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快三周的孩子上幼兒園前幾天特積極,也不哭鬧,可是過幾天就哭鬧著說不去了,正常嗎?

農村奇聞軼事


我是兩個孩子的爸爸,經歷了兩次這樣的過程,對於這種情況,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經驗。

任何新鮮的環境,孩子都會有新鮮感

孩子通常都是有好奇心的,對於幼兒園這種新鮮的環境,有很多小朋友,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會開展各種遊戲活動,節目多半比家裡要豐富的多。在剛入園的頭兩天,往往因為興奮勁還沒有過,孩子會表現出較強的興趣和穩定的情緒。但是,隨著新鮮感的消失,失落、無聊的情緒自然而然會滋生出來。


孩子都會有安全邊界的問題和依戀情結

任何孩子都是有心理安全邊界的,而且對親近的人如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有強烈的依戀情結,在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家人帶著孩子的過程中,通常都是陪伴在左右的,孩子會感覺到很安全踏實,但是你如果讓孩子離開你很遠的距離玩耍,孩子多半也會不願意離的太遠,這就是安全邊界的問題。一旦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在一天的時間裡,孩子都見不到最親近的人,這種孤獨感、恐懼感是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自然會心生焦慮,不斷的哭泣。


孩子不能馬上適應幼兒園的規則生活

幼兒園的生活,從早上入園開始,就有標準的作息時間表,幾點鐘吃早餐、中餐,幾點鐘玩玩具,幾點鐘室外運動,幾點鐘做遊戲,幾點鐘午睡,幾點起床,都有明確的時間表需要孩子努力習慣、遵守,很多孩子在家的時候,往往比較隨性,吃東西、睡覺、玩耍都沒有特別固定的節奏,多半是依著孩子的性子或者大人的便利性來操作,孩子一旦進入幼兒園,往往會不適應這種規則的生活方式。


孩子在幼兒園不再是唯一關注的焦點,焦慮感和失落情緒

孩子在家的時候,不論誰在照管,一定都是多對一的照顧方式,孩子總是家長視線中的焦點,有求必應。但是幼兒園不是這樣的,一個班大多都是20多、30多個孩子,最多配備3-4名老師,老師是沒有辦法提供一對一的照管的,這個時候,一旦孩子的訴求不能及時得到響應和滿足,出現失落的情緒,在見到家長之後,會覺得很委屈,也是很容易鬧脾氣的。


孩子在幼兒園需要學習各種生活自理的能力

初入幼兒園的孩子,很多還沒有學會或者說沒有機會來掌握一些生活自理的能力,比如上廁所、穿衣服、穿鞋子、吃飯等基本生活技能,在幼兒園的環境下,老師不可能逐一的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只能通過訓練孩子的方式,幫助孩子自發的學習,掌握這些技能,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會適應的比較快,但是有些在家裡寵溺嬌慣的太厲害的孩子,有可能會非常的不習慣,從而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牴觸的情緒。


其實,孩子入園初期出現哭鬧的情況是很普遍的現象,一方面因為以上各種原因所致,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環境,另一方面因為新來的孩子多,往往這個剛止住哭泣,另外一個又哭起來,很容易造成情緒的渲染,一哭就是一大片。

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不比太緊張,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入手。

1、從心理上接受孩子的這種現狀,孩子是必然要經歷這個過程的,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焦慮,因為一旦焦慮,焦慮的情緒會體現在你的面容、表情和語言上,這種情緒會進一步傳染給孩子,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感,所以,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情緒穩定,要溫和。
2、準確清晰的告知孩子必須去上幼兒園的原因,比如說,爸爸媽媽必須上班工作,需要掙錢養家,爺爺奶奶需要買菜做家務,寶寶在白天需要在幼兒園由老師照顧,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學習,結交新的朋友,每天堅持反覆的和孩子傳遞這些信息,讓孩子逐步形成這種認知的腦回路,接受現狀。
3、遵守承諾,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到了時間是一定會出現在幼兒園接寶寶回家的,每天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和孩子說明爸爸媽媽下班後什麼時間會來接寶寶回家,確定的時間、前置條件(比如下午做完大運動之後、吃完點心之後),讓孩子有明確的心理期待和忍耐空間,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忍耐力。
4、和老師一起配合,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老師,建立信任感,同時在早上送託的時候,要多和孩子互動,觀察很多細微、新鮮的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焦慮感,逐步緩和孩子的情緒。
5、和孩子經常聊天,談論幼兒園裡有趣的人和事,肯定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讓孩子覺得在幼兒園的生活是有價值的、快樂的、受到肯定表揚的。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職爸爸,帶娃休息間隙,偷空答個題,放鬆一下被小傢伙蹂躪的神經,就是這個樣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啦~


