实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英语的一种方法,但方法虽好对于成长在中国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以中文为主。

但池习英文对于父母来说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慢慢学习,因为很多东西孩子在小时候学成了就会定型,即使是孩子8,9岁了没接触过英文,也建议从入门级开始,千万不要拔苗助长,破坏兴趣!

对于纯英语的动画片,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兴趣肯定也不大,就连大人来说看纯英语的影片也会感到吃力,除非画面吸引人,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也要循序渐进。那么决心要让孩子学会英语就得父母一起下功夫,下面我们看看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热情。

1、全家配合:一开始就不给孩子看中文动画片,让孩子习惯:动画片就得是英文的~ 事先和家里人约定好,尽量不要给孩子看中文动画片。

2、突然中断:

当孩子看得正起劲儿的时候,建议突然中断观看,让孩子自发产生强烈的想看的愿望。

3、孩子最好看带英文字幕的动画片:尤其对中文阅读水平不错的孩子来讲,不建议看有中文字幕的动画片哈,人都是有惰性的。

4、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观看:和孩子一起融入情节!孩子听不懂的时候,可以略做解释,帮助孩子理解,孩子看到父母作伴,才会有更大的信心去观看。

5、控制好观看时间:从保护眼睛、保护兴趣的角度来说,建议孩子每天看15-20分钟(可以挑一集只有几分钟的动画片,比如粉红猪小妹)等到孩子习惯了就好。

6、家里安装投影仪减少对眼睛的伤害:利用投影仪和电影院原理一样,把光投到墙上或幕布上,而墙或幕布本身不发光,因此对眼睛伤害较小。

入门级动画片花园宝宝、天线宝宝

适合:1-3岁

这个动画片是情商类启蒙动画,词汇不多,但是非常符合小宝宝的心理,特别适合低龄宝宝,1岁多的小宝宝也很爱看。

小鼠波波

适合:2-5岁

小鼠波波色彩鲜艳,很吸引人,是认知启蒙类的动画,让宝宝学会常用的词汇啊,日常用语啊这些。

爱探险的朵拉

适合:3-6岁

这是美国制作的,教西班牙裔小朋友学英文的动画片,每集24分钟左右。Dora和她的小伙伴们通过探险给小朋友传授英语颜色、形状、数字的词组,以谜语和问题的方式让小朋友思考,懂得地图的用处、友谊的重要、工具的使用等。

米奇妙妙屋

适合:3-8岁

和朵拉难度差不多,也是教学类动画,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特别强,每集都有问答环节,能让孩子参与其中,锻炼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数学思维。

卡由

适合:4-8岁

语速适中,每集4分钟,主角是刚上幼儿园的男孩Caillou,主要是幼儿园的故事,对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促进作用。

小熊查理

适合:4-8岁

适合启蒙认知用,可以在蓝色小考拉后面看这个,画外配音,3D画面,简单重点突出,语速适中,每集7分钟。

小马宝莉

适合:4-12岁

语速较快,适合4岁+主要是讲述了一只闪闪的独角兽小马驹的故事,每一部都是一个很好的人生课堂。故事情节和色彩都非常到位,足以吸引孩子。

大红狗

适合:5-14岁

主角是那只有两层楼高的大红狗,纯动画,每集15分钟,语速偏快,句子复杂,趣味性很强哦。

超级为什么

适合:

6-12岁

教学类动画,24-30分钟每集。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故事书"的村庄,就在一座儿童图书馆的书架后面!在这座村庄里,住着图书馆里那些故事书中的所有童话人物,小红帽、三只小猪、豌豆公主、杰克和他的豆茎……在这个村庄里,这些可爱的童话人物又有了新的故事啦!

好奇的乔治

适合:6-15岁

这个语速较快,每集12分钟。讲的是充满好奇心的小猴子乔治离开丛林来到人类的世界,开始了一连串新奇冒险的故事,趣味性很强,很有爱。

帕丁顿熊

适合:8-15岁

纯动画,语速快,句子较难。

上面是孩子各年龄段一些适合观看的英语动画片,孩子从小培养英语的口语水平也是对它未来的发展做好基础,父母一定不要拔苗助长,慢慢地孩子让它自然的学习与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