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關於TMT的乾貨來了:行業變局隨時發生,金融、消費、技術顛覆式「重構」

2012年,移動互聯網勃然興起,新興經濟領域迅速成為投資話題。作為PE中的後入場者,華蓋自誕生之初就將新興經濟領域,尤其是消費升級相關的醫療健康、TMT和文化娛樂作為重押方向,由於深耕行業多年,華蓋在五年的時間迅速捕獲了100多家公司企業。而金融科技、消費升級以及大數據應用一直是華蓋TMT基金的核心關注領域。

華蓋期待能更大範圍地捕獲那些擁有差異化打法的產品:無論是用戶層面的“多快好省”、成本層面的新渠道和供應鏈變革,還是仰賴於技術驅動的IT服務應用。

“天時地利人和,五年多的時間裡,華蓋資本TMT基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整個華蓋資本的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了100億人民幣,TMT基金管理規模超過了30億人民幣;整個團隊人數從創立伊始的3個人,擴大到目前的40多人,TMT基金也從2015年的3個人擴充到10人,投出了7個獨角獸,到年底預計收穫3個IPO。”近日,在華蓋資本TMT基金舉辦的“創新啟示錄——金融與消費領域的新技術融合” 企業家論壇上,華蓋資本創始合夥人鹿炳輝如是說。

“我們投資於現金流健康的優質企業,而非需要進行融資,維持後續發展的企業;我們投資對於傳統行業真正具有升級效益的企業,而非簡單的模式創新的企業;我們投資於三觀正、正能量,願意讓自己的下一代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的企業,這就是華蓋投資理念。”鹿炳輝稱。

消費升級下,供應鏈與渠道顛覆式“重構”

大消費是華蓋的重點佈局領域,從TO C平臺如寶寶樹、必要商城、天天果園、享換機等細分領域的企業,到加速供應鏈變革的易久批、宋小菜等TO B企業,華蓋持續加碼。

過去渠道歸渠道,產品歸產品,採購歸採購,供應鏈、渠道和零售都要分開來看待,但是近兩年,供應鏈、渠道和零售間不斷融合,產生新的化學反應。那麼,這種變化意味著什麼?

在易久批聯合創始人陳晟強看來,從生產企業到經銷商(大B),到終端(小B)再到C端,這是一個傳統的鏈條,而今天行業進行的所有變革,本質上就是把這個鏈條數字化。從生產企業到它的經銷商,早就被數字化了,但從經銷商到小B沒有被數字化,而現在新零售本質上就是從小B到C實現數字化,最大的機會就在這裡。

順豐集團投資併購負責人周家樂認為,數字化了以後,最主要的問題是怎麼把數據結構收集起來。“比較聰明的方法把數據用起來,你感覺上是整個鏈條給打通了,實際上是一個相反的結果。如果你不那樣做,是沒有辦法競爭的,現在不是一個品牌跟一個品牌在打,也不是一個產品跟一個產品在打,而是供應鏈跟供應鏈在競爭的格局。”

天天果園在水果生鮮領域深耕8年,有穩定的全球水果綜合供應鏈。今年初,天天果園宣佈與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正式跨入零售超市行業。天天果園總裁徐曉峰認為,供應鏈不只是一個供應商的角度,更多還要提供其他一些附加服務,這裡麵包括商品品質的穩定、價格的穩定,還有一些稀缺商品的供應。我們提供給客戶的配送、保鮮等一系列的服務綜合在一起,才是供應鏈能力的體現。

電子產品回收是一個慢熱的市場,卻是一個巨無霸。王思寶在做享換機之前,做的就是二手手機回收的“愛回收”。論壇中,他坦言,“我是從傳統領域來的,更多是做零售,對後端的倉儲、配送和物流,這一塊並不專業。”

他對供應鏈更多的體會是在用戶觸達方面,“從生產端到渠道端,再到用戶端都發生巨大變化,十年前很多商品的選擇權不在消費者的手上,而現在這些選擇權迴歸了。觸達的產品不在僅僅只是傳統的消費渠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能夠接受這個商品的點不是傳統的零售,甚至衍生到一些內容層面,我們說內容也會製造商品。而這背後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

傳統金融大變革:創新中的“競合”博弈

近年來,很多一般商品和服務行業都玩起了金融創新。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資本介入的速度之快,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在金融創新背景下,大量新產品、新平臺不斷推出。但眾所周知,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金融產品、組織、制度和技術創新,可以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如果金融創新脫離了實體經濟內在需要,規避監管,盲目擴張,大搞資金體內循環和脫實向虛,則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全球金融業監管趨嚴,業務轉型勢在必行,金融科技成為全球金融業“轉身”的方向。

QTRADE創始人周靖宇表示,由於近年來在金融領域的探索增多,相應的就會存在監管盲區,今年以來,監管趨緊,覆蓋面的廣度已經大大提升。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類型的出現,監管的工作從原來銀行、基金或者是券商,會覆蓋很多的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覆蓋面廣、力度大是未來監管的一個方向。