元寶爸的育兒日記


突然要離開自己的親子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而且一些行為習慣都要改變,對孩子來說一定會有個牴觸、適應的過程。就像大人一樣,對於新事物對於改變也是很難的,甚至比孩子更難更不願意接受。這種事情因人而異,表現往往也不一樣。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好,兩三天就好了,有的孩子可能得一兩個月,我同事家家一個孩子一哭哭三年,不想去幼兒園。有的孩子剛開始哭鬧,後面就沒事兒了。有的孩子剛開始覺得挺好,後來反而哭了,也有的孩子每次開學哭那麼幾天。這些都正常,都是孩子適應新生活的表現。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心情和感受,想一些辦法,幫助,陪伴孩子渡過孩子人生的第一個新階段。我兒子剛剛結束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他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好的,上學第三天就開開心心的去了,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的很好。但後面偶爾也會出現不想去。我挺理解他的,就像我有時候也不想去上班一樣。其實,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上幼兒園,離開爸爸媽媽是他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就像我們上班一樣。偶爾也會給他請個假,帶出去嗨皮一天,第二天就元氣滿滿,滿血復活了。這也沒什麼。這些並沒有影響他在幼兒園三年的生活,跟老師小朋友都相處的很好,喜歡學校喜歡老師有很多好朋友,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開開心心的。


您孩子剛剛上幼兒園一定會經歷不想去哭鬧的事情,應該大部分家長都面對過吧。作為過來人,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給您提幾個建議:

1、給孩子讀一些關於幼兒園生活的有趣的繪本,推薦《幼兒園的一天》、《幼兒園裡我最棒》、《你好,幼兒園》、《我愛幼兒園》、《寶貝愛上幼兒園》都挺好的,讀這些有趣的繪本給孩子聽,會讓孩子在心理上增加一些對幼兒園的好感。情感上接受起來可能更容易一些。

2、平時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多講一些自己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故事,儘管有些是編的。讓孩子覺得,原來我的媽媽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會哭鼻子,也會在幼兒園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就會覺得這是正常的,當他的感受被其它人理解時,他就會能夠去面對自己的情緒,不會再去對抗,上學這個問題就容易解決了。有時候難的往往不是事情,而是處理情緒

3、多和孩子聊聊天,當然不是問幼兒園裡怎麼樣怎麼樣,這些事情孩子不說最好別問,特別是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反而會增加焦慮。我說的就是平常聊天,多傾聽,也可以瞭解到孩子焦慮的原因。比如我兒子說他不想去,在幼兒園想爸爸媽媽的時候看不到,我就在手上給他畫了卡通可愛的媽媽,他看著就笑,說這下就好了,想媽媽的時候就可以看了。問題居然解決了。有些時候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也不會主動告訴你。需要我們不留痕跡的用心的去了解,然後運用自己的小智慧想辦法。

4、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我們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最好是爸爸媽媽去接送,可以是一個禮拜,先別讓爺爺奶奶去。而且千萬別遲到。孩子本來就擔心見不到爸爸媽媽,媽媽不要自己。我們的遲到會增加他的焦慮。我和老公平時上班都很忙,當然還自己帶孩子。剛入學那一週下午每天請假提前幾分鐘就等到學校門口,一放學兒子就可以看到他的爸爸媽媽在幼兒園門口,他就特別開心。就不用擔心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就知道放學就能回家了。焦慮就少了一些。



在我兒子剛上幼兒園的那些日子我特別理解他,因為我也上過,自己那會兒只上了一年,年齡比他大,可是哭的也是要死要活。這並沒有影響我後來的適應和表現。所以媽媽們放輕鬆。這次分離焦慮不僅是孩子與我們的分離,也是我們與孩子的分離。我們做好自己,孩子反而會適應的更快。


我是一個上班又帶娃的80後媽媽,大家眼中的職場達人也是育兒榜樣,孩子眼中的有趣媽媽。家有一枚愛閱讀好溝通也有趣的萌娃。希望與你同行,分享有趣的育兒故事,實用的育兒方法,一起成為更好的媽媽。記得點贊關注哦,謝謝!

