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漢文帝劉恆

代王劉恆為什麼可以當皇帝?想必有很多人都匪夷所思

先看自身條件:

作為一個王爺,本人不受父親喜愛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漢文帝劉恆

待遇很差,年僅7歲,就離開了繁華帝都,劉邦還把相對貧瘠的代地作為他的封地,16年來從來沒有被召回長安一次,好像被遺忘了一樣

母親不受寵愛,一起和兒子前往封地,母子哭哭啼啼,相依為命

再看他身邊的威脅:

劉邦孫子輩:

劉邦死後,皇帝位置落在了劉盈的身上,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但劉盈只是做了8年,就死掉了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漢惠帝劉盈

按照父死子繼的理論(漢惠帝有6個兒子,可勁兒換的),即使做皇帝也是漢惠帝的幾個兒子做,和劉恆是沒有關係的

因此,在先後時期,漢惠帝的長子和四子都做了皇帝(雖然是呂后逼迫的)

同樣是孫子,劉章和劉襄也是很有資格的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劉章

劉襄:劉邦的嫡長孫,被封齊王,還是漢朝最大的諸侯王,參加誅呂事件中,奪得了禁軍統帥權,權威很高

劉章:妻子是趙王呂祿的女兒,呂祿為上將軍,呂產為相國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要造反,劉章大義滅親,認為只有劉氏才能做天子,也是一身的浩然正氣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劉章

劉邦兒子輩:

呂后死,還有兩個兒子在,一個是劉恆

一個是淮南王劉長,他的封地富饒,距離長安近,劉邦喜愛多一些,最重要的是和朝臣關係比較好,怎麼看也比劉恆合適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劉長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麼多兒子輩兒,孫子輩的圍追堵截下,漢文帝劉恆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

其實可以簡單的用兩個字來總結:誅呂

既然要誅殺呂氏族人,那麼只要和呂氏沾一點邊的人都一概不用

第一,漢惠帝的6個兒子,都是呂雉的親孫子,眾人不認呂家的血液 ,還傳言說這六個兒子根本就不是漢惠帝劉盈的,所以都被處死了

第二,劉章劉襄參與誅呂,鋒芒太露,太強,不能用,選繼承人從來不是選強者(朱元璋對待兒子朱棣)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劉章和劉恆

況且劉章的老婆就是呂家人,她老爹就是曾經參與造反的趙王呂祿,難保以後得了大權會不會......

第三,淮南王劉長在血統上雖然和呂后是無關的,但他是呂后撫養長大的,感情比較親,若是他當了皇帝,啟用呂氏族人有很大可能

......

說白了,選未來的繼承人,就是要選把呂的勢力各種切割,在血統上無關,在政治上也經驗甚淺的人

而這個時候代王劉恆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漢文帝劉恆

他為人仁義,沒有背後勢力,母親也沒有嫌貴外戚(因為不受寵,也就沒有招到呂后的迫害),和呂家人切割的乾乾淨淨,

最重要的是,劉恆上位後必須需要依靠劉氏族人和元老大臣們

這樣的皇權制約才是一種良性狀態,才能維持大漢王朝繼續平穩繁榮下去

史上撿漏王爺,不受老爹的喜歡,後來偏偏當了皇帝還名聲極好

圖:漢文帝劉恆

後來,劉恆果然不負眾望,國家經濟繁榮富庶,百姓安居樂業,還與兒子漢景帝共同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盛況

這樣的皇帝,又有誰不愛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