目前來看,中國的金融發展水平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如美國的保險公司有近4000餘家,而國內不足其三分之一,這證明金融發展仍有巨大空間,即便監管趨緊節奏變慢,但是市場仍有明顯需求。

現代支付創始人崔晉銘坦言,“未來監管的風往哪裡吹,我不知道,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實在整個金融行業,我們老開玩笑說,這是一個一人生病,全行業吃藥,前人作惡,後人捱打的事。在這個行業裡,無論監管趨不趨嚴,最重要的是你提供的是什麼服務。當監管不嚴的時候,有很多劣幣進來,會拿一個更低的價格去搶佔你的客戶,隨著監管趨嚴,客戶也都知道了價格便宜,但是代價更高,這是一個過程。”

在微眾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徐源宏看來,還是要保持一個比較樂觀的態度。“14年銀監發給騰訊一張銀行牌照,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們是把這個看成一個機會的,畢竟我們還是一個持牌機構。比如說韓國或者是臺灣在03、04年,當地金融風暴的時候,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背後過度競爭,過度競爭就是比較被動的監管環境,如果我們回顧去年的現金貸監管收緊,監管站出來去主動做這個事情,對我們行業長期的發展是有幫助的。畢竟我們銀行大部分的業務是圍繞著消費金融的,我們被打擊的程度會很高。”

大童保險董事長兼CEO蔣銘認為,牌照有兩個方面是決定因素,一個是市場需要,一個是監管能力,如果從市場需要的角度來講,現在保險牌照中國是遠遠不夠的,美國的保險公司數量是有4000多家,光人壽保險就有800多家,我國現在財險是不到100家,壽險就是60、70家,所以我們是遠遠少於發達市場。

聚光燈下的“大數據”

從2012年的“用戶標籤”到2014年的“用戶畫像”,從2015年的“大數據”到2017年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正在從神壇走向現實。“標籤”到“畫像”,代表著數據在數量和維度上,逐漸在豐富;“大數據”到“人工智能”,表明從原始數據到本體認知的過渡。

無論是數據積累的量變到質變,還是數據到認知層面的過渡,大數據已經開始在一些特定領域和場景下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創造價值。

在金融與大數據結合的領域一直存在一個矛盾。以信貸為例,用戶的相關隱私數據如果不做限制,使用成本就會很低,造成隱私洩露問題;如果限制很多,就會增加風控成本,這個成本最終也會加在用戶身上。

一直以來,信息非對稱都是金融行業的核心挑戰。近40年來世界金融科技的發展,核心是不斷打破信息非對稱的歷程。

“一個企業能不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要看它是不是真正解決了一個行業巨大的痛點和需求。信息非對稱,其實就是整個金融行業試圖要解決的關鍵。金融行業的每一次重大的進步都是在解決信息非對稱上的重大進步。”睿智科技董事長陳建分析,金融要普及要普惠,要使用的必然是大數據,其核心要使用的是大數據的洞察力,洞察力跟數據本身是兩個概念。

“我們在做的時候,專注的是如何能找到這種技術的方式,在不披露任何消費者的數據,不披露任何消費者的數據行為變量的時候,能夠把這個最核心的洞察力,比如說違約的概率給總結出來,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實現這種消費者隱私保護,以及打破信息非對稱,促進普惠金融這種完美的結合。第二點,需要做到金融公司和消費者的兩端授權。”他強調。

泰迪熊移動創始人姜燕北認為,首先要考慮數據收集對用戶有沒有非常直接的好處,用戶要把這個數據提供出來,去獲取一種服務,這是做大數據服務的公司所追求的。“我們非常希望在用戶認可的情況下,把數據提供給我們,立刻換取了他當時所想要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首先一定是合理合法的,第二個是用戶是歡迎的。只要用戶非常清楚拿到了,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就不矛盾,收集了數據之後,你如何去做商業化,這個過程中百度和谷歌又提供了很好的對比,我們就可以多學習先進的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百融金服CEO張韶峰持有相同看法。“一方面需要別人不瞭解你的隱私,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如何實現這個平衡?首先在消費者有一個意願的情況下,這個意願是要明確的,以法律和條款的形式體現出來的,理論上來講,你計算這個用戶的需求、偏好、廣告風險越準,越能夠給這個用戶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和服務。有些東西再怎麼禁止它,其實是禁止不了。”

而方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尹雲霞坦言,中國個人信息的保護,確實跟歐洲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她提出,“企業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受GTPR的管轄,很多企業其實受GDPR的管轄但是自己不知道。因為GDPR的一大特點,就是是有域外的管轄權。瞭解之後,第二要合規。GDPR是希望事先做好一套合規的體系,中國沒有建合規體系,他們希望引導企業開始建合規體系。網絡安全的合規,GDPR的合規不只是說數據不被洩露,這是對底層技術最起碼的要求,還有對數據的管理,收集數據的時候是否得到了一個真正的授權,而不是捆綁式的,如果你提供了數據,就不給你提供所有的業務,你就閃退,這是一個強制性的授權是不可以的。”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8/435150.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