小晗晗愛閱讀



私以為,上幼兒園的寶寶,最初幾天,對新環境充滿了好奇,所以特別積極,也不哭鬧,這是正常的。而等新奇勁一旦過去了,吵吵鬧鬧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也是正常的。


那麼,怎麼辦呢? 小曉樣兒在此支5小招,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1.不要心軟,孩子一哭,你就抱回家。你會發現,一旦發走開,他慢慢地就止住哭泣,而且自己融入環境,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2.側面引導。比如講故事,唱兒歌,告訴他,小朋友都要上幼兒園,連小猴子、小白兔、小貓都愛上幼兒園。



3.利用榜樣的力量。比如親友家的,孩子喜歡的某個小朋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還領回好多小紅花,會認好多字,會畫很漂亮的花等等。榜樣的力量絕對是無窮的, 這樣一來,孩子也會樂意去上幼兒園,並且表現不差。


4.鼓勵加循序漸進。多表揚孩子上幼兒園的好的表現,有些孩子實在固執地不願意去,吵吵鬧鬧太厲害,家長可以考慮先從半托開始,再慢慢進入全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5.允許孩子帶喜歡的東西去幼兒園。比如平時喜歡玩的小汽車,抱著睡覺的大娃娃,習慣用的毛巾等。適應環境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孩子帶上熟悉的、喜歡的物品,可以安慰孩子的情緒,減輕牴觸,以幫助適應幼兒園。


以上是個人育兒經驗分享,僅供參考,如有幫助,可私信或在評論區交流育兒相關問題!


小曉樣兒


我家孩子也在上幼兒園,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家長們不用擔心,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反應,說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步,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態,並給予必要的鼓勵和引導。



首先,孩子的入園焦慮期有很多種情況,有些是一開始的幾天或幾周,長的也有一二個月,更有的是一開始沒有問題,後期卻出現。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孩子的成長存在問題,作為父母我們要客觀的看待這個事,不要責備孩子,需要具體分析原因並加以解決。我家孩子就是持續了很久才穩定下來。

其次,孩子在園遇到的困難是什麼。很多孩子都是進入陌生環境會有恐懼心理,有些會有強烈的離開親人的焦慮情緒,造成入園困難。而個別適應性強的孩子對新鮮事物和環境有濃厚的興趣,會出現延遲的現象,一旦新鮮感沒有了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更有些則是由於在幼兒園裡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欺負,或者老師的約束,甚至於有些是不喜歡伙食、牆上的顏色等等。



再次,孩子拒絕的心理訴求是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一定要想方設法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說出來拒絕的理由,並在有原則的情況下進行滿足,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比如孩子內心深處的恐懼,要釋放出來,委屈要讓父母傾聽,希望的事情能夠滿足。

最後,關鍵在父母和老師溝通協作。很多時候孩子在家和幼兒園的表現很不一樣,父母看不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老師看不見孩子在家的情況,所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好好溝通交流,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有效的解決問題。



總之,孩子進入幼兒園是融入社會生活的第一步,無論是家庭還是教育機構都要好好做好準備工作,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大賽爸爸說”,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大賽爸爸說


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我家大寶那時上幼兒園也是這樣

我孩子那會兒不願去上幼兒園,就是因為不想跟我分開,有嚴重的分離焦慮 對於分離焦慮的孩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只有慢慢的適應,我的孩子都哭了大半個月,後來才慢慢適應的。我給他灌輸了很多的大道理,給他說了很多上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每個人都要去上幼兒園,都要去學習知識,總有一天都要離開父母。 道理是明白了, 明白幼兒園必須得去,沒有條件可以講,可是每次走到幼兒園,眼淚就不自覺的往外冒,看著他的傷心勁兒我也覺得有點心酸,但這時絕對不能心軟,一定要堅持送孩子去,堅持下來半個月就好了。




前幾天不哭鬧的原因

前幾天為什麼很積極,不哭鬧,那是因為孩子對幼兒園的新鮮感,幼兒園的所有一切都是新奇的,孩子也是喜歡獵奇的。前幾周當然願意去了。


為什麼後來不想去

⒈過了新鮮勁兒了。

所有的東西都不新鮮了,過了新鮮勁兒之後,就沒有動力了。這時就是考驗父母的耐性和引導能力。

⒉在幼兒園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家長要多多關注孩子在校情況,比如在前幾周的幼兒園生活有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剛上幼兒園的前幾周是關鍵期,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如果在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及時解決,並給孩子疏導情緒,不要讓孩子留下負面情緒。

⒊孩子不喜歡老師

還有就是孩子對老師的印象怎麼樣? 幼兒園的老師給孩子留下的印象一定要是積極的 美好的,如果老師給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孩子就會很牴觸幼兒園。


父母應該這樣做

要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多在孩子面前美化幼兒園,美化老師,多多列舉上幼兒園的好處,可以給孩子讀一讀關於上幼兒園的繪本,說一些有關幼兒園有趣的故事。

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為什麼不願去幼兒園,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想法並想到解決辦法。

如果是與同學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解除心中的不愉快。最好是能把同學約出來面談和解

如果孩子對老師的印象不好,家長要與孩子溝通談談人的特徵,給孩子講一點關於老師的事情,讓孩子更瞭解老師。並及時與老師溝通,讓老師自己去改變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與孩子約定好下午幾點一定會去接他,並準時守約。也可以許諾星期一至星期五按時上幼兒園,星期六星期天帶她去她想去的地方玩等

其實,能讓孩子上幼兒園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父母多一點的耐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愛心來陪伴我們的小蝸牛。


雙寶老媽


怎麼說呢,我家寶寶上半年剛開始去上也是這樣,去了也不哭,挺開心的大概上了兩個禮拜,後面怎麼說也不肯去,非常抗拒,後面去了解情況覺得幼兒園管理不好,老師水平也不行,果斷退學,現在9月3號換了幼兒園,剛開始幾天去上學也哭鬧,但每次放學都好開心,今天終於不哭了,還說他喜歡老師和小朋友,希望寶寶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


燕子198033570


首先,我給你的答案是:不正常!我們家長朋友們要開始留心注意了!我們要從多方面的因素考慮:

第一 是不是孩子從幼兒園受到歧視和虐待了或者是在幼兒園經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孤立!出現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出現的,因為孩子剛入園幾天老師和朋友都是有耐心的和新鮮感的,所以過了幾天便就會露出真實的面目了!

第二 也有可能是幼兒園的環境因素,像飲食方面,教育設施,幼師的素質修養啊等等的外界影響,也會使孩子厭學!

第三 幼小年齡段孩子最喜歡就是和父母待在一起,因為那樣會有安全感,如果孩子久而久之和父母陪伴的時間短了,則會變得大哭大鬧!

解決辦法有這幾條,家長朋友們可以借鑑一下:

① 採用鼓勵機制:比如寶寶去幼兒園上學了媽媽就會做一些寶寶愛吃的飯菜,因為寶寶去上學了,帶寶寶去遊樂場去玩耍!這會讓寶寶感覺到原來上學還會得到這麼多的好處!

② 從側面積極引導孩子,多和孩子交流交流一下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事情了,以便家長朋友們更好的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③ 和幼兒園的幼師進行積極的溝通,以便更好的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及時發現情況以便更好的照顧到寶寶!

好了,各位家長朋友們我大概就說這麼多了!如果能幫到你,就是我最大的榮幸!


紫童隨筆


幼兒園前幾天特積極,這說明孩子已經上了幾天,雖是一個好的開端,但不排除會有特殊情況出現孩子會有反覆。因為在這個三天裡,孩子與幼兒園的融洽可能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沒能真正消除孩子對這個陌生環境的膽怯。

這三天裡,孩子可能是懷著一顆憧憬嚮往的心情,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待了三天;也可能是家長對孩子描述的誘惑,激發了孩子內心的熱情,有這樣一個心情作鋪墊,應該是個好事。可孩子卻在三天後,又哭著鬧著不願意去了呢?

要我看,還是一個安全和適應的問題。

當一個孩子對一個陌生人不熟悉的時候。你把孩子讓這個陌生人抱。孩子會怎麼樣?特別不願意離開你的懷抱。

當你抱著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想放下孩子,會怎麼樣?孩子一定不願意下來。

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個安全感的問題。當孩子遭遇陌生人,陌生環境,孩子會覺得自身很不安全,所以不願離開母親,是孩子自身防禦系統本能的反應。

頭幾天剛到幼兒園,他為什麼沒鬧?那是,還有吸引他的地方。因為裡面還有那麼多小朋友,再加上孩子是新來幼兒園的,老師關注得會多一點,後來隨著小朋友越來越多,老師難免會照看不到,孩子的失落感會再次加深,會特感到到孤獨無助。

如果再出現有家長送孩子來,孩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媽媽回家的。這時候就更加加深了孩子的分離焦慮,戀母情緒就會愈加濃烈。

這樣的情況,孩子說什麼也不會來幼兒園啊。

孩子從開始的適應到三天後的反常,都屬正常。只是我們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如何認識和適應的問題?

家長方面再耐心的和孩子多多的溝通,排解孩子的焦慮情緒。

關鍵還是幼兒園老師做的要多一點。這種情況可以說對於新來幼兒園的小朋友,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我們有的幼兒園老師就很有經驗,很有方法。那麼對於缺乏這方面經驗和方法的老師,就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請教。

新開學,新生多,老師會很苦的,我們家長要給予理解。但我們做老師的面對這種情況。不能因為苦而懈怠,要積極的想辦法,採取對策,與家長配合,積極的營造一個能讓孩子喜歡的環境:

可以讓別的孩子來主動邀請不願來幼兒園的這個孩子玩;可以分玩具,讓其他小朋友在教室裡玩,營造一個愉快玩耍的場景。有了這樣一個快樂愉快的環境,孩子就不會再感到陌生,不安全。老師再能抱過來哄哄,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的興趣轉移到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上面來,孩子就很快會適應這裡的環境,和其他小朋友玩熟了,再來幼兒園,孩子就不會拒絕了。

這樣的情況老師要注意了,要鞏固幾天,不能讓孩子再有不安全感。

家長注意的是接孩子不能吃太遲,太遲也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奔奔起跑


因為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時會哭鬧,大概一週到半個月就適應了。有的孩子因為好奇心,剛去時感覺新鮮,後面在各種約束之下就不想去了。有的孩子,也可能從來就不會哭,每天都特積極,我家女兒就屬這類,每次去幼兒園都特開心。

孩子開始積極,後面哭鬧不想去,個人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受別的小朋友情緒的影響。

有的小朋友,因為與父母分離的焦慮,開始會哭鬧不止,這樣的情緒也會影響到身邊的小朋友,也開始想念父母。畢竟孩子的意志力還不夠強大,很容易受身邊環境的影響。

受到規則的限制不適應。

孩子們在家裡是很自由的,想幹嘛立馬就可以去做,時間和規則意識不夠強。在幼兒園就不同了,每天都有規定的作息時間表,會給孩子樹立很多規矩。在這種受限制的情況下,孩子未適應前會出現拒絕上學。

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冷遇”

在家,寶貝們享受著來自父母的各種關懷和照顧,一個小小的要求立馬會得到滿足,大家都圍著他轉。到學校,老師要照顧這麼多孩子,不可能圍著一個孩子轉,小夥伴之間,大都在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不會去關注別人的感受,玩著玩著就翻臉是常態。

來自各方面的原因,會導致孩子失去剛開始的積極性。

當然,具體什麼原因所致,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細微的情緒、動作、身體狀況,每天出幼兒園的各種表現,包括小夥伴們的反應。

在家可以經常與孩子玩模仿幼兒園生活的遊戲,把它心愛的玩具都放進來,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感受。孩子是單純的,她白天的經歷,很有可能在遊戲中重現,這也可以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生活,弄清哭鬧的原因。

現代社會上各種負面新聞也不少,但也不必擔心過度。總之要多觀察,引導孩子表達他們的感受,幫助孩子渡過分離焦慮期,適應新的生活。祝好!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巧妙媽育兒


很正常的呢!

因為孩子已經對幼兒園熟悉了,不再感到好奇,新鮮感一過自然就不想去學校了。又或者是她在學校裡不開心不高興了,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看看孩子這段時間的表現,心理有什麼突然的不適應情況。


就像我家孩子,剛去上幼兒園的時候興致勃勃的,半夜做夢還要爬起來去幼兒園,等到真的上幼兒園了卻很不適應,不適應平時圍在她身邊的爸爸媽媽突然不在,也不適應中午睡覺的時候沒有人哄她,不適應和那麼多小朋友一起吃飯……可是即使哭泣也要送她去幼兒園上學,間斷送她去上學只會讓她越來越不想去學校,要相信孩子的適應力,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